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制柱及具有其的围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2411发布日期:2022-12-31 10:1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预制柱及具有其的围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柱及具有其的围墙。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围墙普遍采用传统的现浇结构,即现场施工开挖好基坑后,使用木模支模,并现场绑扎钢筋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预设要求后拆模成型,这种方式缺点明显,施工进度受天气影响较大,且现场施工步骤多。围墙通常包括柱子及位于相邻两个柱子之间的墙板,在围墙现浇作业时,因柱子分布范围较大,浇筑时较为零散,柱子的户外现浇作业需要施工人员较多,作业不便,且现浇产生的建筑垃圾多且不可避免的产生噪音、扬尘,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污染。
3.公告号为cn210422118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围墙结构,其柱子包括预制的柱基、柱身、柱帽,其柱身顶部具有若干柱身预留钢筋,所述柱帽上与柱身预留钢筋位置对应处具有柱帽安装孔,所述柱基顶部具有柱基预留钢筋,所述柱身底部与柱基预留钢筋位置对应处具有柱身连接孔,其通过预留钢筋实现柱基、柱身、柱帽的连接,通过标准化的预制围墙部件,可以提高围墙建设效率。然而,通过预留钢筋虽然能够实现柱基、柱身、柱帽的连接,但导致其在连接处强度不高,柱子在受到撞击时易在连接处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连接处连接强度的装配式预制柱。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装配式预制柱,包括:
7.柱身,所述柱身包括柱体、第一防转部、螺纹套筒、第一止转部及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防转部设于所述柱体的顶面,所述螺纹套筒埋设于所述柱体的第一防转部处;所述第一止转部设于所述柱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插接件设于所述柱体的第一止转部处;
8.柱帽,所述柱帽设于所述柱身的顶部,所述柱帽包括帽体及第二防转部,所述第二防转部设于所述帽体的底面上,所述第一防转部与所述第二防转部其中之一设为防转凸起,另一设为与所述防转凸起插接配合的防转凹口,所述第二防转部与所述第一防转部插接,以防止所述柱帽相对所述柱身转动;所述帽体对应螺纹套筒开设有安装孔;
9.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及
10.柱墩,所述柱墩设于所述柱身的底部,所述柱墩包括基体及第二止转部,所述第二止转部设于所述基体的顶面,所述第一止转部与所述第二止转部其中之一设为止转凸起,另一设为与所述止转凸起插接配合的止转凹口,所述第二止转部与所述第一止转部插接,以防止所述柱身相对所述柱墩转动,所述第二止转部处对应所述第一插接件设有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转部为凹设于所述柱体顶面的防转凹口,所述第二防转部
为凸设于所述帽体底面上的防转凸起,所述防转凹口与所述防转凸起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件为钢管,所述第二插接件为与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配合的插口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止转部为凹设于所述柱体底面的止转凹口,所述第二止转部为凸设于所述基体顶面的止转凸起,所述止转凸起与所述止转凹口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柱身的轴向平行,且所述第二插接件的一端贯通所述第二止转部,所述第二插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基体内。
15.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套筒埋设于围成所述第一防转部的底壁处并且一端与所述第一防转部连通。
1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包括螺母收容部及螺柱收容部,所述螺母收容部一侧贯通所述帽体的顶面,所述螺母收容部的另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防转部内;所述螺柱收容部的一端与所述螺母收容部连通,所述螺柱收容部的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二防转部的底面;所述安装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螺柱收容部以与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安装螺栓的螺母收纳于所述螺母收容部内。
17.进一步地,所述基体上还凹设有两个梁窝,两个梁窝分别设于所述基体的相对两侧,所述梁窝的孔壁上还凹设有插筋孔。
18.进一步地,所述梁窝凹设于所述基体的顶面,并贯通所述基体背向另一梁窝的侧面,所述插筋孔凹设于围成所述梁窝的底壁上。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装配式预制柱的围墙。
20.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上述装配式预制柱,其柱身顶部与柱帽通过安装螺栓进行连接,此外,柱身与柱帽还通过第二防转部与第一防转部插接,以防止柱帽相对柱身转动,同时,相较于预留钢筋插接连接的方式,上述装配式预制柱,其第二防转部与第一防转部插接连接后能够进一步增加柱身与柱帽连接处的强度;柱墩与柱身底部插接连接,此外,柱身与柱帽还通过第二止转部与第一止转部插接,以防止柱身相对柱墩转动,同时,相较于预留钢筋插接连接的方式,上述装配式预制柱,第二止转部与第一止转部插接连接后还能够进一步增加柱身与柱墩连接处的强度。
22.2、上述装配式预制柱,采用装配式方式,即将柱身、柱帽等采用“等同于现浇”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拆分,将构件在工厂内进行工厂化生产后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的方式,其相较于现有技术现浇的施工方式,能够减小天气等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加快施工进度,减小施工时产生噪音、扬尘,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带来的污染。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装配式预制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所示装配式预制柱中柱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所示柱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2所示柱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1所示装配式预制柱中柱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图5所示柱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图5所示柱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图1所示装配式预制柱中柱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图8所示柱墩的左视或右视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图8所示柱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3.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中围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5.10、柱身;11、柱体;12、第一防转部;13、螺纹套筒;14、第一止转部;15、第一插接件;30、柱帽;31、帽体;32、第二防转部;33、安装孔;332、螺母收容部;334、螺柱收容部;34、收容槽;50、柱墩;51、基体;52、第二止转部;53、第二插接件;54、梁窝;56、插筋孔;60、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衔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衔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9.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制柱,包括柱身10、柱帽30及柱墩50,柱身10、柱帽30及柱墩50均为预制构件,柱帽30及柱墩50分别装设于柱身10的相对两端。
40.请一并参见图2至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柱身10大致呈长方体柱状,柱身10包括柱体11、第一防转部12、螺纹套筒13、第一止转部14及第一插接件15。柱体11大致呈长方体柱状。第一防转部12设于柱体11的顶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防转部12为凹设于柱体11顶面的防转凹口,防转凹口的横截面大致呈方形。螺纹套筒13埋设于柱体11的第一防转部12处,具体地,螺纹套筒13埋设于围成第一防转部12的底壁处并且一端与第一防转部12连通,螺纹套筒13设有内螺纹。在本实施方式中,螺纹套筒13大致位于围成第一防转部12的底壁的中心位置,且螺纹套筒13与第一防转部12的中心与柱身10的中心轴大致重合。
41.第一止转部14设于柱体11的底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止转部14为凹设于柱体11底面的止转凹口,止转凹口的横截面大致呈方形。第一插接件15设于柱体11的第一止转部14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插接件15为钢管,钢管与柱身10底面垂直,钢管一端埋设于柱身10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止转部14外部,即使得第一止转部14环绕钢管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插接件15大致位于围成第一止转部14的底壁的中心位置,且第一插接件
15与第一止转部14的中心与柱身10的中心轴大致重合。
42.请一并参见图5至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柱帽30大致呈立方体块状,柱帽30设于柱身10的顶部。柱帽30包括帽体31及第二防转部32,帽体31大致呈立方体板状,第二防转部32为凸设于帽体31底面上的防转凸起,防转凸起的横截面为四边形,防转凸起能够与柱体11上的第一防转部12插接配合,以防止柱帽30相对柱身10转动。柱帽30的帽体31对应螺纹套筒13开设有安装孔33,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孔33大致位于帽体31的中心位置,并且安装孔33沿柱体11的轴线贯通帽体31及第二防转部32。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孔33包括螺母收容部332及螺柱收容部334,其中,螺母收容部332一侧贯通帽体31的顶面,螺母收容部332的另一侧延伸至第二防转部32内;螺柱收容部334的孔径小于螺母收容部332,螺柱收容部334的一端与螺母收容部332连通,螺柱收容部334的另一端贯通第二防转部32的底面。
43.柱帽30与柱身10通过安装螺栓(图未示)连接,具体地,安装螺栓穿过安装孔33并与螺纹套筒13螺纹连接,从而将柱帽30与柱身10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螺栓的螺杆穿过螺柱收容部334以与螺纹套筒13螺纹连接,安装螺栓的螺母收纳于螺母收容部332内,通过收容槽34收纳安装螺栓的螺栓头,能够使得柱帽30顶面较为平整,使装配得到的预制柱更为美观。安装螺栓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44.请一并参见图8至图10,柱墩50设于柱身10的底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柱墩50大致呈长方体柱状。柱墩50包括基体51及第二止转部52,第二止转部52设于基体51的顶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止转部52为凸设于基体51顶面的止转凸起,止转凸起的横截面为四边形,第二止转部52能够与柱体11上的第一止转部14插接配合,以防止柱身10相对柱墩50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止转部52大致设于基体51顶面的中心位置。柱墩50的顶面对应第一插接件15设有第二插接件53,第二插接件53与第一插接件15插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体51的第二止转部52处对应第一插接件15设有第二插接件53,第二插接件53为供第一插接件15插接的插口,插口与柱身10的轴向平行,且第二插接件53的一端贯通第二止转部52,第二插接件53的另一端延伸至基体51内。
45.在本实施方式中,柱墩50上还凹设有两个梁窝54,两个梁窝54分别设于柱墩50的相对两侧,梁窝54的孔壁上还凹设有插筋孔56。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梁窝54凹设于柱墩50基体51的顶面,并贯通柱墩50基体51背向另一梁窝54的侧面,插筋孔56凹设于围成梁窝54的底壁上。
46.所述装配式预制柱组装时,柱身10、柱帽30及柱墩50之间的连接均为干式承插连接,具体地,将柱帽30的第二防转部32插接于柱身10的第一防转部12中,然后,将安装螺栓的螺杆部穿过柱帽30的安装孔33并与螺纹套筒13螺纹连接,从而将柱帽30与柱身10连接在一起;连接柱身10与柱墩50时,将柱身10底部的第一插接件15插接于柱墩50的第二插接件53内,直至柱身10底部的第一止转部14套接在柱墩50的第二止转部52上,从而将柱墩50与柱身10连接在一起。柱墩50上的两侧梁窝54,主要是为地梁(图未示)插入预留,地梁的端部对应插筋孔56也预留有安装孔洞,组装时将地梁的端部安装插入梁窝54后,将锚栓插入插筋孔56及地梁端部对应的安装孔洞,以将柱墩50与地梁结合在一起。
47.上述装配式预制柱,其柱身10顶部与柱帽30通过安装螺栓进行连接,此外,柱身10与柱帽30还通过第二防转部32与第一防转部12插接,以防止柱帽30相对柱身10转动,同时,相较于预留钢筋插接连接的方式,上述装配式预制柱,通过第二防转部32与第一防转部12
包裹于安装螺栓外周,能够进一步增加柱身10与柱帽30连接处的强度;柱墩50与柱身10底部插接连接,此外,柱身10与柱帽30还通过第二止转部52与第一止转部14插接,以防止柱身10相对柱墩50转动,同时,相较于预留钢筋插接连接的方式,上述装配式预制柱,通过第二止转部52与第一止转部14包裹于第一插接件15、第二插接件53外周,第二止转部52与第一止转部14的插接连接能够进一步增加柱身10与柱墩50连接处的强度。
48.上述装配式预制柱,采用装配式方式,即将柱身10、柱帽30等采用“等同于现浇”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拆分,将构件在工厂内进行工厂化生产后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的方式,其相较于现有技术现浇的施工方式,能够减小天气等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加快施工进度,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物料浪费,降低建筑垃圾及现场的噪声、扬尘等,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带来的污染。
49.请一并参见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围墙,包括上述装配式预制柱。可以理解,围墙还可包括其他元件,例如墙板60,墙板60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可采用砌砖构成的墙板,此时,于相邻两个装配式预制柱的柱身10之间砌砖形成墙板60;或可采用金属制成的墙板,此时,墙板60可与相邻两个装配式预制柱的柱身10的柱体11之间通过螺栓等进行连接。
50.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柱身10上的第一防转部12也可以设为防转凸起,此时,柱帽30上的第二防转部32对应设为与第一防转部12插接配合的防转凹口。同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柱身10上的第一止转部14也可以设为止转凸起,此时,柱墩50上的第二止转部52对应设为与第一止转部14插接配合的止转凹口。
51.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柱身10上的第一插接件15也可以设为插口,此时,柱墩50上的第二插接件53对应设为与第一插接件15插接配合的钢管等。
52.可以理解,第一防转部12、第二防转部32、第一止转部14及第二止转部52的横截面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四边形,其也可以设为其他多边形结构,只要能够起到防止两个连接部件相对转动的作用即可。
53.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