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20858发布日期:2023-07-07 18:02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的,涉及一种装配式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在对柱体与柱体之间进行连接时,采用的方式大多都是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进行水泥浇灌连接,两个连接方式比较麻烦,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高一种一种装配式连接结构,通过连接组件、两个半环卡罩、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的配合使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解决现有两个柱体的连接方式较为繁琐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装配式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外壁和第二柱体的外壁分别套接有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且第一柱体的顶部外壁和第二柱体的底部外壁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定位孔,且卡槽的两侧内壁顶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定位孔连通,两个所述卡槽的内壁卡接有同一个连接组件,且第一连接盘的顶部外壁固定有四个呈矩形状分布的连接螺杆,四个所述连接螺杆的顶端均贯穿第二连接盘螺接有螺帽。

4、通过上述方案,转动扭块驱动双向丝杠与两个滑动块形成转动配合,从而让四个定位螺杆分别与四个定位孔形成插接配合,然后将定位螺纹杆露出的部分螺上定位螺帽即可完成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固定工作,然后将两个半环卡罩的嵌块与两个嵌槽嵌接在一起,然后两个半环卡罩卡合在一起,并通过搭扣锁将两个半环卡罩卡接在一起,从而完成整个装配工作。

5、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矩形箱,且矩形箱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双向丝杠,双向丝杠的外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动块,且矩形箱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固定有卡箱,矩形箱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开设有滑口,且滑口贯穿卡箱底部内壁。

6、通过上述方案,滑动块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分别与矩形箱内壁形成滑动配合,避免滑动块随着双向丝杠一同转动。

7、优选的,两个所述滑口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l形连接板,且l形连接板的底端与滑动块固定连接,l形连接板的顶端固定有安置板,且卡箱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圆口,圆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定位螺纹杆,且定位螺纹杆的一端与安置板固定连接。

8、通过上述方案,l形连接板可进一步让滑动块在运行过程中更为稳定。

9、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杠的一端贯穿矩形箱固定有扭块,且卡箱与卡槽形成卡接配合,定位螺纹杆与滑槽的内壁形成滑动配合,且定位螺纹杆与定位孔形成插接配合,定位螺纹杆的一端螺接有定位螺帽。

10、通过上述方案,定位螺纹杆进一步避免连接组件与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分离或发生晃动。

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盘的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嵌槽,且两个嵌槽的内壁均嵌接有嵌块。

12、通过上述方案,有助于让两个半环卡罩更为稳定的固定于第一连接盘上。

13、优选的,两个所述嵌块的一端均固定有半环卡罩,且两个半环卡罩的顶端通过搭扣锁固定连接。

14、通过上述方案,可对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和连接组件进行保护。

15、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均位于两个半环卡罩之间,且半环卡罩与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形成卡接配合。

16、通过上述方案,第一连接盘上四个连接螺杆配合螺帽和第二连接盘增加了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连接性。

17、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位于四个连接螺杆之间,且两个半环卡罩的顶端均与第二柱体形成卡接配合。

18、通过上述方案,进一步增加整体稳定性。

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0、工作原理:将两个卡箱分别与两个卡槽形成卡接配合,四个定位螺纹杆与四个滑槽形成滑动配合,然后让四个定位螺纹杆分别嵌入到四个定位孔内,然后通过四个连接螺杆配合螺帽,将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连接在一起,然后转动扭块驱动双向丝杠与两个滑动块形成转动配合,从而让四个定位螺杆分别与四个定位孔形成插接配合,然后将定位螺纹杆露出的部分螺上定位螺帽即可完成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固定工作,然后将两个半环卡罩的嵌块与两个嵌槽嵌接在一起,然后两个半环卡罩卡合在一起,并通过搭扣锁将两个半环卡罩卡接在一起,从而完成整个装配工作。

21、1、本装配式连接结构,将连接组件与两个卡槽卡接在一起,四个连接螺杆通过螺栓将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固定在一起,然后转动扭块让四个定位螺纹杆分别从四个定位孔伸出,然后通过定位螺帽将定位螺纹杆螺接在一起,即可完成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连接在一起,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22、2、本装配式连接结构,两个半环卡罩通过搭扣锁连接在一起,可对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和连接组件遮盖住,从而可有效提升连接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柱体(1)和第二柱体(2),所述第一柱体(1)的外壁和第二柱体(2)的外壁分别套接有第一连接盘(5)和第二连接盘(6),且第一柱体(1)的顶部外壁和第二柱体(2)的底部外壁均开设有卡槽(3),所述卡槽(3)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定位孔(4),且卡槽(3)的两侧内壁顶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定位孔(4)连通,两个所述卡槽(3)的内壁卡接有同一个连接组件,且第一连接盘(5)的顶部外壁固定有四个呈矩形状分布的连接螺杆(7),四个所述连接螺杆(7)的顶端均贯穿第二连接盘(6)螺接有螺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矩形箱(8),且矩形箱(8)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双向丝杠(9),双向丝杠(9)的外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动块(10),且矩形箱(8)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固定有卡箱(16),矩形箱(8)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开设有滑口(11),且滑口(11)贯穿卡箱(16)底部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口(11)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l形连接板(12),且l形连接板(12)的底端与滑动块(10)固定连接,l形连接板(12)的顶端固定有安置板(13),且卡箱(16)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圆口,圆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定位螺纹杆(14),且定位螺纹杆(14)的一端与安置板(1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杠(9)的一端贯穿矩形箱(8)固定有扭块(15),且卡箱(16)与卡槽(3)形成卡接配合,定位螺纹杆(14)与滑槽的内壁形成滑动配合,且定位螺纹杆(14)与定位孔(4)形成插接配合,定位螺纹杆(14)的一端螺接有定位螺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盘(5)的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嵌槽(18),且两个嵌槽(18)的内壁均嵌接有嵌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嵌块的一端均固定有半环卡罩(17),且两个半环卡罩(17)的顶端通过搭扣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盘(5)和第二连接盘(6)均位于两个半环卡罩(17)之间,且半环卡罩(17)与第一连接盘(5)和第二连接盘(6)形成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位于四个连接螺杆(7)之间,且两个半环卡罩(17)的顶端均与第二柱体(2)形成卡接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装配式连接结构,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现有两个柱体的连接方式较为繁琐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外壁和第二柱体的外壁分别套接有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且第一柱体的顶部外壁和第二柱体的底部外壁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定位孔,且卡槽的两侧内壁顶部均开设有滑槽。本技术将连接组件与两个卡槽卡接在一起,四个连接螺杆通过螺栓将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固定在一起,然后转动扭块让四个定位螺纹杆分别从四个定位孔伸出,然后通过定位螺帽将定位螺纹杆螺接在一起,即可完成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连接在一起,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黄友青,黄有足,黄妹仔,黄友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文泓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