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0960发布日期:2022-12-07 07:25阅读:57来源:国知局
核酸检测舱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医学检验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核酸检测舱。


背景技术:

2.核酸检测法可以检测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病毒感染。核酸检测法是主动筛查感染者、精准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不仅可以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也广泛用于其他病毒性感染疾病。核酸检测舱是实现社区核酸检测的有效工具,但由于行业尚未规范,核酸检测舱的水平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酸检测舱。具体方案如下:
4.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核酸检测舱,包括:
5.舱体;
6.采样窗口,设置在所述舱体的至少一个侧面,包括:
7.窗体;
8.手套孔,设置在所述窗体上的通孔,用于连接采样手套;
9.采样台,设置在所述采样窗口的下方的水平台面,包括:
10.耗材口,设置在所述采样台的表面,用于输出检测所需的耗材;样品口,设置在所述采样台的表面,用于输入采集的样品;
11.手消池,包括一凹陷部,设置在所述采样台的表面,所述手消池用于容置消毒液。
12.可选地,进一步包括:
13.耗材箱,与所述耗材口相连通,用于存放所述检测所需的耗材;
14.样品箱,与所述样品口相连通,用于放置所述采集的样品。
15.可选地,所述耗材口与所述耗材箱之间设置有第一传送装置,所述舱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第一踏板。
16.可选地,所述样品口与所述样品箱之间设置有第二传送装置,所述舱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第二踏板。
17.可选地,所述手套孔进一步包括:左手套孔与右手套孔;所述耗材口设置在所述采样台的靠近所述右手套孔的表面,所述样品口设置在所述采样台的靠近所述左手套孔的表面,所述手消池设置在所述耗材口与所述样品口之间。
18.可选地,所述采样窗口进一步包括:
19.身份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窗体上,用于采集被测者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采集模块为摄像头、扫描模组、射频识别读卡器中的至少一种。
20.可选地,所述核酸检测舱进一步包括:
21.消毒液储存箱,用于储存消毒液;
22.所述手消池进一步包括:
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43.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44.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但不应限于这些术语。
45.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6.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
47.请参见图1,本公开提供一种核酸检测舱10,可以实现无接触式核酸采样。所述核酸检测舱10包括:舱体100、采样窗口110、采样台120、耗材箱130以及样品箱140。
48.所述舱体100包括多个表面,所述多个表面共同围成一个中空腔体,供核酸采样员在中空腔体的内部进行采样工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舱体100包括:顶面101、底面102以及多个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见图1~图5,所述舱体100为正六面体,包括四个侧面,分别为:第一侧面103、第二侧面104、第三侧面105以及第四侧面106。在所述舱体100的各个侧面中,至少有一个侧面设置有采样窗口110,以供核酸采样员采集被测者的核酸样品,以及在所述舱体100的各个侧面中至少有一个侧面设置有舱门170,供核酸采集员进出所述舱体100。
49.所述采样窗口110设置在所述舱体100的至少一个侧面,具体地,在所述舱体100的侧面设置有开口,所述采样窗口110嵌设于所述开口,所述采样窗口110的边缘与所述开口的边缘紧密接触而不留空隙。
5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样窗口110分别设置在所述舱体100的相邻的两个侧面,如图1所示,所述采样窗口110分别设置在所述舱体100的第一侧面103以及第三侧面105。在一个核酸检测舱10设置两个或多个采样窗口110可以提高采样的效率,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在短时间内的大规模核酸筛查。
51.所述采样窗口110进一步包括:窗体111、手套孔113以及身份采集模块115。
52.所述窗体111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透明材料可以为各种有机或无机玻璃,如钢化玻璃等。所述窗体111可以由整块的透明材料制成,以提高窗体111的强度以及密封性。
53.所述手套孔113设置在所述窗体111上,用于连接采样手套。具体地,所述手套孔113为开设在所述窗体111上的通孔,包括左手套孔和右手套孔,所述手套孔113开设的位置正好可以供核酸采样员双手伸出。所述手套孔113的远离所述中空腔体的一端设置有手套连接部,用于与采样手套密封连接,在进行核酸采样时,所述采样手套连接到手套孔113的手套连接部上,在非采样时,所述采样手套可以从所述手套连接部卸下。所述手套连接部可以为环状凸起,环的外径大于采样手套尾部内径,使采样手套的尾部可以外套在所述环状凸起的外部。
54.所述身份采集模块115设置在所述采样窗口110的窗体11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
述身份采集模块115设置在所述窗体111的内侧,即靠近所述中空腔体的一侧。所述身份采集模块115用于采集被测者的身份信息。
5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身份采集模块115包括摄像头,用于拍摄被测者的身份信息,如被测者的面部影像、记载有被测者身份的各类卡证、条形码、二维码等。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身份采集模块115包括扫描模组,用于扫描记载有被测者身份的各类卡证、条形码、二维码等。所述扫描模组利用平板扫描技术采集放置在扫描模组上的证件、条码等的影像信息。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身份采集模块115包括射频识别读卡器,用于识别存储有被测者身份信息的各类卡证。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当被测者将存储有自身身份信息的ic卡(如身份证)接近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时,所述射频识别读卡器自动以无接触的方式将ic卡中的约定识别信息提取出来,从而实现自动识别被测者身份信息的功能。
58.所述身份采集模块115采集到的身份信息,如图像、条码、字符串等可以通过专属网络或公共网络上传至远端服务器,以及最终可以上传到行政主管部门的专属数据库,以便于采样数据的集中管理、大数据分析。
59.所述采样台120设置在所述采样窗口110的下方,所述采样台120为一水平台面,设置在所述窗体111的外侧,即远离所述中空腔体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样台120进一步包括耗材口121、样品口123以及手消池125。
60.所述耗材口121用于供核酸采集员拿取核酸采样所需的各类器具及耗材,如棉签、试管等。所述耗材口121设置在所述采样台120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耗材口121设置在所述采样台120的靠近所述右手套孔的表面。
6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耗材口121与耗材箱130相连通,所述耗材箱130用于存放核酸采样所需的各类器具及耗材,核酸采集员可以通过所述耗材口121拿取存放于所述耗材箱130的各类各类器具及耗材。
6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耗材口121与耗材箱130之间还设置有第一传送装置,如传送带,核酸采样所需的各类器具及耗材可以通过该第一传送装置由所述耗材箱130运送到所述耗材口121,从而方便核酸采集员的拿取。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舱体100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运行,具体地,所述第一开关为第一踏板,设置在所述舱体100下部空间,核酸采集员踩一次第一踏板,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行进一段距离,传输预设数量的器具及耗材。通过设置第一传送装置及第一踏板可以进一步简化核酸采集流程,提高核酸采集的效率。
63.所述样品口123用于供核酸采集员放置采集的样品。所述样品口123设置在所述采样台120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样品口123设置在所述采样台120的靠近所述左手套孔的表面。
6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样品口123与样品箱140相连通,所述样品箱140用于存放采集的样品,核酸采集员可以通过所述样品口123将样品送入所述样品箱140。
6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样品口123与样品箱140之间还设置有第二传送装置,如传送带,采集的样品可以通过该第二传送装置由所述样品口123运送到所述样品箱140。进一
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舱体100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运行,具体地,所述第二开关可以为第二踏板,设置在所述舱体100下部空间,核酸采集员踩一次第二踏板,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行进一段距离,传输预设数量的样品。通过设置第二传送装置及第二踏板可以进一步简化核酸采集流程,提高核酸采集的效率。
66.所述手消池125用于对采样手套进行消毒。所述手消池125设置在所述手套孔113的下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消池125包括一凹陷部,该凹陷部相对于所述采样台120的水平台面向下凹陷,形成一容置空间。
6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用于容置消毒液,在需要对采样手套进行消毒时,核酸采集员只需将双手向下浸入到消毒液中一段时间即可完成对采样手套的消毒。
6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不预先存放消毒液,所述凹陷部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液孔,出液孔通过管路连接到储存有消毒液的存储箱。在一些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出液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出液孔的开启与关闭,从而控制所述消毒液的流出。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的内壁设置有人体感应装置,当核酸采集员的手部靠近所述人体感应装置时,可以被所述人体感应装置感应到,所述人体感应装置向所述出液控制模块发送第一信号,所述出液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后开启所述出液孔,消毒液从所述出液孔流出;以及当核酸采集员的手部离开所述人体感应装置时,所述人体感应装置无法感应,所述人体感应装置向所述出液控制模块发送第二信号,所述出液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信号后闭合所述出液孔,消毒液停止从所述出液孔流出。
6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毒液储存箱的内壁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利用超声振荡对所述消毒液储存箱中的液体进行雾化,将液体打散成微米级的微小液滴从出液孔散出,微小液滴可以迅速且充分地与采样手套的表面接触,从而实现对采样手套表面的快速消毒。
7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核酸检测舱10进一步包括:新风入口150,所述新风入口150设置在所述舱体100的顶面101。所述舱体100外部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新风入口150进入到所述舱体100内部。将所述新风入口150设置在所述舱体100的顶面101,可以有效阻挡污染源通过空气流入到舱体100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入口150处设置有空气过滤网,可以进一步阻挡污染源通过空气流入到舱体100内部。
7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核酸检测舱10进一步包括:新风出口160,所述新风出口160设置在所述舱体100的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新风出口160设置在所述舱体100的第四侧面106。所述舱体100内部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新风出口160排出至所述舱体100的外部。
72.本公开提供的核酸检测舱可以提高核酸检测的安全,实现精准防控疫情。
73.最后应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或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7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
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