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62084发布日期:2023-12-05 22:5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合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叠合柱。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浇混凝叠合柱施工时,一般需要先将模板装配成特定结构后才能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模板拆除,形成现浇混凝叠合柱。但是这种浇筑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来制作模板,而且模板的重复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185036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免模叠合柱,其提供的混凝土预制侧壁作为现浇混凝土四周的模板,无需额外支模、拆模作业。混凝土预制侧壁又是由混凝土预制块拼接连接而成,施工方便快捷,此外混凝土预制块可实现工厂化生产、标准化作业;但是上述专利中的混凝土预制块的规格是固定的,是根据叠合柱的具体规格来进行制造的,导致其适用性单一,对于不同规格的叠合柱浇注则需要制造不同的混凝土预制块来进行配套使用,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合柱,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叠合柱混凝土预制块适用性差的问题。

2、一种叠合柱,包括:

3、若干预制单元,其沿竖直方向依次呈线性布置,若干预制单元之间设有定位件,每一所述预制单元均由若干预制侧壁合围装配而成,若干预制单元的若干预制侧壁之间合围装配而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现浇混凝土,现浇混凝土内设有与若干预制单元的若干预制侧壁相连的钢筋笼;

4、其中每一预制单元中任意相邻的两预制侧壁之间均通过卡接件可拆卸相连,并且每一相邻的两预制侧壁之间均通过滑动件滑动相连。

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浇注的叠合柱的规格,对每一预制单元进行调整,依次滑动每一相邻两预制侧壁,以调整若干预制侧壁合围装配形成的空间大小,待调整完毕后,在每一相邻两预制侧壁之间均安装卡接件,从而将每一相邻两预制侧壁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保证由干预制侧壁合围装配形成的空间大小固定,并在后续浇注过程中始终不变,随后将若干预制单元进行装配,并在若干预制单元之间安装定位件,以保证在浇注过程中预制单元不发生位移;然后向若干预制单元的若干预制侧壁之间合围装配而成的空间内设置钢筋笼并填充现浇混凝土即可;能够根据叠合柱的规格快速调整预制侧壁,使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而且可重复利用率高,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6、优选地,每一所述预制侧壁均包括l型板,每一所述预制单元均为由四个l型板装配形成的框型结构,每一滑动件以及每一卡接件均设置在相邻两l型板的两相向侧壁之间,所述定位件设置在若干预制单元对应的l型板之间。

7、优选地,相邻两l型板的相向两侧壁上均竖直开设有两间隔布置的卡槽,相邻两l型板之间设有两卡接件,两卡接件一一对应卡接在相邻两l型板的相向两侧壁上对应的两卡槽之间。

8、优选地,每一所述卡接件均包括连接板和两卡接板,两所述卡接板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两相向侧壁上,两卡接板用于一一对应卡接在两相向卡槽内。

9、优选地,每一卡接件均包括延长板、两连接板以及两卡接板,两所述连接板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固定安装在延长板的两相向侧壁上,两卡接板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固定安装在两连接板远离延长板的侧壁上。

10、优选地,每一所述滑动件均包括固定安装在其中一l型板上的若干滑动杆以及开设在另一l型板相向侧壁上的若干滑槽,若干滑动杆以及若干滑槽均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且均位于两卡槽之间,若干滑动杆一一对应滑动穿设在若干滑槽的内外侧之间。

11、优选地,每一所述l型板的竖直段与水平段交点处均沿其布置方向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件有四个,四个所述定位件一一对应设置在若干预制单元的四个l型板的定位孔之间。

12、优选地,每一所述定位件均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贯穿设置在若干预制单元对应的l型板上的定位孔之间,定位杆的两端与对应的l型板之间均设有锁止件。

13、优选地,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所述锁止件为用于与定位杆对应一端上的螺纹配合的锁紧螺母。

14、优选地,每一所述卡槽均为t型槽。

15、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叠合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预制侧壁均包括l型板(1),每一所述预制单元均为由四个l型板(1)装配形成的框型结构,每一滑动件以及每一卡接件均设置在相邻两l型板(1)的两相向侧壁之间,所述定位件设置在若干预制单元对应的l型板(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柱,其特征在于,相邻两l型板(1)的相向两侧壁上均竖直开设有两间隔布置的卡槽,相邻两l型板(1)之间设有两卡接件,两卡接件一一对应卡接在相邻两l型板(1)的相向两侧壁上对应的两卡槽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叠合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卡接件均包括连接板(2)和两卡接板(21),两所述卡接板(21)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固定安装在连接板(2)的两相向侧壁上,两卡接板(21)用于一一对应卡接在两相向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叠合柱,其特征在于,每一卡接件均包括延长板(22)、两连接板(2)以及两卡接板(21),两所述连接板(2)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固定安装在延长板(22)的两相向侧壁上,两卡接板(21)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固定安装在两连接板(2)远离延长板(22)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滑动件均包括固定安装在其中一l型板(1)上的若干滑动杆(14)以及开设在另一l型板(1)相向侧壁上的若干滑槽(13),若干滑动杆(14)以及若干滑槽(13)均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且均位于两卡槽之间,若干滑动杆(14)一一对应滑动穿设在若干滑槽(13)的内外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l型板(1)的竖直段与水平段交点处均沿其布置方向开设有定位孔(12),所述定位件有四个,四个所述定位件一一对应设置在若干预制单元的四个l型板(1)的定位孔(1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叠合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位件均包括定位杆(3),所述定位杆(3)贯穿设置在若干预制单元对应的l型板(1)上的定位孔(12)之间,定位杆(3)的两端与对应的l型板(1)之间均设有锁止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叠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3)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所述锁止件为用于与定位杆(3)对应一端上的螺纹配合的锁紧螺母(4)。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叠合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卡槽均为t型槽(11)。


技术总结
一种叠合柱,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若干预制单元,其沿竖直方向依次呈线性布置,若干预制单元之间设有定位件,每一预制单元均由若干预制侧壁合围装配而成,若干预制单元的若干预制侧壁之间合围装配而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现浇混凝土,现浇混凝土内设有与若干预制单元的若干预制侧壁相连的钢筋笼;其中每一预制单元中任意相邻的两预制侧壁之间均通过卡接件可拆卸相连,并且每一相邻的两预制侧壁之间均通过滑动件滑动相连;滑动每一相邻两预制侧壁,调整若干预制侧壁合围装配形成的空间大小,调整完毕后,在每一相邻两预制侧壁之间安装卡接件,将每一相邻两预制侧壁的位置进行固定,将若干预制单元进行装配,并在若干预制单元之间安装定位件。

技术研发人员:马旭,周明望,陈荣锟,刘凯,李永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