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救护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1003发布日期:2022-10-22 01:2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救护站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救护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救护站。


背景技术:

2.救护站是为意外伤病人员进行初步紧急处理的医疗服务机构,对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应急救护站的具有争分夺秒对患者进行抢救的意义,应急救护站的物资配备较为简单。
3.应急救护站在使用时,由于救护站通常采用人工对患者携带的灰尘进行清理,导致工作效率低。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救护站。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救护站,解决了应急救护站在使用时,由于救护站通常采用人工对患者携带的灰尘进行清理,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救护站,包括除尘通道,所述除尘通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灭菌通道,所述灭菌通道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除尘通道远离灭菌通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急救通道,所述急救通道远离除尘通道的一端铰接有第一门板,所述除尘通道的两端均铰接有第二门板,所述除尘通道的相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风机,所述除尘通道的相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引流管,多个所述引流管均呈l型设置,所述引流管的水平段通过法兰与风机的输出口呈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管的竖直段固定安装有多个呈连通设置的吹淋口,多个所述吹淋口均与除尘通道的侧壁呈贯穿设置,所述除尘通道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容纳槽,所述除尘通道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滤板,所述滤板位于容纳槽的端口,所述容纳槽内固定安装有支撑盒,所述支撑盒的一侧呈开放设置,所述支撑盒内安装有呈贯穿设置的活性炭滤网,所述容纳槽内安装有与支撑盒相匹配的抽气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紫外线灭菌灯进行灭菌,风机将气流经引流管和吹淋口进入灭菌通道,将被携带的灰尘吹落且从滤板进入容纳槽,具有了灭菌和除尘功能。
8.优选的,所述除尘通道、灭菌通道和急救通道呈一体设置,所述灭菌通道和急救通道的截面呈相同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尘通道、灭菌通道和急救通道呈一体设置,提高连接强度。
10.优选的,所述除尘通道的相向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限位槽,所述引流管位于限位槽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具有对引流管的限位作用。
12.优选的,所述滤板的顶端开设有多个下料孔,所述滤板的下料孔截面呈梯形设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料孔具有对灰尘的引流作用。
14.优选的,所述支撑盒的顶端开设有与活性炭滤网呈滑动连接的开放口。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放口提高了活性炭滤网的安装拆卸效率。
16.优选的,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抽气泵,所述抽气泵固定安装于容纳槽内,所述抽气泵的输入口通过接管与支撑盒呈连通设置,所述抽气泵位于支撑盒远离开放口的一侧,所述抽气泵的输出口通过法兰固定安装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与除尘通道的相向两侧壁均呈贯穿设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气泵将容纳槽内的空气经活性炭滤网过滤后,通过支撑盒进入三通管,并排出灭菌通道,具有抽气作用。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9.通过对除尘通道和灭菌通道的安装,紫外线灭菌灯进行灭菌,风机将气流经引流管和吹淋口进入灭菌通道,将被携带的灰尘吹落且从滤板进入容纳槽,具有了灭菌和除尘功能。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了灭菌和除尘功能,解决了应急救护站在使用时,由于救护站通常采用人工对患者携带的灰尘进行清理,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23.图3为本技术的吹淋口的安装结构图;
24.图4为本技术的抽气组件的安装结构图。
25.图中标号:1、除尘通道;2、灭菌通道;3、紫外线灭菌灯;4、急救通道;5、第一门板;6、第二门板;7、风机;8、引流管;9、吹淋口;10、限位槽;11、容纳槽;12、滤板;13、支撑盒;14、活性炭滤网;15、抽气泵;16、三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参照图1-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救护站,包括除尘通道1,在除尘通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灭菌通道2,具有支撑作用,在灭菌通道2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3,具有灭菌作用,在除尘通道1远离灭菌通道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急救通道4,除尘通道1、灭菌通道2和急救通道4呈一体设置,灭菌通道2和急救通道4的截面呈相同设置,急救通道4提供救援空间,在急救通道4远离除尘通道1的一端铰接有第一门板5,具有闭合作用。
28.参照图1-3,在除尘通道1的两端均铰接有第二门板6,具有闭合作用,在除尘通道1的相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风机7,具有吹风作用,在除尘通道1的相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引流管8,多个引流管8均呈l型设置,引流管8的水平段通过法兰与风机7的输出口呈固定连接,具有引流作用,在引流管8的竖直段固定安装有多个呈连通设置的吹淋口9,多个吹淋口9均与除尘通道1的侧壁呈贯穿设置,具有对气流扩散作用,在除尘通道1的相向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限位槽10,引流管8位于限位槽10内,具有限位作用。
29.参照图2-4,在除尘通道1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容纳槽11,具有容纳作用,在除尘通道1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滤板12,滤板12位于容纳槽11的端口,滤板12的顶端开设有多个下料孔,滤板12的下料孔截面呈梯形设置,具有下料作用,在容纳槽11内固定安装有支撑盒13,支撑盒13的一侧呈开放设置,具有支撑作用,在支撑盒13内安装有呈贯穿设置的活性炭滤网14,支撑盒13的顶端开设有与活性炭滤网14呈滑动连接的开放口,具有过滤作用。
30.参照图2-4,容纳槽11内安装有与支撑盒13相匹配的抽气组件,抽气组件包括抽气泵15,将抽气泵15固定安装于容纳槽11内,抽气泵15的输入口通过接管与支撑盒13呈连通设置,抽气泵15位于支撑盒13远离开放口的一侧,具有抽气作用,在抽气泵15的输出口通过法兰固定安装有三通管16,三通管16与除尘通道1的相向两侧壁均呈贯穿设置,具有引流作用。
31.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待救援患者从灭菌通道2进入除尘通道1,紫外线灭菌灯3进行灭菌,风机7将气流经引流管8和吹淋口9进入灭菌通道2,将被携带的灰尘吹落且从滤板12进入容纳槽11,接着抽气泵15将容纳槽11内的空气经活性炭滤网14过滤后,通过支撑盒13进入三通管16,并排出灭菌通道2,使用一段时间后,取下滤板12,将支撑盒13内积聚的灰尘取出。
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