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减少现浇清水混凝土墙体裂缝的滑动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50663发布日期:2023-06-28 01:2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减少现浇清水混凝土墙体裂缝的滑动连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应清水混凝土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减少现浇清水混凝土墙体裂缝的滑动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现浇装饰清水混凝土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革新,清水混凝土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在常规清水混凝土建筑中,清水混凝土既是结构材料也是装饰表达,在部分清水混凝土建筑设计中,清水混凝土外墙仅为装饰外墙,不参与主体结构受力,一般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采用预制分块方式现场二次安装成型。

2、随着清水混凝土建筑设计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理念越来越丰富,此类存在较多分缝的预制安装做法难以满足清水混凝土建筑设计效果的需求,因此衍生出将整体的清水混凝土外挂墙,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在现场二次支模,采用现浇的方式来成型;或在结构设计上,将结构与整体清水外挂墙分隔设计受力,使两者达到一体现浇施工成型的条件,以上两种做法受现浇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环境因素影响较多,清水混凝土的裂缝控制为重点把控对象。

3、现浇清水混凝土整体外挂墙做法中,其结构与构造分隔设计措施,受力计算较为复杂,也对施工环境及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同时主体结构受力传导对清水混凝土整体外挂墙影响极大,易导致其产生裂缝;由于清水整体外挂墙在现浇阶段时主体结构已完成,两者悬挂连接一般为钢性预埋件直连,此做法容易约束清水外墙混凝土的自收缩,导致出现裂缝,容易发生渗漏水隐患,影响清水混凝土建筑效果,缩短清水外墙装饰年限,二次维保难度大,成本高、且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4、而施工中为控制收缩裂缝,通常对现浇清水外挂墙设置变形缝进行断开,此分缝对清水混凝土建筑外观效果整体性存在较大影响。

5、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8650446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清水混凝土二层外挂墙与标准外挂墙连接节点构造,包括有现浇边梁、悬挑梁、二层外挂墙、预埋钢板、连接角钢、后浇混凝土层、标准外挂墙、密封构件;悬挑梁上挂接有l型二层外挂墙,二层外挂墙还包括有端部延伸出的预留钢筋和铺设在二层外挂墙与悬挑梁顶面之间的底浆层;悬挑梁在与二层外挂墙连接处设置有预埋钢板,预埋钢板上焊接有与二层外挂墙螺栓连接的连接角钢;二层外挂墙与现浇边梁之间的缝隙灌注修筑有后浇混凝土层,后浇混凝土层包裹住预留钢筋和该处连接角钢;二层外挂墙在与标准外挂墙连接处设置有预埋钢板,预埋钢板上焊接有与标准外挂墙螺栓连接的连接角钢;二层外挂墙与标准外挂墙之间的缝隙端部设置有密封构件。但该外挂墙连接节点构造的悬挂连接为钢性预埋件直连,此做法容易约束清水外墙混凝土的自收缩,导致出现裂缝,容易发生渗漏水隐患,影响清水混凝土建筑效果,缩短清水外墙装饰年限,二次维保难度大,成本高、且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6、又例如公布号为cn 113833220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预制清水混凝土外墙挂板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含楼外墙挂板、上连接板、牛腿连接件以及可调螺栓,外墙挂板顶部处楼板连接有板顶手拉葫芦,外墙挂板中部可拆卸连接有板中手拉葫芦,下方楼板顶面上还可拆卸连接有千斤顶。该发明通过在外墙挂板设置吊装孔、暗埋锚具和专用吊具,利于在外挂墙板吊装时,实现便捷安装和吊运,且暗埋锚具以及内螺纹套筒的设置,利于整体受力和便捷拆卸;通过板中手拉葫芦、千斤顶和板顶手拉葫芦的综合应用,利于在吊运过程中对外墙挂板进行精确定位调整,其中板顶手拉葫芦可对垂向,板中手拉葫芦和千斤顶可对水平向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利于外墙挂板的安装的质量。但该施工方法中采用预制分块方式现场二次安装成型,施工工艺及环境因素影响较多;而且对接板上仅开有竖向开孔,只能进行竖向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以减少现浇清水混凝土墙体裂缝的滑动连接方法,通过设置可滑动、可转动连接装置来连接主体结构与清水外挂墙,达到清水混凝土外墙自由收缩膨胀的状态,使混凝土开裂的风险大大降低;既可大跨度设置变形缝的同时,又能减轻清水墙体因单次浇注过长主体结构约束过大而出现收缩裂缝。

2、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以减少现浇清水混凝土墙体裂缝的滑动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一、考虑到清水整体外挂墙自重,其结构第一步悬挑件考虑为悬挑槽钢,开口向下受压面,其优点在于以增加加腋方式加强承载力,同时取材便利,避免过度订制加工,悬挑槽钢居中,整体结构垂直于主体结构上开设的长圆孔,具体尺寸、材料规格参数、安装间距均根据结构设计计算决定;

4、步骤二、安装清水整体外墙u型连接件;

5、步骤三、在悬挑槽钢与外墙u型连接件之间安装可滑移、可压缩的橡胶垫片柔性材料填充分隔,其优点可减小两种刚性材料直接接触的摩擦力,避免摩擦力过大形成刚性约束;

6、步骤四、将外墙u型连接件与悬挑槽钢通过螺栓在长圆孔部位对两个部件进行连接;外墙u型连接件外侧为栓钉塞孔焊接,栓钉的长度小于清水外挂墙厚度,并留出混凝土保护层,栓钉端头距离清水混凝土墙面25mm-30mm;

7、步骤五、对清水外挂墙体钢筋进行绑扎,由于现浇清水混凝土连续墙与外墙u型连接件外侧的栓钉进行锚固,每层的锚固部位可增设暗梁配筋来加强整体性,考虑到现浇清水混凝土连续墙体厚度为50mm-150mm,为进一步控制微裂缝,其水平筋间距在原设计上做适当加密;

8、步骤六、根据清水混凝土外挂墙体定位,安装外侧清水模板,随后安装内侧模板,内侧模板在每层的连接点上直接立在外墙u型连接件上方并与之对齐,外墙u型连接件的安装精度控制在一个模板厚度范围内,若向内偏差过大,则模板无法落在连接件之上,两者形成错位间隙,浇筑时会出现漏浆问题,若向外偏差过大,则长圆孔及接连螺栓可能会伸入墙体截面以内,混凝土浇筑时将此节点包裹,滑动性能被约束而达不到设计效果。

9、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当主体结构为混凝土结构时,主体结构的外侧需提前设计布置多个预埋件,通过预埋件来焊接水平连接悬挑槽钢,槽钢上均开设垂直于主体结构方向的垂直向长圆孔;所述步骤一中当主体结构为钢结构时,直接在钢结构梁外侧上下方焊接水平连接多个悬挑槽钢,槽钢上均开设垂直于梁方向的垂直向长圆孔;所述步骤一中当主体结构为直面清水混凝土外挂墙体时,在同一标高悬挂节点上的配件设计及尺寸完全一致;所述步骤一中当主体结构为多角度或方向倾斜、折面清水混凝土外挂墙体时,需根据主结构梁与清水外挂墙的距离关系,设置悬挑臂来延伸连接外挂配件;所述步骤一中当主体结构为弧形曲面墙体时,其节点做法均包含以上两种情况,本发明适用于清水混凝土直面外墙、倾斜外墙、弧形外墙等任意建筑外墙造型,均可满足任意角度、方向滑动的收缩释放要求。

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当主体结构为混凝土结构时,预埋件与悬挑槽钢之间设有橡胶垫片,用于滑动接触面摩擦的释放。

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体结构为多角度或方向倾斜、折面、弧形曲面墙体清水混凝土外挂墙体时,选用悬挑连接工字钢、外墙u型连接件与现浇清水混凝土连续墙连接。

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二中外墙u型连接件为钢板加工成型,上下端钢板内径净空尺寸略大于步骤一中上下悬挑槽钢的外径高度,两者间留有间隙。

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悬挑槽钢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垂直于主体混凝土结构的垂直向长圆孔。垂直向长圆孔可释放墙体长度方向,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使用过程中温度作用收缩膨胀产生的内力。

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外墙u型连接件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平行于主体混凝土结构的水平向长圆孔。

1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外墙u型连接件上的水平向长圆孔的中心与悬挑槽钢上的垂直向长圆孔的中心重叠。

16、本发明所示的清水混凝土整体外挂墙与结构施工做法基本一致,均在现场按照钢管架搭设、绑扎钢筋、清水模板安装、清水混凝土浇筑等工艺流程进行施工,以上工序在悬挂配件安装完成后再进行操作,因此其本质为建筑整体外挂墙,不与结构直接发生受力关系,其特点为钢筋混凝土现浇连续体,自身承重较大,与一般外墙外挂石材、幕墙、预制清水挂板等做法的分散体有着本质区别。

17、本发明的滑动连接方法为双向滑动,既可保证结构与清水整体外挂墙形成竖向承载稳定的状态,也达到了墙体在水平向任意角度滑动的条件,能够让清水混凝土外墙在建筑正常使用期间,通过该连接节点,多点均匀释放相互变形,进而达到控制、减少清水整体外挂墙在超长段浇筑施工中的裂缝问题与变形缝设置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