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穿斗内凹槽木梁柱节点结构

文档序号:35507239发布日期:2023-09-20 18:1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穿斗内凹槽木梁柱节点结构

本技术涉及木结构连接,具体涉及一种仿穿斗内凹槽木梁柱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1、木结构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结构类型,主要存在于各种民居中,木结构建筑具有空间分隔灵活、抗震性能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中被广泛使用。榫卯作为一种传统的木结构建筑节点连接方式,它的结构特点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连接,利用木料之间的相互契合,承载与传导压力,以简化梁柱连接的构造;利用榫卯嵌合作用可以使木结构在承受水平外力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外力传来的能量,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是,榫卯需要对木料进行加工,其加工过程不仅需要多人工进行且浪费木料降低其利用率,同时还会破坏木构件的整体性,削弱木构件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斗内凹槽木梁柱节点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1.一种仿穿斗内凹槽木梁柱节点结构,包括木柱和仿穿枋梁,所述木柱与所述仿穿枋梁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钢板,所述第一连接件嵌入木柱内,且所述仿穿枋梁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4、2.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木柱为方柱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为双翼(槽型)钢板或单翼(t型)钢板;当所述木柱为圆柱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单翼(t型)钢板。

5、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木柱表面所述仿穿枋梁对应位置处,开下陷的与所述仿穿枋梁截面尺寸相同的凹槽,所述凹槽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腹板长度相同,所述凹槽宽度与所述仿穿枋梁端部宽度相同,所述凹槽深度2-4cm,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以沉入所述凹槽内,所述仿穿枋梁可以嵌入所述凹槽内。

6、4.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将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腹板与所述凹槽通过螺钉和结构胶连接,将木柱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7、5.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木柱为方柱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为双翼(槽型)钢板或单翼(t型)钢板。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双翼(槽型)钢板时,所述仿穿枋梁端部对应嵌入所述凹槽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翼缘处上应设有第二开槽与第三开槽,所述第二开槽与所述第三开槽的长度、宽度、深度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翼缘尺寸相同,通过螺钉贯穿所述第二开槽、所述第三开槽、所述仿穿枋梁及所述第一连接件,并在所述仿穿枋梁的端部涂结构胶,将仿穿枋梁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单翼(t型)钢板时,所述仿穿枋梁端部对应嵌入所述凹槽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翼缘处上应设有第四开槽,所述第四开槽的长度、宽度、深度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翼缘尺寸相同,通过螺钉贯穿所述第四开槽、所述仿穿枋梁及所述第一连接件,并在所述仿穿枋梁的端部涂结构胶,将仿穿枋梁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8、6.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木柱为圆柱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单翼(t型)钢板,所述仿穿枋梁端部对应嵌入所述凹槽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翼缘处上应设有第四开槽,所述第四开槽的长度、宽度、深度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翼缘尺寸相同,通过螺钉贯穿所述第四开槽、所述仿穿枋梁及所述第一连接件,并在所述仿穿枋梁的端部涂结构胶,将仿穿枋梁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穿仿木梁在保持传统木框架外观的前提下,避免在木柱上形成贯通的洞口,提高了木框架的抗震性能;

11、2、穿仿木梁在木柱上有一定的嵌入,木梁的剪力可以有效的传递到木柱上;

12、3、木梁与钢板的胶合进一步提高了木梁端部的抗弯和抗剪能力;

13、施工方便,降低了队熟练木工的依赖,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前提下,缩短工期,降低造价。



技术特征:

1.一种仿穿斗内凹槽木梁柱节点结构,包括木柱(1)和仿穿枋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柱(1)的侧面设有所述仿穿枋梁(2),所述木柱(1)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仿穿枋梁(2)截面尺寸相同的凹槽(101),所述凹槽(101)长度与第一连接件(3)长度相同,所述凹槽(101)宽度与所述仿穿枋梁(2)端部宽度相同,所述凹槽(101)深度1-4cm,所述仿穿枋梁(2)嵌入所述凹槽(1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穿斗内凹槽木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柱(1)与所述仿穿枋梁(2)通过第一连接件(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钢板,所述第一连接件(3)嵌入木柱(1)内,且所述仿穿枋梁(2)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穿斗内凹槽木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柱(1)可为方柱或者圆柱,所述第一连接件(3)可为双翼槽型钢板或单翼t型钢板,当所述木柱(1)为圆柱时,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单翼t型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穿斗内凹槽木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腹板与所述凹槽(101)通过螺钉和结构胶连接,所述木柱(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穿斗内凹槽木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柱(1)为方柱时,所述第一连接件(3)可为双翼槽型钢板或单翼t型钢板,当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双翼槽型钢板时,所述仿穿枋梁(2)端部对应嵌入所述凹槽(101)内,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翼缘处上设有第二开槽(201)和第三开槽(202),所述第二开槽(201)与所述第三开槽(202)的长度、宽度、深度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翼缘尺寸相同,且通过螺钉贯穿所述第二开槽(201),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单翼t型钢板时,所述仿穿枋梁(2)端部对应嵌入所述凹槽(101)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翼缘处上应设有第四开槽(203),所述第四开槽(203)的长度、宽度、深度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翼缘尺寸相同,通过螺钉贯穿所述第四开槽(203)、所述仿穿枋梁(2)及所述第一连接件(3),并在所述仿穿枋梁(2)的端部涂结构胶,将仿穿枋梁(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穿斗内凹槽木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木柱(1)为圆柱时,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单翼t型钢板,所述仿穿枋梁(2)端部对应嵌入所述凹槽(101)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翼缘处上应设有第四开槽(203),所述第四开槽(203)的长度、宽度、深度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翼缘尺寸相同,通过螺钉贯穿所述第四开槽(203)、所述仿穿枋梁(2)及所述第一连接件(3),并在所述仿穿枋梁(2)的端部涂结构胶,将仿穿枋梁(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穿斗内凹槽木梁柱节点结构,包括木柱和仿穿枋梁,所述木柱的侧面设有所述仿穿枋梁,所述木柱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仿穿枋梁截面尺寸相同的凹槽,所述凹槽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长度相同,所述凹槽宽度与所述仿穿枋梁端部宽度相同,所述凹槽深度1‑4cm,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以沉入所述凹槽内,所述仿穿枋梁嵌入所述凹槽内,可以在保持中国传统木结构穿斗节点外形特征的前提下,提高梁柱节点的可靠性,降低对熟练木工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柏文峰,张诗苑,戴珊,窦玲,荣春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11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