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原料均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4775发布日期:2022-10-18 20:5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原料均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搅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原料均化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一般使用搅拌装置对混凝土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常规的搅拌装置一般是使用电机带动搅拌轴在水平方向转动,通过搅拌轴转动实现物料混合。但是在搅拌过程中,由于不同原料的密度和重量不同,导致原料在搅拌装置内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较重的原料在底部,而较轻的原料在顶部;这导致原料的混合不够均衡,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混凝土原料均化装置,以减少混凝土原料在混合过程中的分层问题。
4.本方案中的一种混凝土原料均化装置,包括电机、搅拌桶和位于搅拌桶内的搅拌组件,搅拌桶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桶包括一端开口的桶体和可拆卸连接在桶体开口端的桶盖;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刮料板、转动杆和固定连接在转动杆上的多根搅拌轴,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桶体的桶底和桶盖的中心处,多根所述搅拌轴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刮料板,所述电机安装在桶体的外底部上,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
5.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使用时,搅拌桶水平放置,通过进料口将混凝土原料投放到桶体内,关闭进料口。启动电机,由于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桶体的桶底(桶底是指桶体上远离桶盖的一端)和桶盖的中心处,电机转动会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与其连接的搅拌轴以及刮料板在竖直面上转动,在刮料板的作用下,使得上下方的原料不断变换位置,进而避免或降低了混凝土原料的分层。
6.进一步,所述进料口位于桶体的侧壁上且与桶体内部连通,所述桶体的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密封进料口的进料挡板。通过进料挡板的设置,便于打开或关闭进料口。
7.进一步,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桶盖上,桶盖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开闭出料口的出料挡板,出料挡板与桶盖可拆卸连接。通过出料挡板的设置,便于快速实现对出料口的打开或关闭。
8.进一步,所混凝土原料均化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桶体的支撑架。通过支撑架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实现对桶体的支撑作用。
9.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限位杆和气缸;限位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桶体靠近桶盖的壁体上设有用于限位杆通过的通孔,通孔的孔径大于限位杆的直径,所述气缸安装在支撑架上且位于桶体的正下方,桶体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与
桶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的自由端位于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杆、限位槽和气缸的设置,当桶体内的混凝土原料搅拌混匀后,通过气缸伸缩杆的伸出,伸缩杆将桶体远离桶盖的一端顶起,使得混匀后的物料可以更方便的从出料口流出。
10.进一步,支撑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桶体的支撑板,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通过支撑板的设置,当桶体水平放置时,支撑板可以实现对桶体以及桶体内原料的支撑,避免限位杆和气缸的伸缩杆变形,进而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
11.进一步,所述桶盖的中心处设有贯穿的连接孔,连接孔设有套筒,套筒的一端设有密封轴承,套筒的另一端连接有管接头;所述密封轴承与转动杆的一端连接,转动杆内设有盲孔,盲孔与管接头连通;所述刮料板远离搅拌轴的一端设有开口,开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远离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搅拌轴内设有导流孔,导流孔连通所述盲孔和开口,导流孔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封堵导流孔的滑块,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远离滑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当混凝土原料完成搅拌混匀后,由于其容易粘附在桶体的内壁上;通过密封轴承、管接头、橡胶垫等的设置,当混凝土原料完成搅拌混匀并排出后,将外部水管或气压装置连接管接头,通过水或者气体进入到转动杆的盲孔内,然后经导流孔作用于滑块,进而推动滑块、推杆、连接块和橡胶垫向桶体的内壁一侧移动,当橡胶弹接触桶体的内壁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动杆、搅拌轴和刮料板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橡胶垫对桶体的内壁进行清洁;有助于减少混凝土原料在桶体内积聚。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原料均化装置的主视图;
13.图2为图1中支撑组件的俯视图;
14.图3为图1中搅拌桶及搅拌组件的a-a剖视图;
15.图4为图1中桶体的左视图;
16.图5为图1中的桶盖连接管接头和出料挡板后的左视图;
17.图6为图5中出料挡板的右视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种混凝土原料均化装置去掉支撑组件和驱动组件后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桶盖1、桶体2、限位杆3、支撑柱4、第一支撑板5、连接杆6、第一安装板7、气缸8、第二支撑板9、加厚板10、第二安装板11、电机12、转动杆13、从动齿轮14、进料挡板15、合页16、刮料板17、搅拌轴18、通孔19、螺纹孔20、螺钉21、出料挡板22、套筒23、管接头24、盲孔25、橡胶垫26、连接块27、开口28、弹簧29、推杆30、滑块31、导流孔32、转杆33、圆弧面34。
21.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6所示:一种混凝土原料均化装置,包括支撑组件、驱动组件、搅拌桶和位于搅拌桶内的搅拌组件;搅拌桶包括桶盖1和一端开口28且为圆桶状的桶体2,桶体2的开口28端设有四个螺纹孔20,桶盖1通过螺钉21与桶体2开口28端的螺纹孔20连
接,从而实现与桶体2的固定连接。搅拌桶水平放置,搅拌桶的顶部壁体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通过合页16连接有进料挡板15,通过进料挡板15可以遮挡住进料口;桶盖1上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底部与桶体2下内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出料口处转动连接有用于闭合其的出料挡板22,具体为:出料挡板22的两侧设有转杆33,出料口的两侧壁上设有安装孔,两根转杆33转动连接在两个安装孔内,出料挡板22靠近转杆33的一端为圆弧面34,桶盖1远离桶体2的一端设有凹槽,凹槽临近出料口,凹槽处也设有螺纹孔20,出料挡板22也通过螺钉21实现与凹槽处螺纹孔20的连接,进而实现对出料口的封堵。
22.搅拌组件包括刮料板17、转动杆13和一体成型在转动杆13相对两侧的十二根搅拌轴18,转动杆1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桶体2的桶底和桶盖1的中心处,十二根搅拌轴18远离转动杆13的一端均焊接有刮料板17。
23.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支撑板、限位杆3和气缸8,支撑架包括四根支撑柱4和两根连接杆6,两根连接杆6分别与其中两根支撑柱4固定连接,限位杆3位于两根连接杆6之间且与连接杆6垂直,限位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支撑柱4上;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5位于限位杆3和第二支撑板9之间,第一支撑板5焊接在与限位杆3连接的两根支撑柱4上,第二支撑板9焊接在另外两根支撑柱4上,支撑柱4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安装板7,气缸8安装在第一安装板7上且伸缩杆朝上。
24.桶体2下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加厚板10,加厚板10的延伸方向与桶体2的长度方向一致,加厚板10靠近桶盖1的壁体设有用于限位杆3通过的通孔19,通孔19的孔径大于限位杆3的直径,加厚板10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与桶体2的长度方向一致,气缸8的伸缩杆的自由端位于限位槽内;桶体2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9接触与桶体2的下侧壁接触并实现支撑。
25.驱动组件包括从动齿轮14、电机12和安装在电机12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桶体2远离桶盖1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安装板11,电机12安装在第二安装板11上,电机12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与桶体2的长度方向一致,转动杆13远离桶盖1的一端贯穿桶体2的底部且与从动齿轮14连接。
26.实施例2基本如附图7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桶盖1的中心处设有贯穿的连接孔,连接孔处安装有套筒23,套筒23靠近电机12的一端安装有密封轴承,套筒2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管接头24;密封轴承与转动杆13远离电机12的一端连接,转动杆13内设有盲孔25,盲孔25与管接头24连通;刮料板17远离搅拌轴18的一端设有开口28,开口2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9,弹簧29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7,连接块27远离弹簧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6;搅拌轴18内设有导流孔32,导流孔32连通盲孔25和开口28,导流孔32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封堵导流孔32的滑块31,滑块31上固定连接有推杆30,推杆30远离滑块31的一端与连接块27固定连接。
27.以实施例2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打开进料挡板15,通过进料口将混凝土原料投放到桶体2内,关闭进料口。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带动转动杆13转动,转动杆13带动搅拌轴18以及刮料板17在竖直面上转动,从而实现对混凝土原料的混匀。当桶体2内的混凝土原料搅拌混匀后,通过气缸8伸缩杆的伸出,伸缩杆将桶体2远离桶盖1的一端顶起,搅拌桶以限位杆3为轴线转动,使得混匀后的物料可以更方便的从出料口流出。当混匀后的混凝土原料排出后,将外部水管连接管接头24,通过水进入到转动杆
13的盲孔25内,然后经导流孔32作用于滑块31,进而推动滑块31、推杆30、连接块27和橡胶垫26向桶体2的内壁一侧移动,当橡胶弹接触桶体2的内壁后,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转动杆13、搅拌轴18和刮料板17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橡胶垫26对桶体2的内壁进行清洁;有助于减少混凝土原料在桶体2内积聚。
2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