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出入口智能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2432发布日期:2023-03-22 10:5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出入口智能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停车库的功能部件设计。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汽车的有序停放是汽车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环。在诸多应用环境中,例如商场停车位、立体停车位、智能停车位,不仅需要用户将车辆驶入车位,还需要用户停车的车辆位置更为规范和有序,从而便于后续的操作。
3.在现有技术中,会通过各种技术途径对车辆的驻车位置进行优化和矫正,如公开号为cn201720355070.8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车辆位置的矫正装置,在车辆入口处的两端设有矫正装置,矫正装置包括喇叭形状的导向板。依靠车辆向前行驶的动线对其进行姿态矫正。
4.然而,该技术方案存在三方面的缺陷。首先,车辆进入该停车位后,往往存在后续动作。例如,立体停车库会对该车辆进行升降、横移等移车动作。这就需要移车设备进入车辆底部进行作业。而部分车型,例如跑车,其底盘较低,容易与移车设备碰撞从而造成车损。其次,该方案的导向是通过用户驾驶汽车向前行进,通过车辆入口喇叭设计的导向板进行导向。这个过程中,驾驶员的车辆极易和导向板发生触碰,而此时车辆为行进状态,存在发动机动力,这个状态下即使导向板为柔性材料,由于发动机动力较大,这个触碰依然容易对车辆造成损伤。最后,该种方案矫正后的车辆,存在姿势矫正不均匀的现象。具体的,由于导向板为喇叭收拢设计,则车头方向往往导向效果更好,而车尾部分的导向就相对不理想,车身依然存在歪斜现象,从而对后续的移车动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出入口智能引导装置,能有效对车辆的位置进行矫正,矫正后的车辆姿势均匀且标准,在整个矫正姿势矫正过程中对车辆的保护性强,车辆底盘和车辆车身都无损伤。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出入口智能引导装置,包含载车板,所述载车板上设有用于阻挡车辆前轮的车轮定位装置,该种智能引导装置还包含侧推装置,所述侧推装置包含固定架、滑动驱动装置和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且在所述滑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推出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架包含用于抵触推动车辆车轮侧面的抵触块,所述抵触块包含分别用于抵触车辆前轮后轮的前块和后块,所述侧推装置为两套,对称而设,两个所述滑动架向内滑出,所述载车板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车辆底盘高度的底盘检测装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载车板上设有用于承载车辆车轮的辅助滚筒,所述辅助滚筒包含前轮辅助装置和后轮辅助装置,所述后轮辅助装置在车辆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前轮辅助装置在车辆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辅助滚筒包含滚筒架和多个均匀间隔排列的滚筒单
体。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滑动驱动装置包含与所述固定架连接的滑动驱动电机、与所述滑动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的输出齿轮、安装在所述滑动架上且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的齿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固定架包含导轨,所述滑动架包含用于在所述导轨上滚动的滑动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导轨包含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板和在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板,所述滑动轮包含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导向板配合抵触滑动的竖向轮和横向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载车板上开设有留口,所述车轮定位装置还包含背座、驱动装置和与所述背座转动连接且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翻转的车轮挡板,所述车轮挡板安装于所述留口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含电机和传动总成,所述电机包含输出轮,所述传动总成包含与所述输出轮连接的链条、与所述链条连接的连接链轮和与所述连接链轮连接的旋转轴,所述车轮挡板连接多连杆装置,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多连杆装置驱动所述车轮挡板翻转。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多连杆装置包含连杆一和连杆二,所述旋转轴连接在连杆一上,所述连杆一和所述连杆二通过轴一连接,所述连杆二通过轴二与所述车轮挡板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车轮挡板包含主挡板和连接在所述主挡板背面的背板,所述背板上开设有转动孔和拉动孔,所述连杆二与所述拉动孔连接,背板轴穿过所述转动孔与所述背座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车轮挡板包含加强边板,所述加强边板延伸方向与所述主挡板垂直,两者之间依靠圆弧形的圆弧护板过渡连接。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还包含用于检测所述车轮挡板旋转角度的角度感应装置,所述角度感应装置包含位置传感器和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感应片,所述位置传感器数量为两个,安装在安装座板上,所述安装座板上设有圆弧形的调节槽。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底盘检测装置包含摆动总成和检测装置,所述摆动总成包含底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的转动装置和通过所述转动装置相对所述底板翻转的摆臂,所述摆臂包含与所述转动装置连接的主臂和两个与所述主臂连接的侧连臂,长轴与所述侧连臂连接,滚筒套设在所述长轴上,所述滚筒包含位于两个所述侧连臂之间的主筒和位于所述侧连臂外侧的侧扩展筒。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滚筒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长轴的径向直径。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摆臂上安装有用于与所述检测装置配合的感应件,所述感应件包含用于调节相对于所述摆臂伸出长度的调节部。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1、每个滑动架对车身的抵触均是发生在车轮处,故对汽车,尤其是汽车的车身结构不会有损坏。且每个滑动架都是对前轮后轮,即车身前后方向两个位置进行侧向抵触,最
终的车身角度矫正效果更理想。
23.2、辅助滚筒位于车轮停放处,增加车身移动时的顺畅度。
24.3、后轮辅助装置的滚筒单体的长度尺寸更长,使得车辆的车头或前车轮被驾驶员正确停放后,更能保证不同型号的车辆的后轮都能在后轮辅助装置上,增加设备的通用性。
25.4、每个滑动架的抵触部件为抵触块,其为金属材料,外表面包裹有软性材料,增加和车轮抵触的柔性。
26.5、滑动架的缩回动作的停止则依靠滑动检测装置来实现,增加设备的缩回精度。
27.6、导轨包含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板和高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板,横向轮和竖向轮分别与两者抵触,即增加了滑动架高度方向的支撑,也增加了推出的轨迹稳定。
28.7、车轮挡板可上翻阻挡可下翻持平,当持平时,不会阻挡车轮,车辆可以正常继续向前行驶。
29.8、若车辆底盘过低,底盘会触碰到底盘检测装置97,避免低底盘车辆驶入。
30.9、车轮挡板不仅能上下翻动,且翻动后能完全遮盖留口,使得整个载车板的表面齐整度好,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
31.10、整个驱动装置都可以隐藏进留口下方的区域内,不会对车辆有任何干涉。
32.11、在翻转半径小的位置设置转动中心背板轴,在翻转半径大的位置设置受力点轴二,受力稳定,车轮挡板的翻转顺畅度高。
33.12、背座做了小尺寸设计,其下方设置有用于加固和垫高的垫管。一方面,增加了对背座的支撑力度,另一方面,车轮挡板的翻转过程中的受力在小力臂小尺寸的背座上,不容易对背座造成变形,提升了车轮挡板的转动稳定性。
34.13、主挡板的端部向后延伸有加强边板,其作用为进一步增加车轮挡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35.14、圆弧护板的存在,使得在触碰的过程中,车辆轮胎碰到车轮挡板时不易损伤。
36.15、一方面,由于侧扩展筒的存在,使得与车辆底盘触碰的宽度距离得以增加,降低错检漏检的风险。另一方面,车辆底盘是与滚筒碰触,滚筒的圆形形状和自转会使得该抵触较为柔性,对车辆底盘具备一定的保护作用。
37.16、滚筒为分段式设计,包含多个相互独立的短筒体。分段式设计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同轴度要求带来的容错率低,便于装配,
38.17、此外,分段式设计还使得滚筒的旋转更为顺畅便利。
39.18、滚筒的轴孔的开孔孔径大于长轴的径向直径,这样的设置能避免两个金属材料在转动过程中发生的磨损和噪音。
40.19、感应件可调节伸出长度,从而调整摆臂的起始角度来适应不同检测高度。
41.附图说明:
42.图1是实施例1中的示意图;
43.图2是侧推装置的示意图;
44.图3是图2的a处的细节放大图;
45.图4是图2的b处的细节放大图;
46.图5是滚筒架和滚筒单体的示意图;
47.图6是车轮定位装置的示意图;
48.图7是车轮挡板和驱动装置连接后的示意图;
49.图8是多连杆装置和车轮挡板的连接示意图;
50.图9是角度感应装置的示意图。
51.图10是底盘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52.图11是图10的隐藏外罩后的示意图;
53.图12是摆臂和滚筒的示意图;
54.图13是转动装置的示意图;
55.图14是车辆进入载车板还未被矫正时的示意图;
56.图15是车辆被矫正后的示意图。
57.图中:
58.1、外罩,11、主罩,12、外扩罩,13、摆动槽,2、摆动总成,21、底板,22、转动装置,221、翻板,222、转轴,223、扭簧,23、感应件,24、长轴,25、滚筒,251、主筒,252、侧扩展筒,26、摆臂,261、主臂,262、侧连臂,263、连轴孔,3、检测装置,4、驱动装置,41、电机,411、输出轮,42、传动总成,421、链条,422、连接链轮,423、旋转轴,424、多连杆装置,4241、连杆一,4242、连杆二,4243、轴一,4244、轴二,5、车轮挡板,51、主挡板,52、圆弧护板,53、加强边板,55、背板,551、转动孔,552、拉动孔,6、角度感应装置,61、安装座板,62、调节槽,63、位置传感器,64、感应片,7、侧推装置,71、固定架,711、导轨,7111、支撑板,7112、导向板,712、导向斜口,72、滑动架,721、抵触块,7211、前块,7212、后块,722、横向轮,723、竖向轮,73、滑动驱动装置,731、滑动驱动电机,732、输出齿轮,733、齿条,734、调节块,7341、高度调节槽, 74、滑动检测装置,741、触碰轮,91、载车板,92、留口,93、背座,94、垫管,95、背板轴,96、辅助滚筒,961、前轮辅助装置,962、后轮辅助装置,963、滚筒架,964、滚筒单体,97、底盘检测装置,98、车轮定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5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6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61.实施例1,一种车辆位置矫正装置,如图1所示,包含载车板91,驾驶员驾驶车辆开上载车板91。驾驶员在将车辆开进载车板91的过程中,车辆底部会先触碰到底盘检测装置97。这个部件的作用是用来检测车辆的底盘高度。若车辆底盘过低,底盘会触碰到底盘检测装置97,底盘检测装置97就可以通过警示灯闪烁、报警笛鸣叫等常规方式提醒使用者,避免低底盘车辆驶入。而正常车辆驶入车库后,轮胎被图1的车轮定位装置98所抵触,起到整个车辆的定位作用。抵触主要依靠车轮挡板5,在本案中,车轮挡板5可上翻阻挡可下翻持平,当持平时,不会阻挡车轮,车辆可以正常继续向前行驶。
62.具体的,如图6和图7所示,包含载车板91,车辆进入车库时,就行驶在载车板91上。其上开设有留口92,在留口92的下方位置的空间,用于安装驱动装置4。这个空间还安装有背座93,该部件可看成为一个固定件,车轮挡板5与之转动连接,且在驱动装置4的驱动下上下翻动。
63.如图7和图8所示,动力来自于电机41,电机41运作时,输出轮411旋转。通过链条421和连接链轮422带动旋转轴423转动。旋转轴423通过一个多连杆装置424作为传动部件,带动车轮挡板5转动。多连杆装置424包含连杆一4241和连杆二4242。旋转轴423连接在连杆一4241上,连杆一4241和连杆二4242通过轴一4243连接,连杆二4242和车轮挡板5通过轴二4244连接。车轮挡板5包含主挡板51,其背面设有背板55。背板55作为一个连接部件,其上方下方分别开设有拉动孔552和转动孔551,轴二4244通过拉动孔552,背板轴95通过转动孔551和背座93连接。
64.通过这样的传动结构传动,使得车轮挡板5不仅能上下翻动,且翻动后能完全遮盖留口92,使得整个载车板91的表面齐整度好,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并且,整个驱动装置4都可以隐藏进留口92下方的区域内,不会对车辆有任何干涉。在翻转半径小的位置设置转动中心背板轴95,在翻转半径大的位置设置受力点轴二4242,受力稳定,车轮挡板5的翻转顺畅度高。
65.在本案中,为了进一步提升车轮挡板5的转动稳定性,背座93做了小尺寸设计,其下方设置有用于加固和垫高的垫管94。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增加了对背座93的支撑力度,另一方面,车轮挡板5的翻转过程中的受力在小力臂小尺寸的背座93上,不容易对背座93造成变形,提升了车轮挡板5的转动稳定性。
66.如图7所示,主挡板51的端部向后延伸有加强边板53,其作用为进一步增加车轮挡板5的整体结构强度。而两者之间依靠圆弧形的圆弧护板52过渡连接,使得在触碰的过程中,车辆轮胎碰到车轮挡板5时不易损伤。
67.而底盘检测装置97布置在车库入口附近,其包含摆动总成2。如图6和图8所示,包含底板21,其可通过常见的固定件之间安装在地面,也可安装在载车板91上,视为一个不动件。在底板21上表面安装有转动装置22。转动装置22可采用合页结构,其包含转轴222,与转轴222连接的翻板221,翻板221上表面与摆臂26连接,使得摆臂26能以转轴222为轴进行翻转。转轴222外圈套设有扭簧223,使得摆臂26的转动和复位存在弹力缓冲。转动装置22数量用户可以自行调整,本案中为两个,安装在底板21的长度方向上,即长轴24的轴向方向上。
68.如图7所示,摆臂26包含两部分,分别是主臂261和与之连接的侧连臂262,在本实施例中,两者垂直连接。两个侧连臂262上开设有连轴孔263,长轴24穿过连轴孔263。
69.滚筒25穿过长轴24,在本实施例中,滚筒25为分段式设计,包含多个相互独立的短筒体。分段式设计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同轴度要求带来的容错率低,便于装配,此外,分段式设计还使得滚筒25的旋转更为顺畅便利。
70.在本案中,滚筒25包含两个区域,如图7所示,分别是在两个侧连臂262之间的主筒251和侧连臂262外侧区域的侧扩展筒252。
71.当车辆经过,车辆底盘若过低,会与滚筒25触碰,带动摆臂26转动。该转动过程被安装在底板21上的检测装置3所检测到,从而触发信号。
72.在本案中,一方面,由于侧扩展筒的存在,使得与车辆底盘触碰的宽度距离得以增加,降低错检漏检的风险。另一方面,车辆底盘是与滚筒25碰触,滚筒25的圆形形状和自转会使得该抵触较为柔性,对车辆底盘具备一定的保护作用。
73.在本实施例中,滚筒25的轴孔的开孔孔径大于长轴24的径向直径,这就使得滚筒25较为宽松地套设在长轴24上。当汽车底盘碰触滚筒25的时候,滚筒25相对于长轴24发生
自转。长轴24可与摆臂26固定连接,即,滚动过程中,滚筒25转动,长轴24不转动。由于长轴24和摆臂26往往均是金属材料,而滚筒25是软性材料,这样的设置能避免两个金属材料在转动过程中发生的磨损和噪音。
74.如图12和图13所示,检测装置3安装在底板21上。而感应件23安装在主臂261上,与检测装置3配合。检测装置3可以为接触式也可以为光电式,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接触式的行程开关,检测效果更为稳定和精确。感应件23可调节伸出长度,从而调整摆臂26的起始角度来适应不同检测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感应件23可以为螺栓,通过与摆臂26的螺纹连接来达到伸出长度的调节。
75.此时,车辆还没有进入正式的姿态矫正,如图14所示。
76.如图1和图2所示,载车板91上设有辅助滚筒96,其包含前轮辅助装置和后轮辅助装置962。这两套辅助装置的结构相同,如图5所示,均包含滚筒架963和多个与之连接的滚筒单体964。滚筒单体964相互平行,轴向方向与车辆的车身长度方向一致。滚筒架963连接在载车板91上。当车辆驻车时,前后轮分别位于前轮辅助装置和后轮辅助装置962上。后轮辅助装置962的滚筒单体964的长度尺寸更长,这是由于每个车的轴距不同,后轮所对应的滚筒单体964做加长处理,使得车辆的车头或前车轮被驾驶员正确停放后,更能保证不同型号的车辆的后轮都能在后轮辅助装置962上,增加设备的通用性。
77.在载车板91的侧端设有侧推装置7,用于在车辆的宽度方向移动,与车辆的车轮抵触,从而推动车辆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侧推装置7有两套,分别位于车辆的左右两侧,结构相同,对称设置。两套侧推装置7向内推出,从而给车辆一个居中的抵触作用,从而调整车辆的位置和角度姿势。由于侧推装置7对车辆的抵触位置是前后轮胎的侧面,故对车身本身不会造成任何损坏。
78.诚如上文所述,两套侧推装置7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侧推装置7包含固定架71和滑动架72两个框架部件。后者与前者滑动连接,且在滑动驱动装置73的驱动下滑出。每个滑动架72的抵触部件为抵触块721,其为金属材料,外表面包裹有软性材料,增加和车轮抵触的柔性。抵触块721包含分别与前轮和后轮抵触的前块7211和后块7212,同样由于对不同轴距车辆通用性的考虑,后块7212在前后长度上的尺寸都大于前块7211。
79.由于每个滑动架72对车身的抵触均是发生在车轮处,故对汽车,尤其是汽车的车身结构不会有损坏。且每个滑动架72都是对前轮后轮,即车身前后方向两个位置进行侧向抵触,最终的车身角度矫正效果更理想。
80.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固定架71上安装有滑动驱动电机731,其输出轴上安装有输出齿轮732。滑动架72上安装有与之配合的齿条733。滑动驱动电机731运作后,滑动架72就会相对固定架71移动,根据电机的正转反转、功率控制,就能实现滑动架对车辆的靠近远离和速度调整。
81.齿条733连接调节块734,其上开设有高度方向眼神的高度调节槽7341,用户通过诸如螺栓之类的常见固定件将固定架71和高度调节槽7341的不同高度位置连接,起到调节齿条733和输出齿轮732这两个部件相对高度的作用。
82.滑动架72的伸出动作的停止可依靠多种技术方案来实现,例如位置传感器,或者操作人员目测,或者依靠伺服电机的电流值(夹紧物件后无法继续移动,伺服电机的电流会升高)等多种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案不做限制。而滑动架72的缩回动作的停止则依靠滑动检
测装置74来实现。其可以为微动开关,包含触碰轮741,当滑动架72回缩,碰到触碰轮741后,触发停止信号,滑动驱动电机731关停。
83.至此,车辆姿态矫正完成,完成后如图15所示。
84.如图3所示,在固定架71上设有导轨711,而在滑动架72上设有与之匹配的滑轮,从而增加滑动过程的导向性和稳定性,从而增加对车身姿势矫正过程的有效。具体的,导轨711包含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板7111和高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板7112,横向轮722和竖向轮723分别与两者抵触,即增加了滑动架72高度方向的支撑,也增加了推出的轨迹稳定。
85.如图2所示,在固定架71上,靠近车辆进车位的入口方向,包含倾斜设置的导向斜口712,便于车辆进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