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小箱梁的封闭式内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1636发布日期:2022-12-07 01: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小箱梁的封闭式内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模组件(1)、第二侧模组件(2)、轨迹控制机构(3)及伸缩组件(4);所述轨迹控制机构(3)用于将第一侧模组件(1)和第二侧模组件(2)连接成整体,且可使两者沿设定轨迹相对合拢或张开;所述伸缩组件(4)用于带动第一侧模组件(1)和第二侧模组件(2)张开及合拢;所述内模张开时围合成封闭式的内模外形,收缩合拢时全断面整体小于梁端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小箱梁的封闭式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控制机构包括连杆(33)、安装在第一侧模组件(1)上的第一铰接座(31)以及安装在第二侧模组件(2)上的第二铰接座(32),所述第一铰接座(31)和第二铰接座(32)均为双孔铰接座,第一铰接座(31)、第二铰接座(32)以及两根连杆(33)相互配合形成四杆机构,以实现第一侧模组件(1)与第二侧模组件(2)按照设定的轨迹进行合拢或张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小箱梁的封闭式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模组件(1)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侧上模(11)和第一侧下模(12),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用于实现第一侧上模(11)收缩或张开的伸缩组件(4);所述第二侧模组件(2)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二侧上模(21)和第二侧下模(22),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用于实现第二侧上模(21)收缩或张开的伸缩组件(4);第一侧下模(12)与第二侧下模(22)之间连接有伸缩组件(4),以实现第一侧下模(12)与第二侧下模(22)合拢或张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小箱梁的封闭式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4)包括第一伸缩元件(41)、第二伸缩元件(42)和第三伸缩元件(43);所述第一伸缩元件(4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上模(11)和第一侧下模(12)铰接,用于实现第一侧上模(11)收缩或张开;所述第二伸缩元件(4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侧上模(21)和第二侧下模(22)铰接,用于实现第二侧上模(21)收缩或张开;所述第三伸缩元件(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下模(12)和第二侧下模(22)连接,用于实现第一侧下模(12)与第二侧下模(22)的合拢或张开。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小箱梁的封闭式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模组件(1)的上端部与第二侧模组件(2)的上端部斜切贴合,第一侧模组件(1)的下端部与第二侧模组件(2)的下端部斜切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小箱梁的封闭式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下模(22)包括侧边模(221)和底板模(222),所述侧边模(221)与底板模(222)之间可进行相对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小箱梁的封闭式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座(32)安装于底板模(222)上,所述第一铰接座(31)、第二铰接座(32)与两根连杆(33)相互配合形成第一四杆机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小箱梁的封闭式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模(222)上还安装有第三铰接座(34),所述侧边模(221)上安装有第四铰接座(35),所述第三铰接座(34)和第四铰接座(35)均为双孔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34)、第四铰接座(35)与两根连杆(33)相互配合形成第二四杆机构,所述四杆机构用于实现底板模(222)与侧边模(221)按照预设的运动轨迹进行合拢或张开。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小箱梁的封闭式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杆机构的运动轨迹与第二四杆机构的运动轨迹相互对称。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或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小箱梁的封闭式内模,其特征
在于,所述伸缩组件(4)为液压油缸或气缸或电动推杆或折叠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箱梁的封闭式内模,包括:第一侧模组件、第二侧模组件、轨迹控制机构及伸缩组件;所述轨迹控制机构用于将第一侧模组件和第二侧模组件连接成整体,且可使两者沿设定轨迹相对合拢或张开;所述伸缩组件用于带动第一侧模组件和第二侧模组件张开时围合成封闭式的内模外形,以及实现内模收缩合拢时全断面整体小于梁端出口。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固、内腔操作空间大、施工简单且经济实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小箱梁内模部分区域无法安装模板的问题,进一步地解决了脱模后需人工另行浇筑抹面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箱梁的施工效率。箱梁的施工效率。箱梁的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薪程 夏仙桃 谢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五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6
技术公布日:2022/1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