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50715发布日期:2023-06-28 01:2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尤其涉及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美国马斯克准备在2024年之前,在低轨道近地空间布置12000颗“星链”卫星(在更长远的计划上,他还准备再投放3万颗,使总数达到42000颗),这12000颗卫星中有2/3也就是八千颗星是放在离地面550公里的低轨道上,还有四千颗星放在也是比较偏低的轨道,离地面1200公里的轨道上。这些卫星将组成一个覆盖全球的空天网络,被他们称之为“空天互联网”,这就是星链计划。

2、人造卫星利用遥感装置,接收并分析来自地面的电磁波信号,在遥远的距离下感知地面物体。电磁波屏蔽是利用导电或导磁材料进行隔离,以减少电磁波向指定区域穿透的措施。

3、铁路是供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线路。随着星链计划的进行,如何隐藏轨道线路,掩盖列车行驶轨迹,以保证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申请人通过在轨道线路上设遮蔽顶棚来针对卫星隐藏轨道线路。然而,当轨道线路用于导弹列车等装备时,如何使遮蔽顶棚不影响飞行武器的发射成为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2、本申请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沿所述轨道线路设有可开合的遮蔽顶棚,遮蔽顶棚有电磁波屏蔽层。

4、可选的,所述遮蔽顶棚包括:

5、若干骨架,沿轨道线路间隔布置;

6、每相邻两个所述骨架间布置的双扇遮蔽体,双扇遮蔽体的两端与骨架滑动连接;

7、棚开合控制机构,连接所述双扇遮蔽体用于控制所述双扇遮蔽体开合;

8、电磁波屏蔽层设于遮蔽体上,遮蔽体顶面设或者不设伪装外观。

9、可选的,所述骨架包括横梁、中立柱和双侧的边立柱,边立柱和中立柱的顶部均与横梁固接;

10、所述遮蔽体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骨架的横梁滑动连接;

11、边立柱和中立柱的顶部与横梁采用或者不采用法兰连接。

12、特别的,所述横梁的双侧向下倾斜,横梁的外边缘有弧形段。

13、可选的,每扇遮蔽体均由若干条板拼接而成,每一条板的两端分别套有滑行套,所述滑行套的底部安装有侧移滚轮,所述横梁上有与所述滑行套适配的滑槽,所述滑行套行走在滑槽中;

14、所述条板的两端和滑行套上均有绳孔,所述若干条板的两端分别用钢丝绳串接在一起从而构成一扇遮蔽体;

15、所述棚开合控制机构包括两个自动收放绳装置,双扇遮蔽体两端的钢丝绳分别连接其中一个自动收放绳装置;

16、所述自动收放绳装置包括电机和两对钢丝绳绕筒,电机的输出轴与两对钢丝绳绕筒连接,其中一扇遮蔽体的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绕在其中一对钢丝绳绕筒的两个钢丝绳绕筒上;另一扇遮蔽体的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绕在另一对钢丝绳绕筒的两个钢丝绳绕筒上;

17、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实现钢丝绳的收放,继而拉动滑行套沿所述滑槽移动,从而实现双扇遮蔽体的开合。

18、可选的,钢丝绳的一端始于所述两个钢丝绳绕筒中的其中一个钢丝绳绕筒;

19、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条板和滑行套的绳孔后绕过定滑轮,随后穿过钢丝绳穿管回到所述两个钢丝绳绕筒中的另一个钢丝绳绕筒;

20、所述定滑轮和钢丝绳穿管装于横梁上。

21、可选的,所述条板为玄武岩纤维复合板,电磁波屏蔽涂料涂覆于玄武岩纤维复合板表面,从而在遮蔽顶棚上构成所述电磁波屏蔽层。

22、可选的,所述滑行套为金属材料,所述侧移滚轮为塑料材质。

23、可选的,所述轨道线路包括桥墩、桥墩顶部的盖梁、架设在盖梁上的轨道桥梁;

24、所述骨架的底部与盖梁固接,所述骨架与盖梁采用或者不采用法兰连接。

25、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安装骨架;

27、安装遮蔽体;

28、安装棚开合控制机构;

29、连接遮蔽体与棚开合控制机构;

30、调试,完工。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2、本申请的遮蔽顶棚闭合时,遮蔽顶棚上的电磁波屏蔽层,可减少电磁波穿透遮蔽顶棚,从而屏蔽卫星信号,能针对卫星隐藏列车的行驶轨迹,使用安全;当需要发射飞行武器时,可根据列车行驶位置打开对应的遮蔽体,不影响列车的正常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轨道线路(1)设有可开合的遮蔽顶棚(2),遮蔽顶棚(2)有电磁波屏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顶棚(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横梁(24)、中立柱(23)和双侧的边立柱(22),边立柱(22)和中立柱(23)的顶部均与横梁(24)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4)的双侧向下倾斜,横梁(24)的外边缘有弧形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扇遮蔽体(21)均由若干条板(211)拼接而成,每一条板(211)的两端分别套有滑行套(4),所述滑行套(4)的底部安装有侧移滚轮(43),所述横梁(24)上有与所述滑行套(4)适配的滑槽(240),所述滑行套(4)行走在滑槽(240)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钢丝绳(3)的一端始于所述两个钢丝绳绕筒(72)中的其中一个钢丝绳绕筒(7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板(211)为玄武岩纤维复合板,电磁波屏蔽涂料涂覆于玄武岩纤维复合板表面,从而在遮蔽顶棚(2)上构成所述电磁波屏蔽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套(4)为金属材料,所述侧移滚轮(43)为塑料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4、6-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轨道线路(1)包括桥墩(11)、桥墩(11)顶部的盖梁(12)、架设在盖梁(12)上的轨道桥梁(13);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开合的轨道线路遮蔽顶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沿轨道线路设有可开合的遮蔽顶棚,遮蔽顶棚有电磁波屏蔽层,遮蔽顶棚包括沿轨道线路间隔布置的若干骨架、每相邻两个骨架间布置的双扇遮蔽体、用于控制双扇遮蔽体开合的棚开合控制机构。每扇遮蔽体均由若干条板拼接而成,条板的两端有滑行套,滑行套安装有侧移滚轮,滑行套行走在横梁的滑槽中;棚开合控制机构包括电机和两对钢丝绳绕筒,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实现钢丝绳的收放,继而拉动滑行套移动,从而实现双扇遮蔽体的开合。本申请的遮蔽顶棚闭合时,可以遮蔽轨道线路,针对卫星隐藏列车的行驶轨迹,使用安全;同时又能根据列车行驶位置打开遮蔽体,不影响列车的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钱振地,翟婉明,毕小毛,周华,赵西蓉,郭光辉,崔进福,张帅,吴海涛,张磊,肖仕伟,蔡成标,陈再刚,冯开胜,蹇荣辉,肖大庆,覃婷,王丹,刘学毅,王平,杨荣山,张长春,林晓波,税卓平,谭斌,刘延龙,翟勇,王光炎,姚力,岳燕君,严德洪,雷勇,邓三平,黎开政,周炼,曹柏青,叶光斗,张峰,曾要争,彭善忠,王光亮,杜成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天府轨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