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肋全玻悬挑雨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2181发布日期:2023-03-04 00:3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肋全玻悬挑雨篷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加肋全玻悬挑雨篷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建筑门厅入口位置处设置雨篷结构,不仅能够实现遮挡雨水、保护外门免受雨水侵害等问题,更是为建筑外装饰提供了设计亮点,例如在建筑门厅入口处设置的全玻雨篷结构,虽然具有美观及通透性好的特点,但是全玻结构的雨篷大多采用玻璃面板等结构,而玻璃多具有强度大、脆性高的特点,现有施工过程中多采用较为复杂的结构来保证玻璃面板的稳定性,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894526u公开了一种点式夹胶玻璃雨篷,其需要通过在钢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玻璃的支撑结构,这些支撑结构包括不锈钢底座、不锈钢爪件、不锈钢驳接头,玻璃与所述钢梁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有不锈钢底座、不锈钢爪件和不锈钢驳接头,不锈钢驳接头通过玻璃上的预开孔与玻璃机械式连接。
3.然而,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玻璃雨篷需要在玻璃面板上开设多处安装孔,多处安装孔虽然通过不锈钢驳接头连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降低了玻璃面板的整体强度,而且采用诸如不锈钢底座、不锈钢爪件、不锈钢驳接头并且在玻璃面板上开设安装孔,势必会造成玻璃雨篷施工工艺复杂度,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肋全玻悬挑雨篷结构,其通过合理设置的肋体结构,在保证全玻结构雨篷稳定性的同时,能够简化全玻结构雨篷的构造,降低玻璃面板多处打孔所带来的安装工艺的复杂程度,提高安装效率。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加肋全玻悬挑雨篷结构,包括固定于建筑结构主体上的埋件、玻璃面板,所述埋件上连接有钢板肋,钢板肋向远离建筑结构主体的方向延伸,且在钢板肋的内部设置有夹胶玻璃肋,夹胶玻璃肋的长度大于钢板肋的长度并接近所承托的玻璃面板的长度;所述夹胶玻璃肋与钢板肋的接触面、所述夹胶玻璃肋与玻璃面板的接触面之间均通过软接触结构连接,所述玻璃面板在靠近建筑结构主体的位置处通过盖板、定型螺栓与埋件连接,盖板位于玻璃面板的上方,且盖板与玻璃面板的接触面之间通过软接触结构连接。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技术中所述的软接触结构包括填充胶体、弹性垫块、定型胶条中的一种。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技术中所述的钢板肋通过封堵板、肋板构成容纳夹胶玻璃肋的u型结构板体,所述u型结构板体的尾端封堵并通过固定螺栓与埋件连接;所述u型结构板体在靠近建筑结构主体的位置处设置有钢板肋圆孔。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技术中所述的钢板肋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玻璃面板长
度的二分之一,所述钢板肋在玻璃面板的宽度方向上分布。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技术中所述的钢板肋在与埋件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横向加劲板,横向加劲板与钢板肋的肋板固定为一体且与肋板垂直设置。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技术中所述的夹胶玻璃肋位于钢板肋的u型结构板体内部,所述夹胶玻璃肋包括多块玻璃板,相邻玻璃板之间填充有胶体构成的软接触结构;所述夹胶玻璃肋在与钢板肋圆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玻璃肋圆孔,且玻璃肋圆孔通过肋体连接螺栓与钢板肋上对应的钢板肋圆孔连接,所述夹胶玻璃肋与对应的钢板肋。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技术中所述的玻璃面板为夹胶玻璃,且所述玻璃面板固定放置于短边方向四分之一处的两块夹胶玻璃肋上,所述玻璃面板与两块夹胶玻璃肋之间采用结构胶固定。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技术中所述的玻璃面板位于盖板的下方,且玻璃面板与盖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块构成的软接触结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加劲肋。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技术中所述的玻璃面板为多块,相邻玻璃面板的长边之间通过胶密封固定,所述玻璃面板与幕墙玻璃面板之间采用密封胶固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技术通过将玻璃面板固定在其短边方向四分之一处的两块夹胶玻璃肋上,能够避免在玻璃面板上的多处打孔,而且能够有效降低玻璃面板的变形,提高玻璃面板自身的稳定性。
17.2、本技术通过至少两块玻璃板夹胶形成夹胶玻璃肋,能够有效提高夹胶玻璃肋的安全性,即使夹胶玻璃肋的玻璃板发生碎裂,也能够保证夹胶玻璃肋的整体性,避免玻璃板的散落。
18.3、本技术通过盖板、定型螺栓将玻璃面板靠近建筑结构主体的一端固定于埋件上,能够与玻璃面板下方的夹胶玻璃肋、钢板肋形成双固定模式,进一步保证全玻悬挑雨篷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9.4、本技术中所采用的玻璃组件(包括玻璃面板、夹胶玻璃肋等)与钢板组件(包括埋件、钢板肋等)接触的位置处均采用胶条、垫块、打胶处理中的一种作为软接触结构,进而实现玻璃组件与钢板组件的软接触,使得玻璃组件的受力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加肋全玻悬挑雨篷结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22.图3是图1中i-i部分的剖面图。
23.图4是图1中ii-ii部分的剖面图。
24.图中:1、建筑结构主体;2、埋件;3、玻璃面板;4、夹胶玻璃肋;5、钢板肋;6、幕墙玻璃面板;7、肋体连接螺栓;8、横向加劲板;9、定型螺栓;10、盖板;11、加劲肋;12、封板;13、定型胶条;14、玻璃肋圆孔;15、钢板肋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在进行详细说明的段落中所涉及到的方位名词,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照附图所展示的视觉方位理解本技术所记载的技术方案。除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外,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6.参见图1至图4,一种加肋全玻悬挑雨篷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建筑结构主体1上的埋件2,所述埋件2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钢板肋5,所述钢板肋5向远离建筑结构主体1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钢板肋5的长度应当不小于所承载的玻璃面板3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钢板肋5为封板12及封板12两侧肋板构成的u型结构板体,u型结构板体的内部嵌入有夹胶玻璃肋4,所述夹胶玻璃肋4与u型结构板体的接触位置处填充有定型胶条13构成的软接触结构。
27.所述钢板肋5在靠近建筑结构主体1的位置处加工有钢板肋圆孔15,所述夹胶玻璃肋4在与钢板肋圆孔15对应的位置处加工有玻璃肋圆孔14,所述钢板肋圆孔15通过肋体连接螺栓7与玻璃肋圆孔14连接并固定。所述钢板肋5的两侧设置有横向加劲板8,横向加劲板8能够增强钢板肋5的侧向稳定性。
28.所述夹胶玻璃肋4的长度大于钢板肋5的长度,且夹胶玻璃肋4的长度与玻璃面板3的长度相近。所述夹胶玻璃肋4的顶面与玻璃面板3的底面接触,两者接触位置处采用结构胶固定,以结构胶为代表的填充胶体在上述位置处形成软接触结构。
29.所述夹胶玻璃肋4位于玻璃面板3短边的四分之一处,加肋全玻悬挑雨篷结构中相邻玻璃面板3的长边之间通过填充胶体密封固定。所述玻璃面板3为夹胶玻璃,且所述玻璃面板3在靠近建筑结构主体1位置处插入至盖板10的下方,并通过定型螺栓9与盖板10、埋件2连接。所述盖板10与玻璃面板3的接触面设置有橡胶垫块,橡胶垫块构成两者接触位置处的软接触结构。
30.所述盖板10固定于埋件2上,且在盖板10上还设置有加劲肋11,加劲肋11能够实现盖板10自身强度的提升,有助于保证盖板10对玻璃面板3的固定及自身结构的稳定性。若玻璃面板3与幕墙玻璃面板6连接,则玻璃面板3与幕墙玻璃面板6的连接位置处可通过填充胶体固定。
31.最后,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