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5906发布日期:2023-08-14 19:4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一般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在工厂成批成套地制造标准结构件,再将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

2、对于层数较高的装配式建筑,通常地基需要传统建筑一样采用桩基开挖、浇筑等工艺,甚至承重柱也需要采用传统的方式。非受力墙体可采用拼装方式安装,最后在对接处浇筑成一体,节省工期。对低层建筑,装配式建筑方式更加灵活,甚至省去了地基的浇筑的时间,可完全采用工厂预制件拼装的形式。

3、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具有更广的适用面,对于一些无地基的低层装配式建筑,为了提高重复利用度,需要时常可拆除并改变结构,例如展廊、展厅、观赏建筑等,传统的装配式建筑采用的是全拼装结构,需要将建筑全部拆散,再根据需求的设计,将有用的构建组合在一起,拆卸和拼装都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解决了传统装配式建筑改变布局工作量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包括多个单元框架,多个单元框架组成首尾相连得闭环结构,单元框架包括框体,框体两端各设有多个铰接耳座,相邻的单元框架之间铰接连接,框体两侧各设有外饰面板,框体另外两端设有端面法兰对接板,多个单元框架组成的闭环结构通过端面法兰对接板堆叠多层。

3、优选的方案中,包括铰接定位组件,铰接定位组件包括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第一铰接件设有第二插销部,第二铰接件设有第一插销部,第一插销部和第二插销部分别插接在相邻单元框架的框体内,第一铰接件设有外套结构,第二铰接件设有内套结构,外套结构和内套结构转动套接。

4、优选的方案中,铰接定位组件转轴中心设有推拉杆,推拉杆可沿着长度方向移动,推拉杆上套接有至少两个球型顶珠,第二铰接件的内套结构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缺口部和v型抵靠部,v型抵靠部一端与内套结构可形变连接,第一铰接件的外套结构内壁沿周向设有多个卡槽,推拉杆沿长度方向移动以使球型顶珠挤压v型抵靠部,v型抵靠部的自由端卡入卡槽内。

5、优选的方案中,框体下端设有锚定装置,锚定装置包括主锚钉和过渡套筒,过渡套筒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贯通孔,过渡套筒内设有可滑动的活动块,活动块一端设有多个可形变的副锚钉,副锚钉插入贯通孔内,活动块另一端与推拉杆连接。

6、优选的方案中,相邻的v型抵靠部在推拉杆的长度方向位置错开布置,球型顶珠并排布置至少三个,三个球型顶珠卡住两个相邻的v型抵靠部。

7、优选的方案中,球型顶珠与推拉杆螺纹连接。

8、优选的方案中,第二铰接件设有螺套,过渡套筒与螺套螺纹连接。

9、优选的方案中,主锚钉与过渡套筒螺纹连接,主锚钉设有止挡部,止挡部止挡活动块。

10、优选的方案中,推拉杆下端设有拉索连接耳钉,还设有拉索,拉索一端通过锚定部固定在地面,拉索另一端与拉索连接耳钉连接。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单元框架采用铰接结构,方便调整角度,可自由组合成需求形状,使用灵活;采用封闭框体的结构,首位衔接,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倾翻;采用铰接定位组件可方便的锁定单元框架之间的角度;每个单元框架自成一个整体,即使安装饰面板后,也不会影响多个框架布局结构调整;在框架交界处的底部安装锚定装置,通过建筑自身重力,将锚定装置压入土层,框架体被锁定于地面达到自稳定效果,防止被风掀翻或发生位移。



技术特征:

1.一种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其特征是:包括多个单元框架(1),多个单元框架(1)组成首尾相连得闭环结构,单元框架(1)包括框体(101),框体(101)两端各设有多个铰接耳座(103),相邻的单元框架(1)之间铰接连接,框体(101)两侧各设有外饰面板(102),框体(101)另外两端设有端面法兰对接板(104),多个单元框架(1)组成的闭环结构通过端面法兰对接板(104)堆叠多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其特征是:包括铰接定位组件(2),铰接定位组件(2)包括第一铰接件(202)和第二铰接件(203),第一铰接件(202)设有第二插销部(209),第二铰接件(203)设有第一插销部(208),第一插销部(208)和第二插销部(209)分别插接在相邻单元框架(1)的框体(101)内,第一铰接件(202)设有外套结构,第二铰接件(203)设有内套结构,外套结构和内套结构转动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其特征是:铰接定位组件(2)转轴中心设有推拉杆(201),推拉杆(201)可沿着长度方向移动,推拉杆(201)上套接有至少两个球型顶珠(207),第二铰接件(203)的内套结构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缺口部(204)和v型抵靠部(205),v型抵靠部(205)一端与内套结构可形变连接,第一铰接件(202)的外套结构内壁沿周向设有多个卡槽(206),推拉杆(201)沿长度方向移动以使球型顶珠(207)挤压v型抵靠部(205),v型抵靠部(205)的自由端卡入卡槽(20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其特征是:框体(101)下端设有锚定装置(3),锚定装置(3)包括主锚钉(301)和过渡套筒(302),过渡套筒(302)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贯通孔(303),过渡套筒(302)内设有可滑动的活动块(305),活动块(305)一端设有多个可形变的副锚钉(304),副锚钉(304)插入贯通孔(303)内,活动块(305)另一端与推拉杆(20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其特征是:相邻的v型抵靠部(205)在推拉杆(201)的长度方向位置错开布置,球型顶珠(207)并排布置至少三个,三个球型顶珠(207)卡住两个相邻的v型抵靠部(2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其特征是:球型顶珠(207)与推拉杆(201)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其特征是:第二铰接件(203)设有螺套(212),过渡套筒(302)与螺套(212)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其特征是:主锚钉(301)与过渡套筒(302)螺纹连接,主锚钉(301)设有止挡部(306),止挡部(306)止挡活动块(305)。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其特征是:推拉杆(201)下端设有拉索连接耳钉(213),还设有拉索(4),拉索(4)一端通过锚定部(401)固定在地面,拉索(4)另一端与拉索连接耳钉(213)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框架可变型装配式建筑,包括多个单元框架,多个单元框架组成首尾相连得闭环结构,单元框架包括框体,框体两端各设有多个铰接耳座,相邻的单元框架之间铰接连接,框体两侧各设有外饰面板,框体另外两端设有端面法兰对接板,多个单元框架组成的闭环结构通过端面法兰对接板堆叠多层,解决了传统装配式建筑改变布局工作量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江维,陈志雄,张文涛,江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亿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