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排烟气道的预埋接口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2343发布日期:2023-03-01 01:2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排烟气道的预埋接口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烟气道拼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排烟气道的预埋接口件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排烟气道是一种用来排除厨房烟气或卫生间废气的竖向管道制品。现有建筑物中的排烟气道多使用四面侧板组装成一个竖向管道,管道大多呈矩形,烟气排入管道中后再从管道中向上排出。
3.安装时,首先将排烟气道竖向贴放在墙壁边,随后将两节相邻的排烟气道首尾竖向对齐,并在二者连接处放置钢筋以承托在楼板上完成临时固定,最后向其中填补混凝土以完成最终的固定。
4.实践中常规的混凝土排烟气道的端面凹凸不平,当两节排烟气道竖向对齐拼接时,其拼接面势必产生较多的缝隙,进而导致后续用户使用时发生漏烟;为加强排烟气道的密封性能,现有技术中在竖向拼接上述两节排烟气道时可在拼接前/后对该拼接面填补混凝土或涂抹砂浆以将相邻两节排烟气道密封;但采用上述密封方式,由于排烟气道对接后其靠近墙壁的一侧无法进行填补,加之排烟气道对接过程中容易松动以及错位,进而使填补后的混凝土脱落或移位并产生新的缝隙,导致现有排烟气道安装完成后其整体气密性仍然较差,仍存在漏气串烟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排烟气道的预埋接口件,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排烟气道拼接后气密性较差的问题。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装配式排烟气道的预埋接口件,其包括:均成框状的外板以及内板,其中,
7.所述内板套设在所述外板内且二者同中心线,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内板以及所述外板间留有供排烟气道端部浇筑成型的容腔,所述内板的一端向内收口以形成第一定位部,所述外板的同一端先向外延伸再沿其中心线方向朝所述第一定位部弯折以形成第二定位部;
8.所述容腔内安装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与所述内板的外壁面以及所述外板的内壁面相贴合以密封所述容腔。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在利用制模机浇筑并制作排烟气道时,将内板以及外板放置在制模的一端上,使得工人在向制模机内部浇筑混凝土时,该混凝土流入至内板与外板间留有的容腔内,使得该内板以及外板作为预埋件以形成排烟气道的端部并与其一同参与后续安装;在安装排烟气道时,将排烟气道具有内板以及外板的一端朝上放置,随后向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之间填补粘结剂,并将另一排烟气道的底端沿第一定位部收口所形成的斜面快速插入至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之间,同时该排烟气道被该斜面定
位;此时,相邻两节排烟气道的端部完全淹没在上述粘结剂中。
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了在排烟气道端部加设与其一体成型的内板和外板,并利用内板收口的斜面快速对相邻排烟气道底端的定位,以减少排烟气道在安装时的松动错位,同时,通过在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间填补粘结剂,使得粘结剂流动并围住排烟气道的端部,由于此结构中填补的粘结剂始终位于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定位部内,位于其上方的排烟气道插入至上述填补的粘结剂中,即使排烟气道在安装时受其他外力影响松动或错位,上述粘结剂也不会掉落或脱离排烟气道以形成新的缝隙,使得排烟气道间的气密性得以提升,综上,利用本实用新型所制作而成的排烟气道在拼接后其气密性更好。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封堵板可拆卸的固接在所述内板和/或所述外板上。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例,还包括接口端模,所述接口端模位于排烟气道的另一端以封堵该端,所述接口端模的外圈边棱上固设有朝所述内板延伸的凸起。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还设有多个通气孔。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部沿其中心线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定位部沿其中心线的长度。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例,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内板远离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一端上,所述连接件包括多根钢筋,各所述钢筋的两端分别固设在所述内板的外壁面以及所述外板的内壁面上。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定位部相邻的两外壁面上分别固设有支耳,两个所述支耳分别位于所在壁面相远离的一端上。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封堵板的一端伸入所述容腔内,所述封堵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壁面贴合。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浇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4为安装有内板、外板以及接口端模的排烟气道的爆炸图。
22.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6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7为相邻两个排烟气道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图7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27.上述附图中:1、外板;2、内板;3、第一定位部;4、第二定位部;5、封堵板;6、接口端模;7、凸起;8、通气孔;9、钢筋;10、支耳;11、排烟气道;12、制模机;13、内模;14、灌浆通道;15、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9.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装配式排烟气道的预埋接口件,其包括:均成矩形框状的外板1以及内板2,其中,
30.内板2与外板1相对的板面相互平行,内板2套设在外板1内且二者同中心线,内板 2与外板1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内板2以及外板1间留有供排烟气道11端部浇筑成型的容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以及图3所示,连接件位于内板2以及外板1的左端,连接件包括多根钢筋9,各钢筋9的两端分别固设在内板2的外壁面以及外板1的内壁面上,此时向上述容腔内浇筑混凝土时即可将混凝土与上述钢筋9混合,以加强内板2以及外板1与排烟气道11的连接强度;内板2的右端向内收口以形成第一定位部3,外板1的右端先向外延伸再沿其中心线方向朝第一定位部3向右弯折以形成第二定位部4,使得第一定位部3以及第二定位部4之间留有可容纳混凝土的密封腔;
31.如图3以及图5所示,容腔内安装有封堵板5,该封堵板5也为矩形框状,封堵板5 与内板2的外壁面以及外板1的内壁面相贴合以密封容腔;使用时可在制模机12上的一端活动连接支杆,随后通过将该支杆抵接在封堵板5背离排烟气道11的端面上以防止该封堵板5受混凝土挤压滑动;当然,也可以通过螺栓将该该支杆可拆卸的固定在内板2和 /或外板1上。
32.采用上述方案:
33.在利用制模机12浇筑并制作排烟气道11时,将内板2以及外板1放置在制模的一端上,使得工人在向制模机12内部浇筑混凝土时,该混凝土流入至内板2与外板1间留有的容腔内,使得该内板2以及外板1作为预埋件以形成排烟气道11的端部并与其一同参与后续安装;在安装排烟气道11时,将排烟气道11具有内板2以及外板1的一端朝上放置,随后向第一定位部3以及第二定位部4之间填补粘结剂,粘结剂常用混凝土,并将另一排烟气道11的底端沿第一定位部3收口所形成的斜面快速插入至第一定位部3以及第二定位部4之间,同时该排烟气道11被该斜面以及内板2定位;此时相邻两节排烟气道11的端部完全淹没在混凝土中;应当理解的是,该内板2以及外板1可在制作时预埋至排烟气道 11内,同时也可单独制作而成,并在拼接烟道11之前临时固定安装在排烟气道11的端部。
34.通过采用了在排烟气道11端部加设与其一体成型的内板2和外板1,并利用内板2收口的斜面快速对相邻排烟气道11底端的定位,以减少排烟气道11在安装时的松动错位,同时,通过在第一定位部3以及第二定位部4间填补混凝土,使得混凝土流动并围住排烟气道11的端部,由于此结构中填补的混凝土始终位于第一定位部3以及第二定位部4内,位于其上方的排烟气道11插入至上述填补的混凝土中,即使排烟气道11在安装时受其他外力影响松动或错位,上述混凝土也不会掉落或脱离排烟气道11以形成新的缝隙,使得排烟气道11间的气密性得以提升,综上,利用本实用新型所制作而成的排烟气道11在拼接后其气密性更好;同时,由于使用时第一定位部3可将相邻的排烟气道1临时固定,其拼装时无需额外设置钢筋结构以将相邻连接排烟气道1承托在楼层板上,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35.进一步的,为方便工人将上下两节排烟气道11对齐拼接,延长第一定位部3使得第一定位部3沿其中心线的长度长于第二定位部4沿其中心线的长度,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加长第一定位部3,使得工人能更快速的将上方排烟气道11下放至第一定位部3的斜面上并下滑定位。
3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例,如图3所示,封堵板5的左端伸入容腔内,封堵板5的右端与第一定位部3的壁面贴合并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这种结构中,当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即可卸下螺栓,随后向右滑动取出该封堵板5以便重复使用。
37.进一步的,如图1、图2以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接口端模6,接口端模6 呈矩形框状,接口端模6位于排烟气道11的左端端以封堵该端,接口端模6的外圈边棱上固设有朝内板2延伸的凸起7,该凸起7可呈环状,也可为均布在接口端模6端面上的多个矩形凸块,使用时,将接口端模6套设在制模机12的内模13上,并通过螺栓固定(应当理解的是,其常规的固定方式具有多种,例如也可通过制模机12上固设支杆或安装活塞杆以抵接固定),随后向制模机12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排烟气道11,此时,该排烟气道11的一端受上述凸起7影响凹陷形成灌浆通道14,参考如图8以及图9所示,两节排烟气道11对接完成后,该混凝土即可通过上述灌浆通道14在内板2与外板1之间形成的容腔以及第一定位部3以及第二定位部4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流动,以增强该混凝土的流动密封性。
3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例,如图8所示,为减小第一定位部3对本排烟气道 11排烟性能的影响,第一定位部3上还设有多个竖向的通气孔8(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不加通气孔8,本排烟气道11虽设有向内收口的第一定位部3,但其实际也能满足正常排放厨房烟气的功能,此实施例的目的仅在于进一步强化本排气排烟气道11的排烟性能)。
3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例,如图4以及图7所示,为加强本排气排烟气道11 与墙壁的连接强度(实际安装时的墙壁面靠近图7中排气排烟气道11右边的两侧面),第二定位部4相邻的两外壁面上分别固设有呈水平的支耳10,两个支耳10分别位于所在壁面相远离的一端上;在完成排烟气道11的拼装后,需要再次涂抹混凝土以将该排烟气道 11与墙壁连接在一起,此时,该支耳10即可插入至上述混凝土中,使得排气排烟气道11 的稳定性得以提升。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在利用制模机12浇筑并制作排烟气道11时,将内板2以及外板1通过螺栓或其他固设制模机上的挡片安装在该制模机的一端上,将接口端模6放置于制模机12的另一端,并滑动插入封堵板5以密封内板2与外板1间的容腔,随后工人在向制模机12内部浇筑混凝土时,该混凝土即可流入至内板2与外板1间留有的容腔内,使得该内板2以及外板1作为预埋件以形成排烟气道11的端部并与其一同参与后续安装,待排烟气道11浇筑成型后即可取走上述封堵板5以便重复使用;在安装排烟气道11 时,将排烟气道11具有内板2以及外板1的一端朝上放置,随后向第一定位部3以及第二定位部4之间填补混凝土,将另一排烟气道11的底端沿第一定位部3收口所形成的斜面快速插入至第一定位部3以及第二定位部4之间,同时该排烟气道11被该斜面以及内板2 定位;此时相邻两节排烟气道11的端部完全淹没在混凝土中。
4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