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土遗址振震双控的组合支座

文档序号:36004421发布日期:2023-11-16 19:0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土遗址振震双控的组合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尤其涉及振震双控的组合支座,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土遗址振震双控的组合支座。


背景技术:

1、土遗址和古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基建设施、轨道交通都会对土遗址和古建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地震的破坏力对土遗址和古建筑的影响更是致命性的。

2、对于高烈度区且附近有轨道交通的土遗址和古建筑,是需要同时解决振动问题和地震问题的,对此目前尚无确切可行的成熟方案,同时也是文物保护领域和振动控制领域的难点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振震双控的组合支座,在无地震的情况下,x向部件和y向部件不参与工作,通过中部的隔振部件实现隔离环境振动;遭遇地震时,x向部件和y向部件进入工作状态,通过自身的水平变形隔离耗散地震能量。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振震双控的组合支座,该组合支座包括:

3、隔振部件,所述隔振部件可上下复运动;

4、x向部件,所述x向部件设置在所述隔振部件的下方;

5、y向部件,所述y向部件设置在所述隔振部件的上方;

6、所述x向部件的运动方向和所述y向部件的运动方向在水平面上互相垂直,所述隔振部件的运动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7、进一步地,所述隔振部件包括:

8、内筒,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y向部件的下表面,所述内筒与所述x向部件间隔设置;

9、外筒,所述外筒设置在所述x向部件的上表面,所述外筒与所述y向部件间隔设置,所述外筒内填充有阻尼材料,所述内筒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筒的内径,所述内筒的下部浸入所述阻尼材料中;

10、隔振弹簧,所述隔振弹簧套设在所述外筒外侧,且与所述x向部件和所述y向部件挤压接触。

11、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至少部分侧壁包覆弹性体。

12、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与所述外筒之间存在间隙。

13、进一步地,所述x向部件包括:

14、下面板;

15、下底板,所述下面板和所述下底板相对间隔设置;

16、两组下支撑滑轨组,每组所述下支撑滑轨组均设置在所述下面板和下底板之间且与所述下面板和所述下底板相连;两组所述下支撑滑轨组在y向上相对间隔设置,且沿x向延伸;

17、两组下限位件,每组所述下限位件设置在所述下面板和下底板之间且与所述下底板相连;两组所述下限位件在x向上相对间隔设置,且沿y向延伸;

18、两个下挡板,所述下挡板设置在所述下面板的下表面,且位于所述下限位件的内侧,两个所述下挡板在x向上相对间隔设置,且沿y向延伸;

19、x向运动组件,所述x向运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下面板、下底板、下支撑滑轨组、下限位件和下挡板限定出的空间内;

20、所述下挡板可与所述x向运动组件的部分表面挤压接触,以带动所述x向运动组件在x向往复运动。

21、进一步地,所述x向运动组件包括:

22、多条下滑轨,所述下滑轨间隔、平行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底板的上表面,所述下滑轨沿x向延伸;

23、两组下压缩件,所述下压缩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下滑轨上,两组所述下压缩件在x向上相对间隔设置,且沿y向延伸;两组所述下压缩件设置在所述两个所述下挡板的内侧,且可与所述下挡板挤压接触;

24、多个下导杆,每个所述下导杆设置在相邻两条下滑轨之间,贯穿所述下压缩件,且固定在两组所述下限位件之间;

25、多个下弹簧,一个所述下弹簧套设于一个所述下导杆外侧,所述下弹簧位于两组所述下压缩件内侧且与所述下压缩件接触设置。

26、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撑滑轨组包括:

27、第一上连接轨,所述第一上连接轨与所述下面板连接;

28、第一下连接轨,所述第一下连接轨与所述下底板连接;

29、第一交叉滚柱,所述第一交叉滚柱位于所述第一上连接轨和所述第一下连接轨之间,所述下面板和所述下底板通过所述第一交叉滚柱实现x向上相对运动。

30、进一步地,所述y向部件包括:

31、上面板;

32、上底板,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上底板相对间隔设置;

33、两组上支撑滑轨组,每组所述上支撑滑轨组均设置在所述上面板和上底板之间且与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上底板相连;两组所述上支撑滑轨组在x向上相对间隔设置,且沿y向延伸;

34、两组上限位件,每组所述上限位件设置在所述上面板和上底板之间且与所述上底板相连;两组所述上限位件在y向上相对间隔设置,且沿x向延伸;

35、两个上挡板,所述上挡板设置在所述上面板的下表面,且位于所述上限位件的内侧,两个所述上挡板在y向上相对间隔设置,且沿x向延伸;

36、y向运动组件,所述y向运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上面板、上底板、上支撑滑轨组、上限位件和上挡板限定出的空间内;

37、所述上挡板可与所述y向运动组件的部分表面挤压接触,以带动所述y向运动组件在y向往复运动。

38、进一步地,所述y向运动组件包括:

39、多条上滑轨,所述上滑轨间隔、平行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底板的上表面,所述上滑轨沿y向延伸;

40、两组上压缩件,所述上压缩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上滑轨上,两组所述上压缩件在y向上相对间隔设置,且沿x向延伸;两组所述上压缩件设置在所述两个所述上挡板的内侧,且可与所述上挡板挤压接触;

41、多个上导杆,每个所述上导杆设置在相邻两条上滑轨之间,贯穿所述上压缩件,且固定在两组所述上限位件之间;

42、多个上弹簧,一个所述上弹簧套设于一个所述上导杆外侧,所述上弹簧位于两组所述上压缩件内侧且与所述上压缩件接触设置。

43、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滑轨组包括:

44、第二上连接轨,所述第二上连接轨与所述上面板连接;

45、第二下连接轨,所述第二下连接轨与所述上底板连接;

46、第二交叉滚柱,所述第二交叉滚柱位于所述第二上连接轨和所述第二下连接轨之间,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上底板通过所述第二交叉滚柱实现y向上相对运动。

47、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48、本发明的振震双控的组合支座可以在竖向提供足够刚度支撑起上部结构;无地震作用的情况下,隔振部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y向部件和x向部件不参与工作,通过中部的隔振部件实现隔离环境振动;遭遇地震时,x向部件和y向部件进入工作状态,通过自身的水平运动以及水平变形隔离耗散地震能量,同时,在隔离地震作用的过程中,隔振部件主要起到水平限位和传递荷载的作用。本发明的振震双控的组合支座可以实现振震双控的功能,将其应用于高烈度区且附近有轨道交通的土遗址和古建筑中,可以有效解决振动问题和地震问题。

49、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