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纤维喷涂表面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2105发布日期:2023-09-20 14:0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机纤维喷涂表面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机纤维喷涂,特别涉及一种无机纤维喷涂表面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1、无极纤维喷涂的目的是将无极纤维喷涂至墙顶板上,以达到保温、吸声及隔热等功效,基于此,无极喷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经检索发现,公告号为cn2119375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机纤维喷涂表面整形装置,包括顶推架和支撑板,顶推架具有整形板,整形板具有沿支撑板滚动的滚轮。平整时手动推动顶推架,滚轮沿支撑板滚动,滚轮带动整形板相对于墙顶板移动,使整形板平整喷涂涂料,同时依靠支撑板控制涂料的平整度,操作方便,且涂料的平整度较高,故有利于提升喷涂质量和喷涂效率。

3、但在上述专利中,支撑板中的上支板和下支板之间的高度调节组件是由锁紧螺母和调节支板组成,上支板和下支板之间高度调节时,需要对高度调节组件中每个锁紧螺母和调节支板进行调节,不仅使得高度调节作业繁琐,费时费力,同时单独调节对于操作要求高,容易产生调节误差,导致上支板和下支板之间的水平度不够精确,从而影响整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机纤维喷涂表面整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机纤维喷涂表面整形装置,包括:

3、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由上支板和下支板组成,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

4、整形板,其设置于下支板上,用于喷涂涂料的平整;

5、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上支板和下支板侧壁的剪叉臂,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侧壁两端部均开设有直线滑槽,所述直线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直线滑块,所述直线滑块的中部与剪叉臂对应位置转动连接;

6、所述上支板的内壁设有伺服平移机构,用于剪叉臂转动的驱动。

7、优选的,所述伺服平移机构包括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外壁对称螺纹套接有两个螺母座,两个所述螺母座的外壁分别与直线滑块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杆的一端贯穿上支板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上支板的内壁开设有与直线滑槽相连通的条形通孔。

9、优选的,所述下支板的内侧开设有滚轮移动槽,所述滚轮移动槽顶部设有行走滚轮,所述行走滚轮与整形板固定设置。

10、优选的,所述整形板两侧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远离整形板的一端与行走滚轮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

12、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本发明通过伺服平移机构能够同时带动上支板和下支板同一侧的两个剪叉臂同步转动展开或收拢,使上支板和下支板通过剪叉臂的转动展开或收拢实现下支板与上支板之间距离的调节,如此即可对位于下支板上的整形板的高度的调节,同时保持调节过程整形板的水平度,提高调节精度和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机纤维喷涂表面整形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纤维喷涂表面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平移机构包括双向螺杆(16),所述双向螺杆(16)的外壁对称螺纹套接有两个螺母座(17),两个所述螺母座(17)的外壁分别与直线滑块(1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机纤维喷涂表面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杆(16)的一端贯穿上支板(11)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上支板(11)的内壁开设有与直线滑槽(14)相连通的条形通孔(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纤维喷涂表面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板(12)的内侧开设有滚轮移动槽(121),所述滚轮移动槽(121)顶部设有行走滚轮(22),所述行走滚轮(22)与整形板(2)固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机纤维喷涂表面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板(2)两侧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1),所述连接轴(21)远离整形板(2)的一端与行走滚轮(2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机纤维喷涂表面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安装架(24),所述安装架(2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2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纤维喷涂表面整形装置,包括:支撑板和整形板,支撑板由上支板和下支板组成,上支板和下支板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上支板和下支板侧壁的剪叉臂,上支板和下支板侧壁两端部均开设有直线滑槽,直线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直线滑块,直线滑块的中部与剪叉臂对应位置转动连接;上支板的内壁设有伺服平移机构。本发明通过伺服平移机构能够同时带动上支板和下支板同一侧的两个剪叉臂同步转动展开或收拢,使上支板和下支板通过剪叉臂的转动展开或收拢实现下支板与上支板之间距离的调节,如此即可对位于下支板上的整形板的高度的调节,同时保持调节过程整形板的水平度,提高调节精度和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任瑞祥,倪秉良,乔耀霞,董旭珊,武鹏,杨鹏洲,祁瑞杰,万磊,王志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