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抗震性能的节能保温式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9501发布日期:2023-11-30 06:1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具备抗震性能的节能保温式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抗震保温墙体结构领域,尤其是具备抗震性能的节能保温式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具有节能快建的优点。

2、然而,目前的预制墙体结构一般较为简单,无法实现较高标准的保温抗震,且无法做到节能环保应用,虽然安装较为方便但后续的使用维护存在诸多不便,因此,需要一种具备抗震性能的节能保温式墙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无法实现较高标准的保温抗震,且不能进行节能环保应用。

3、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利的并且部分本身具有创造性的实施方式和扩展设计在以下的说明中阐述。

5、具备抗震性能的节能保温式墙体结构,包括内墙体、外墙体和保温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墙体内部的节能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外墙体和所述内墙体的连接部;

6、还包括风力发电机;

7、所述节能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墙体内部的若干流道和气路,所述保温层安装于所述内墙体远离所述外墙体的一侧。

8、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

9、导向块,位于所述外墙体靠近所述外墙体的一侧,呈矩形阵列分布;

10、凹槽,对应所述导向块嵌入安装于所述内墙体一侧,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凹槽内滑动;

11、橡胶块,安装于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凹槽之间。

12、优选地,所述节能部包括:

13、进气锥形流道,嵌入设置于所述外墙体远离所述内墙体的一侧;

14、连通气道,竖向贯穿所述外墙体设置;

15、第一导气道,用于连接所述进气锥形流道和所述连通气道;

16、第二导气道,其一端连通所述连通气道,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墙体外侧。

17、优选地,所述节能部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连通气道、所述第二导气道端部的封堵螺栓。

18、优选地,所述风力发电机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外墙体外壁。

19、优选地,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外墙体一体成型。

20、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气道设置为弧线形。

21、实用新型的效果

22、根据本实用新型,采用相对能够进行位移的内外墙体,以及减震垫的配合,实现减震吸能,保护墙体,通过设置于外墙体内部的气路引导,完成风力发电,实现节能环保使用,提升本实用新型包括的墙体结构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特征:

1.具备抗震性能的节能保温式墙体结构,包括内墙体(2)、外墙体(1)和保温层(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墙体(1)内部的节能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外墙体(1)和所述内墙体(2)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抗震性能的节能保温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抗震性能的节能保温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部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抗震性能的节能保温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部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连通气道(103)、所述第二导气道(104)端部的封堵螺栓(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备抗震性能的节能保温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1-2)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外墙体(1)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抗震性能的节能保温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3)与所述外墙体(1)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抗震性能的节能保温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道(102)设置为弧线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具备抗震性能的节能保温式墙体结构,包括内墙体、外墙体和保温层,还包括设置于外墙体内部的节能部,以及用于连接外墙体和内墙体的连接部,还包括风力发电机,节能部包括设置于外墙体内部的若干流道和气路,保温层安装于内墙体远离外墙体的一侧。本技术基于相对能够进行位移的内外墙体,以及减震垫的配合,实现减震吸能,保护墙体,通过设置于外墙体内部的气路引导,完成风力发电,实现节能环保使用,提升本技术包括的墙体结构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杨友好,王学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畅隆信远(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