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87509发布日期:2023-01-31 22:2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抹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


背景技术:

2.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土木工程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
3.现有的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在对混凝土进行抹平的时候,很难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很难对不同高度的混凝土进行抹平,在墙面拐角处,不便于转动调节抹平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其结构合理,便于转动调节,方便使用。
5.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包括:抹平板,所述抹平板的三个侧壁上均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连接设有弧形板,所述抹平板上方两侧均镶嵌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左右侧壁之前均转动连接设有丝杠,两个所述丝杠之间连接设有移动板,位于两个所述滑槽端部的抹平板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镶嵌设有棘轮,所述棘轮上插接设有六边形连接筒,所述六边形连接筒上插接设有握杆。
6.作为改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布于抹平板两侧,所述固定板两侧均镶嵌设有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上均设有铆钉。
7.作为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滑槽二,两个所述丝杠的一端均插入滑槽二且其端部均插接设有斜齿轮,两个所述斜齿轮上均啮合设有斜齿轮二,两个所述斜齿轮二上均插接设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之间插接设有斜齿轮三,两个所述斜齿轮三上端之间啮合设有斜齿轮四,所述斜齿轮四上方插接设有固定筒,两个所述转动轴上均转动插接设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均与滑槽二固定连接。
8.作为改进:所述固定筒内腔为六边形结构。
9.作为改进:所述握杆为l型结构,且其较长一边为伸缩杆,其较短的一侧为与六边形连接筒相配合的六边形筒体。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首先便于利用可拆
卸的握杆进行长度高度的调节,这样便于对墙面高处进行抹平处理,从而避免了由于建筑墙面过高而不便于抹平,或是地面过长而不便于抹平的情况发生,且本装置中的握杆便于拆卸,增加实用性。
11.其次本装置在使用之前,方便根据使用需求对握杆的连接处进行位置的移动,从而方便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最后本装置内的棘轮也方便握杆与抹平板之间的角度的调节,在对个别拐角进行混凝土抹平的时候,可以顺着棘轮的转动方向将握杆与抹平板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这样方便对拐角混凝土进行抹平。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的俯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的握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的移动板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对照表:
17.1、抹平板;2、固定装置;201、固定板;202、固定孔;203、铆钉;3、弧形板;4、滑槽;5、丝杠;6、移动板;7、驱动装置;701、滑槽二;702、斜齿轮;703、斜齿轮二;704、转动轴;705、斜齿轮三;706、斜齿轮四;707、固定筒;708、支撑块;8、棘轮;9、六边形连接筒;10、握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包括:抹平板1,所述抹平板1的三个侧壁上均设有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上连接设有弧形板3,所述抹平板1上方两侧均镶嵌设有滑槽4,两个所述滑槽4的左右侧壁之前均转动连接设有丝杠5,两个所述丝杠5之间连接设有移动板6,位于两个所述滑槽4端部的抹平板1上设有驱动装置7,所述驱动装置7上镶嵌设有棘轮8,所述棘轮8上插接设有六边形连接筒9,所述六边形连接筒9上插接设有握杆10,所述握杆10为l型结构,且其较长一边为伸缩杆,其较短的一侧为与六边形连接筒9相配合的六边形筒体。
20.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两个固定板201,两个所述固定板201分布于抹平板1两侧,所述固定板201两侧均镶嵌设有固定孔202,两个所述固定孔202上均设有铆钉203。
21.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滑槽二701,两个所述丝杠5的一端均插入滑槽二701且其端部均插接设有斜齿轮702,两个所述斜齿轮702上均啮合设有斜齿轮二703,两个所述斜齿轮二703上均插接设有转动轴704,两个所述转动轴704的另一端之间插接设有斜齿轮三705,两个所述斜齿轮三705上端之间啮合设有斜齿轮四706,所述斜齿轮四706上方插接设有固定筒707,所述固定筒707内腔为六边形结构,两个所述转动轴704上均转动插接设有支撑块708,两个所述支撑块708均与滑槽二701固定连接。
22.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3所示,本装置在使用之前,首先根据实际的场地的需求,将调节握杆10端部的伸缩杆,将其长度进行调节,然后将其一侧的六边形筒体插接在六边形连接筒9上,然后根据使用需求,转动固定筒707,这样固定筒707的转动,可以
带动其底部的斜齿轮四706的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斜齿轮三705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转动轴704转动,这样使得斜齿轮二703以及斜齿轮702转动,带动两个丝杠5的转动,这样便可以使得两个丝杠5上的移动板6在抹平板1上移动,便于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便于使用。
23.其次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利用抹平板1对混凝土墙面或地面进行抹平的时候,三个侧壁上的弧形板3将对泡面进行辅助,这样避免了混凝土的坠落,而当遇到拐角的时候,由于角度问题,不便于抹平的时候,可以转动棘轮8,将其与握杆10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对拐角进行抹平处理。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包括:抹平板(1),所述抹平板(1)的三个侧壁上均设有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上连接设有弧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抹平板(1)上方两侧均镶嵌设有滑槽(4),两个所述滑槽(4)的左右侧壁之前均转动连接设有丝杠(5),两个所述丝杠(5)之间连接设有移动板(6),位于两个所述滑槽(4)端部的抹平板(1)上设有驱动装置(7),所述驱动装置(7)上镶嵌设有棘轮(8),所述棘轮(8)上插接设有六边形连接筒(9),所述六边形连接筒(9)上插接设有握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两个固定板(201),两个所述固定板(201)分布于抹平板(1)两侧,所述固定板(201)两侧均镶嵌设有固定孔(202),两个所述固定孔(202)上均设有铆钉(2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滑槽二(701),两个所述丝杠(5)的一端均插入滑槽二(701)且其端部均插接设有斜齿轮(702),两个所述斜齿轮(702)上均啮合设有斜齿轮二(703),两个所述斜齿轮二(703)上均插接设有转动轴(704),两个所述转动轴(704)的另一端之间插接设有斜齿轮三(705),两个所述斜齿轮三(705)上端之间啮合设有斜齿轮四(706),所述斜齿轮四(706)上方插接设有固定筒(707),两个所述转动轴(704)上均转动插接设有支撑块(708),两个所述支撑块(708)均与滑槽二(70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707)内腔为六边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10)为l型结构,且其较长一边为伸缩杆,其较短的一侧为与六边形连接筒(9)相配合的六边形筒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抹平装置,包括:抹平板,所述抹平板的三个侧壁上均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连接设有弧形板,所述抹平板上方两侧均镶嵌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左右侧壁之前均转动连接设有丝杠,两个所述丝杠之间连接设有移动板,位于两个所述滑槽端部的抹平板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镶嵌设有棘轮,所述棘轮上插接设有六边形连接筒,所述六边形连接筒上插接设有握杆。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合理,便于调节,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阳
技术研发日:2022.07.27
技术公布日:2023/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