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的飞灰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6076发布日期:2022-11-15 20:3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的飞灰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的飞灰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垃圾焚烧技术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垃圾焚烧飞灰是在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无机组分经过剧烈复杂的热化学反应,以 及扩散、破碎、凝结等物理作用,最终经烟气净化装置收集得到的细微颗粒物;我国环保总局2001 年颁布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把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定为危险废物,规定:“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必须单独收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生产地必须进行必要的固化和稳定化处理之后方可运输”“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须进行安全填埋处置”等;然而,现有垃圾焚烧单位的飞灰固化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整体搅拌效果较差,造成飞灰与胶凝材料之间的接触不充分,从而导致后续固化稳定后的飞灰松散凌乱,对其运输以及填埋操作造成影响,同时,现有的灰固化装置在使用后,对其内壁进行清理时,操作比较麻烦,费工费时;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结构稳定合理且使用效果好的垃圾焚烧发电用飞灰固化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构稳定合理且使用效果好的垃圾焚烧发电用飞灰固化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的飞灰固化装置,包括混合搅拌罐、顶盖、导管和刮料装置,所述混合搅拌罐整体为上端设置有开口的圆柱状,其下端呈锥形,且中心处设置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外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混合搅拌罐内表面的上端呈螺旋状固定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内侧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喷淋头,所述导管一端与喷淋管相互连通,另一端位于混合搅拌罐的外部,并通过流量控制器外接有加压泵和储水槽;所述顶盖可拆卸的设置于混合搅拌罐开口端的上方,其中心处转动穿设有搅拌轴,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注料管a和注料管b,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位于顶盖的上方,并同心连接有驱动电机,下端位于混合搅拌罐的内部,且两侧交错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刮料装置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搅拌轴下端的两侧,其包括刮板和调节件,所述刮板与所述搅拌轴呈平行状,其一侧与混合搅拌罐的内壁接触,另一侧的中部通过调节件与搅拌轴限位连接,所述调节件包括外套管和内杆,所述外套管与搅拌轴垂直固定连接,且外套管与搅拌轴连接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内杆为铁制品,其一端滑动穿设于外套管的内部,另一端与刮板固定连接,且内杆位于外套管的内部的一端与电磁铁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
5.所述混合搅拌罐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包括固定杆和限位套环,所述限位套环转动套设搅拌轴下端的外部,所述固定杆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限位套环的两侧,且固定杆一端与限位套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混合搅拌罐的内壁固定连
接。
6.所述刮板与所述混合搅拌罐的内壁接触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橡胶层。
7.所述顶盖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驱动电机位于电机支架的上方。
8.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杆均为方形结构。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注料管a和注料管b,可分别通过注料管a和注料管b向混合搅拌罐内部加入飞灰和水泥;通过设置喷淋管、喷淋头、导管和流量控制器,可在外部加压泵的加压作用下,将混合搅拌用水经导管注入至喷淋管内,并由喷淋头在混合搅拌罐内部均匀喷出,从而提高水在混合搅拌罐内部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利用流量控制器可对加入的水的流速以及总量进行控制;通过设置刮板、调节件、外套管、内杆、电磁铁和弹簧,可在顶盖安装时,通过开启电磁铁的通电电路,利用电磁铁通电后对铁制内杆的磁吸力作用,可带动内杆以及刮板向内侧移动,并使弹簧收缩,从而避免因混合搅拌罐内表面上端喷淋管的存在,而因阻挡造成刮料装置无法随顶盖进行安装的问题,在顶盖安装完成后使用时,可通过切断电磁铁的通电电路,使电磁铁失去对铁制内杆的磁吸力,此时,利用弹簧的弹性推力作用,即可带动内杆以及刮板向外侧移动,从而使刮板与混合搅拌罐的内壁紧密接触,进而利用刮料装置与搅拌轴之间的限位连接,在后续搅拌轴转动的同时,可带动刮料装置一同转动,从而利用刮板实现对混合搅拌罐内壁上粘结的物料进行刮除,采用此结构,可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混合搅拌效果的同时,亦可降低后续混合搅拌罐的清洗难度;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合理且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剖视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件的正视图的剖视图。
12.图中:1、混合搅拌罐
ꢀꢀ
11、下料管
ꢀꢀ
12、控制阀
ꢀꢀ
13、喷淋管
ꢀꢀ
14、喷淋头
ꢀꢀ
2、顶盖
ꢀꢀ
21、搅拌轴
ꢀꢀ
22、注料管a23、注料管b24、搅拌叶片
ꢀꢀ
25、电机支架
ꢀꢀ
3、导管
ꢀꢀ
31、流量控制器
ꢀꢀ
4、刮料装置
ꢀꢀ
41、刮板
ꢀꢀ
42、调节件
ꢀꢀ
421、外套管
ꢀꢀ
422、内杆
ꢀꢀ
423、电磁铁
ꢀꢀ
424、弹簧
ꢀꢀ
5、驱动电机
ꢀꢀ
6、加固件
ꢀꢀ
61、固定杆
ꢀꢀ
62、限位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4.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的飞灰固化装置,包括混合搅拌罐1、顶盖2、导管3和刮料装置4,所述混合搅拌罐1整体为上端设置有开口的圆柱状,其下端呈锥形,且中心处设置有下料管11,所述下料管11的外部设置有控制阀12,所述混合搅拌罐1内表面的上端呈螺旋状固定设置有喷淋管13,所述喷淋管13的内侧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喷淋头14,所述导管3一端与喷淋管13相互连通,另一端位于混合搅拌罐1的外部,并通过流量控制器31外接有加压泵和储水槽;所述顶盖2可拆卸的设置于混合搅拌罐1开口端的上方,其中心处转动穿设有搅拌轴21,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注料管a22和注料管b23,所述搅拌轴21的上端位于顶盖2的上方,并同心连接有驱动电机5,下端位于混合搅拌罐1的内部,且两侧交错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24;所述刮料装置4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搅拌轴21下端的
两侧,其包括刮板41和调节件42,所述刮板41与所述搅拌轴21呈平行状,其一侧与混合搅拌罐1的内壁接触,另一侧的中部通过调节件42与搅拌轴21限位连接,所述调节件42包括外套管421和内杆422,所述外套管421与搅拌轴21垂直固定连接,且外套管421与搅拌轴21连接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磁铁423,所述内杆422为铁制品,其一端滑动穿设于外套管421的内部,另一端与刮板41固定连接,且内杆422位于外套管421的内部的一端与电磁铁423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424。
15.所述混合搅拌罐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加固件6,所述加固件6包括固定杆61和限位套环62,所述限位套环62转动套设搅拌轴21下端的外部,所述固定杆61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限位套环62的两侧,且固定杆61一端与限位套环6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混合搅拌罐1的内壁固定连接,利用固定杆61和限位套环62,可在不影响搅拌轴21转动的同时,提高搅拌轴21整体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所述刮板41与所述混合搅拌罐1的内壁接触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橡胶层,利用橡胶层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所述顶盖2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电机支架25,所述驱动电机5位于电机支架25的上方,利用电机支架25可便于对驱动电机5进行支撑放置;所述外套管421和所述内杆422均为方形结构,利用方形结构可避免外套管421和内杆42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1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对顶盖2进行安装时,先开启电磁铁423的通电电路,利用电磁铁423通电后对铁制内杆422的磁吸力作用,可带动内杆422以及刮板41向内侧移动,并使弹簧424收缩,从而避免因混合搅拌罐1内表面上端喷淋管13的存在,而因阻挡造成刮料装置4无法随顶盖2进行安装的问题,而后,待顶盖2下表面与混合搅拌罐1的上端接触后,利用限位螺丝即可实现顶盖2与混合搅拌罐1之间的限位连接。
17.本实用新型在顶盖2完成安装后使用时,首先,切断电磁铁423的通电电路,使电磁铁423失去对铁制内杆422的磁吸力,此时,利用弹簧424的弹性推力作用,即可带动内杆422以及刮板41向外侧移动,从而使刮板41与混合搅拌罐1的内壁紧密接触,而后,通过注料管a22和注料管b23分别向混合搅拌罐1内部加入飞灰和水泥,与此同时,开启加压泵,在外部加压泵的加压作用下,将混合搅拌用水经导管3注入至喷淋管13内,并由喷淋头14在混合搅拌罐1内部均匀喷出,最后,待飞灰、水泥以及混合搅拌用水加入完成后,开启驱动电机5,利用驱动电机5的转动,带动搅拌轴21转动,进而通过搅拌轴21的转动,带动搅拌叶片24转动,从而对混合搅拌罐1内部飞灰、水泥和水进行混合搅拌,与此同时,利用刮料装置4与搅拌轴21之间的限位连接,在搅拌轴21转动的同时,可带动刮料装置4一同转动,从而利用刮板41实现对混合搅拌罐1内壁上粘结的物料进行刮除,采用此结构,可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混合搅拌效果的同时,亦可降低后续混合搅拌罐1的清洗难度,完成上述操作后,待飞灰、水泥和水充分混合后,开启控制阀12,将混合料由下料管11排出,此时,利用胶凝材料水泥自身的特性,即可在静置一段时间后,实现混合料整体的固化,即完成对飞灰的固化操作;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合理且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