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76675发布日期:2022-12-17 10:0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


背景技术:

2.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响应疫情防控需求,各大定点医院需要将负压病房的平时状态转换成疫情状态。负压病房在“平时”时,医务人员通过主道进出,但在“疫情”期间,为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在疫情期间要求医务人员在通过主道进入负压病房后,负压病房后面必须有一条单独的防疫通道给医务人员离开负压病房并进入缓冲间区域,脱下旧防护服及口罩后再进入安全区域,不能再从原来的主道离开负压病房。
3.相关技术中,医院为建设一条单独的防疫通道供医务人员离开负压病房时,需要通过拆除部分原有旧墙,再根据施工要求砌筑新墙的施工工序来达到施工目的。
4.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负压病房的墙体均使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在建设防疫通道时,需要拆除原有的混凝土墙体再砌筑新墙的工序比较繁琐,工期较长,不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危重症负压病房在平时状态及疫情状态之间的转换时,施工的工期较长,不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的现象,本技术提供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装配式墙体组合而成负压病房,所述负压病房内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转动设置有一号平疫转换门,所述负压病房的一侧装配式墙体为第一墙体,所述负压病房垂直于第一墙体的装配式墙体为第二墙体,所述第二墙体转动设置有二号平疫转换门,所述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均可转动至与第一墙体呈平行状态,所述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转动至与第一墙体呈平行状态时,所述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相互配合形成有用于封堵负压病房的一侧的新墙体,所述新墙体与第一墙体之间配合形成有用于供医务人员离开负压病房的防疫通道,所述负压病房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新墙体的固定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负压病房的平时状态转换成疫情状态时,推动一号平疫转换门绕固定柱转动至与第一墙体呈平行状态后,推动二号平疫转换门绕第二墙体转动至与第一墙体呈平行状态,此时,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配合形成的新墙体成为负压病房的墙体,固定组件对新墙体进行固定;新墙体与第一墙体之间形成有防疫通道,医生医务人员可通过转动一号平疫转换门或二号平疫转换门后进入防疫通道从而离开负压病房,并进入缓冲间区域,脱下旧防护服及口罩后再进入安全区域;这种建设防疫通道的方式,无需要拆除原有的混凝土墙体再砌筑新墙,建设工序较为简单,工期较短,便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9.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负压病房内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上设置有用于卡接配合于所述卡接槽的卡接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一号平疫转换门或二号平疫转换门转动至与第一墙体呈平行状态时,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上的卡接块卡接配合与固定框上的卡接槽,从而使得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固定连接与固定框,此时,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配合形成的新墙体可以较为稳定地封堵负压病房的一侧,以令新墙体与第一墙体之间能够较为稳定地配合形成防疫通道。同时,利用卡接槽和卡接块配合连接的方式,使得建设防疫通道时更加地便捷。
11.优选的,所述卡接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磁吸条,所述卡接块的材质可与所述第一磁吸条相互吸引。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吸条的设置使得固定框在连接固定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时更加稳定,不易脱离。
13.优选的,所述一号平疫转换门上设置有用于供医务人员离开负压病房的防疫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号平疫转换门上设置防疫门,从而使得医生医务人员无需通过转动一号平疫转换门或二号平疫转换门进入防疫通道,只需直接打开防疫门从负压病房进入防疫通道即可,防疫门的设置使得医生医务人员离开负压病房时更加地便捷。
15.优选的,所述防疫门上开设有用于供医务人员观察负压病房内情况的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处设置有玻璃透光面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察窗口的设置以便于位于负压病房外的人员观测负压病房内的情况,从而确保居住在负压病房内的病患在出现异常情况时更够被及时地发现,并得到救助。玻璃透光面板封堵观察窗口,以令负压病房内被患者污染过的空气不易泄露出去,从而减少了医务人员被感染的可能。
17.优选的,所述负压病房的墙角处设置有便于清洁的圆弧压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压病房为重污染源区域,其墙角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之一,圆弧压脚的设置使得负压病房的墙角更易清洁打理。
19.优选的,所述负压病房的墙角处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圆弧压脚的压脚龙骨,所述压脚龙骨位于圆弧压脚的下方。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脚龙骨用于支撑圆弧压脚,从而使得圆弧压脚不易发生变形,且圆弧压脚设置于压脚龙骨上使得圆弧压脚安装时更加牢固,不易滑动。
21.优选的,所述负压病房除承重墙体外的其他墙体均为装配式墙体,所述装配式墙体包括设置于楼板上的装配式墙体龙骨以及设置于所述装配式墙体龙骨的侧壁的装配式墙板,所述装配式墙体龙骨的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装配式墙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的卡扣。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式墙体通过卡槽与卡扣进行安装,这种安装负压病房除承重墙体外的其他墙体时方式较为便捷。并且,装配式墙体相较于砌筑的混凝土墙体而言,减轻了楼板的承受荷载。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在需要将负压病房的平时状态转换成疫情状态,建设防疫通道时,只需转动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转动至与第一墙体呈平行状态即可,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配合形成的新墙体连接固定于固定框,此时,新墙体与第一墙体之间配合形成防疫通道,医务人员只需打开防疫门即可离开负压病房进入到防疫通道内,这种建设防疫通道的方式工序较为简单,工期较短,便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25.2.通过在固定框上开设卡接槽,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上设置有卡接配合与卡接槽的卡接块,利用卡接块与卡接槽卡接配合的连接方式,从而使得一号平疫转换门与二号平疫转换门配合形成新墙体时更加地快速,以令新墙体与第一墙体之间更快地配合形成防疫通道。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装配式墙体龙骨与装配式墙板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2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29.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防疫通道的展示图;
30.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31.图6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固定框、一号平疫转换门以及二号平疫转换门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32.图7是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
33.图8是图6中d部分的放大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装配式墙体;101、装配式墙体龙骨;102、装配式墙板;2、新墙体;201、一号平疫转换门;202、二号平疫转换门;3、楼板;4、卡槽;5、卡扣;6、负压病房;7、第一墙体;8、第二墙体;9、固定柱;10、一号转轴;11、二号转轴;12、第一放置框;13、第一固定槽;14、第一固定块;16、第二放置框;17、第二固定槽;18、第二固定块;20、防疫通道;21、固定框;23、卡接槽;24、卡接块;25、防疫门;26、观察窗口;27、玻璃透光面板;28、压脚龙骨;29、圆弧压脚;30、第一磁吸条。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一种医院平疫转换装配式墙体,参照图1与图2,装配式墙体1组装而成负压病房6,其中,装配式墙体1包括固定连接于楼板3的装配式墙体龙骨101以及连接于装配式墙体龙骨101的侧壁的装配式墙板102。
37.参照图2与图3,装配式墙体龙骨101的侧壁开设有卡槽4,装配式墙板102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卡槽4卡接配合的卡扣5。本实施例中,卡槽4与卡扣5的数量均设置有多个。
38.参照图4与图5,负压病房6的一侧装配式墙体1为第一墙体7,负压病房6垂直于第一墙体7的装配式墙体1为第二墙体8。负压病房6内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柱9,其中,固定柱9位于负压病房6垂直于第一墙体7的中线位置。固定柱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一号转轴10,一号转轴10位于固定柱9朝向第二墙体8的一侧,一号转轴10上转动连接有一号平疫转
换门201。
39.参照图4与图5,第二墙体8朝向固定柱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转轴11,二号转轴11上转动连接有二号平疫转换门202。一个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一个二号平疫转换门202为一组,本实施例中,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共设置有两组,两组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分别分布于固定柱9相背离的两侧。
40.参照图4与图5,一号转轴10与第一墙体7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一号平疫转换门201的第一放置框12,第一放置框12的纵截面呈类似倒凵形设置,且第一放置框12垂直于第一墙体7。
41.参照图4与图5,第一放置框12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3,一号平疫转换门2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第一固定槽13卡接配合第一固定块14。负压病房6在“平时”状态时,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第一墙体7呈垂直设置,此时,第一固定块14卡接配合于第一固定槽13,以令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第一放置框12连接固定。
42.参照图4与图5,第一固定槽13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用于加强固定的一号磁吸条,第一固定块14的材质可与一号磁吸条相互吸引。二号转轴11与第一墙体7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二号平疫转换门202的第二放置框16,第二放置框16的纵截面呈类似倒凵形设置,且第二放置框16垂直于第一墙体7。第二放置框16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7,二号平疫转换门2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第二固定槽17卡接配合第二固定块18。负压病房6在“平时”状态时,二号平疫转换门202与第一墙体7呈垂直设置,此时,第二固定块18卡接配合于第二固定槽17,以令二号平疫转换门202与第二放置框16连接固定。
43.参照图4与图5,第二固定槽17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用于加强固定的二号磁吸条,第二固定块18的材质可与二号磁吸条相互吸引。
44.参照图4与图5,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均可转动至与第一墙体7呈平行状态,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转动至与第一墙体7呈平行状态时,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相互配合形成封堵负压病房6的一侧的新墙体2,此时,新墙体2与第一墙体7之间配合形成有用于供医务人员离开负压病房6的防疫通道20。
45.参照图4与图5,负压病房6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新墙体2的固定框21,固定框21的纵截面呈类似倒凵形设置,且固定框21与第一墙体7呈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固定框21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框21分别用于固定两组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配合形成的两个新墙体2。
46.参照图6与图7,固定框21朝向第一墙体7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23,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卡接槽23卡接配合的卡接块24,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上的卡接块24位于一号平疫转换门201背离第一固定块14的一侧,二号平疫转换门202上的卡接块24位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背离第二固定块18的一侧。本实施例中,一个固定框21上的卡接槽23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卡接槽23分别用于固定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上的卡接块24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上的卡接块24。
47.参照图6与图7,卡接槽23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用于加强固定的第一磁吸条30,卡接块24的材质可与第一磁吸条30相互吸引。
48.参照图5与图6,其中一个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供医务人员离开
负压病房6并进入防疫通道20的防疫门25,防疫门25上开设有用于供医务人员观察负压病房6内情况的观察窗口26,观察窗口26处固定连接有用于封堵观察窗口26的玻璃透光面板27。
49.参照图6与图8,负压病房6的墙角处固定连接有压脚龙骨28,压脚龙骨28上固定连接有便于清洁的圆弧压脚29。
50.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将负压病房6的“平时”状态转换成“疫情”状态时,只需转动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至与第一墙体7呈平行状态即可,此时,卡接槽23卡接配合于卡接块24,从而使得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之间配合形成的新墙体2固定连接于固定框21,以令新墙体2与第一墙体7之间即可配合形成防疫通道20,医务人员可通过打开防疫门25离开负压病房6并进入防疫通道20,这种建设防疫通道20的方式无需拆卸原有墙体再砌筑新墙,建设工序较为简单,工期较短,便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51.当需要将负压病房6的“疫情”状态转换成“平时”状态时,也只需转动一号平疫转换门201与二号平疫转换门202至与第一墙体7呈平行状态即可,此时,第一固定块14卡接配合与第一固定槽13,第二固定块18卡接配合于第二固定槽17,以令一号平疫转换门201固定连接于第一放置框12,二号平疫转换门202固定连于第二放置框16,从而将防疫通道20关闭。
5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