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陡边坡支护工程脚手架搭设结构与搭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16917发布日期:2023-09-10 03:3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高陡边坡支护工程脚手架搭设结构与搭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超高陡边坡支护工程,具体涉及一种超高陡边坡支护工程脚手架搭设结构与搭设方法。


背景技术:

1、公路边坡坍塌的问题是公路工程中最为常见的路基病害之一。其主要原因多是由于公路处于山谷或者河谷地区,其路堑边坡多由膨胀土或碎石类等风化残积土组成的,从而导致公路边坡坍塌等病害。每到雨季,在连续降雨后,公路都容易发生边坡坍塌病害,尽管其坍塌规模从由几十到上万立方米不等,但还是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危害,因此,不论坍塌规模有多么的小,病害都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防治,将会危及周边行车安全,给国家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2、与其它边坡加固技术相比,锚杆注浆加固技术具有适应性强的鲜明特点,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受施工环境的限制,可以灵活使用,也可以多种其他支护综合使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边坡防护工程中锚杆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而且也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若要将其应用于高陡边坡防护工程,保证良好的加固效果,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在边坡上搭设脚手架,进而工人在脚手架上进行防护施工。为保证施工安全,则需严格控制所搭设脚手架施工平台稳定性与安全性,提升脚手架搭设质量。

3、连墙件一般是指通过与可靠固定端连接来加强其他结构的稳定性的构件,配合锚杆使用能够增加抗拉拔能力,但是传统连墙件的作用只是简单的起到堆叠拉杆的作用,对于疏松的沙土、砾石、红土壤等边坡,不见得简单增加连墙件的数量就能起到很好的抗拉拔效果。

4、因此,现有技术中,对于高度超过49米的高陡边坡而言,传统双排脚手架出现整体稳定性、抗倾覆能力差的缺点。无法在高陡边坡上搭设脚手架,从而导致高陡边坡上防护施工极其困难,甚至无法实施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倾覆能力与承载能力抗拉能力强的超高陡边坡支护工程脚手架搭设结构与搭设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超高陡边坡支护工程脚手架搭设结构,包括脚手架、连墙件和锚杆,所述脚手架包括主节点,所述连墙件作为一级连墙件,采用两步两跨设置、且设置的位置与所述主节点的距离小于300mm;所述锚杆作为二级连墙件,所述二级连墙件的设置位置与所述一级连墙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都错开设置、且形成梅花形布置结构。

4、可选的,所述二级连墙件与所述一级连墙件形成间距为1~2m的梅花形布置结构。

5、可选的,所述二级连墙件与所述一级连墙件形成间距为1.3或1.5m或1.8的梅花形布置结构。

6、可选的,在所述主节点位置的所述一级连墙件,按照两步两跨设置;在所述脚手架的边部和角部的所述一级连墙件,按照一步一跨设置。

7、可选的,所述连墙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前部设置有向前倾斜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可活动设置有穿刺板;所述管体的内腔前部设置有填充体,所述填充体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设置;所述导向孔的内侧设置在所述填充体上;所述管体的前部还设置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对应设置在所述导向孔的后侧;所述管体的内腔前部设置有凸螺纹,所述凸螺纹设置在所述导向孔的后方;所述凸螺纹处可活动设置有限位螺栓。

8、可选的,所述管体的前端还设置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可选的,还包括灌浆连接装置,所述灌浆连接装置包括液压密封接头和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后侧的耐压密封连接组件,所述耐压密封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外壁上的若干凹圈和支撑圈。

9、可选的,所述液压密封接头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设置有套筒内腔,所述连接套筒上设置有油腔,所述油腔与所述套筒内腔之间由一圈耐压膜隔开;所述油腔通过连接头与液压系统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的前部还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设置有活动连接长孔,所述活动连接长孔上可活动设置有拉紧勾;所述连接盘上还设置有螺孔—螺杆组件或者在其前侧设置有弹性顶杆。

10、一种超高陡边坡支护工程脚手架搭设方法,包括使用如上所述的搭设结构进行脚手架搭设。

11、一种超高陡边坡支护工程脚手架搭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1)施工采取从下往上逐层搭设脚手架,并同步设置所述连墙件,待所述连墙件植入且达到标准强度后作为所述一级连墙件,所述一级连墙件与脚手架进行刚性连接固定;

13、(2)在脚手架局部范围内,进行锚杆钻孔作业前,钻孔位置的四角都设置有所述一级连墙件、且所述一级连墙件都与所述脚手架连接固定后,再进行所述锚杆钻孔作业;

14、(3)所述二级连墙件采取从下往上每搭设一层所述脚手架后则施工一层锚杆作为所述二级连墙件;所述锚杆按照设计深度施工,注浆固化达到养护强度后,作为所述二级连墙件使用,然后采用将所述脚手架与所述锚杆进行固定连接;

15、(4)最终促使所述二级连墙件与所述一级连墙件形成梅花形布置结构、且分别与所述脚手架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常规双排式钢管脚手架连墙件布置方法为三步三跨或两步两跨,而针对于高陡边坡,脚手架垂直方向上高度较高,脚手架整体稳定性较差,抗倾覆能力差,国内外发生的单、双排脚手架倒塌事故,几乎都是由于连墙件设置不足或连墙件被拆掉而未及时补救引起的。在脚手架局部范围内,由于脚手架的纵向刚度大于脚手架的横向刚度,如果脚手架发生整体失稳,则脚手架呈现出内外立杆与横向水平杆组成的横向框架沿垂直于主体结构方向的大波弯曲现象,其波长超过脚手架步距大致等于连墙件竖向间距。整体失稳破坏始于无连墙件、横向刚度或初弯曲度较大的部位,如果连墙件竖向间距较大,则弯曲波长较长,脚手架失稳就越严重。因此,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连墙件的存在是对立杆起到一个中间支座的作用。而本技术方案通过对脚手架连墙件进行加密布置,同时采用锚杆作为连墙件,实现梅花形间距设置,使得脚手架能承受平面外风荷载等所引起变形所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极大增强脚手架整体抗倾覆能力与承载能力。

18、(2)在脚手架局部范围内,在进行锚杆钻孔作业时,连墙件分布于钻孔位置四角,能够拉住脚手架,在钻孔位置附近区域脚手架发生水平位移幅度极大减小,脚手架偏离坡面风险降低,具有抵抗局部施工荷载偏心作用产生的水平力优势。(3)脚手架施工顺序为采取从下往上搭设一层脚手架,并同步设置一级连墙件,一级连墙件与脚手架进行刚性连接固定后进行锚杆钻孔作业,脚手架抗倾覆能力与承载能力足够的前提下,作业人员施工安全得到保证。

19、(4)本发明还特别设置了一种连墙件,该连墙件尤其适用于疏松类的土质作业,通过设置有可活动的穿刺板,最先在进行管体的插入操作中,穿刺板预设在所述管体内,不会对插入过程造成阻碍以及防止管体插入土壤内的孔径变宽,确保管体应有的抗拉效果;然后通过将穿刺板推出且将管体和穿刺板一同向土壤深部推进操作,能够通过穿刺板的作用在所述推进操作过程促使最深部的疏松土壤受挤压进而挤压所述锥形头,提高本装置的抗拉能力;而在所述推进操作过程中,所述穿刺板的后方会形成一个土层空腔;然后通过向管体内高压灌注可固化浆体,促使在所述土层空腔和所述管体的内腔被填充所述可固化浆体,待固化后,所述土层空腔和所述管体的内腔中的所述可固化浆体连成一体,显著提高埋设于疏松类土壤内连墙体的抗拉拔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