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5317发布日期:2024-01-26 23:1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化学储能预制舱体设计,具体是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化学储能电池系统主要由储能电池簇、外壳、支架、连接件、通风系统组成,根据需要还可包含冷却系统、视频监控等辅助设施,用于装载电化学储能电池系统的箱(柜)体,称之为储能预制舱或储能预制柜。户外储能预制舱是基于成熟户外箱式产品制造技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所研发的一种高质量、高可靠性、高适用性的定制化电气设备集成产品。

2、预制舱生产过程中,不仅考虑外观美观,同时也需要具有经济实用性,其中预制舱的防水工作是一个重要得环节,而排水又是防水工作中一个重要得组成部分。预制舱舱体四周围护选材常见方案有两种,方案1:波纹板+金属夹心板或非金属夹心板;方案2:金属夹芯板。顶部排水方式有两种,方式1:集中排水,特点是减少了雨水对舱体体的影响,但构造复杂,检修不变,造价高,不适用于积灰多或者有腐蚀介质的环境中;方式2:自由散排,特点是构造简单,造价低,但落水容易使舱体外表面产生污渍,影响舱体的坚固耐久性。

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4849602u公开了一种预制舱舱体与顶盖的连接结构,包括顶盖和舱体上梁,顶盖包括上顶盖、顶盖脊瓦、顶盖内堵、防水围板、顶盖固定架,顶盖脊瓦固定在上顶盖的顶端中央,防水围板的一端与上顶盖的底端边缘垂直固定连接,防水围板的另一端向内弯折并依次形成缓冲搭沿和连接搭沿,缓冲搭沿下方设置有缓冲层,连接搭沿与顶盖内堵的边缘固定连接,顶盖内堵下方设置有顶盖固定架,顶盖固定架与防水围板的内壁构成插接口,舱体上梁的顶端伸入插接口内。该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预制舱舱体与顶盖的连接结构,通过插接与螺栓固定相结合的方式使舱体与顶盖成为一体,保证舱体与顶盖连接牢固且防水防风。但是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引流孔进行引流,一旦引流孔发生堵塞,则将会影响装置整体的散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通过一体钢框架结构和金属夹板作为整体结构,构造做法简便易上手,同时出挑结构的设置,不仅可以避免使预制舱壁免于雨水污染腐蚀,还可以保证外观效果,进而既兼顾了经济实用性,又保证了装置整体的品质。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包括有一体钢框架结构和金属夹板,所述金属夹板固定在一体钢框架结构的外表面,同时所述一体钢框架结构和金属夹板之间设置有金属夹心板舱壁板、金属夹心板顶面板和金属夹芯板舱门,所述金属夹心板舱壁板、金属夹心板顶面板和金属夹芯板舱门之间形成有密闭空间;

3、所述一体钢框架结构包括有上部钢框架结构和下部钢框架结构,所述上部钢框架结构设置在下部钢框架结构的上端,同时所述上部钢框架结构和下部钢框架结构之间通过钢立柱和次钢立柱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次钢立柱设置在钢立柱的一侧,且所述钢立柱和次钢立柱之间相互平行。

4、优选的,所述上部钢框架结构包括有上侧钢梁、上端钢梁和上侧钢次梁,所述上侧钢梁固定在上端钢梁的两端,所述上侧钢次梁固定在上端钢梁的中部,且所述上侧钢梁和上侧钢次梁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上侧钢梁和上侧钢次梁均与上端钢梁之间相互垂直,同时所述上端钢梁的端部通过钢立柱与下部钢框架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上端钢梁的中部通过次钢立柱与下部钢框架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下部钢框架结构包括有下侧钢梁、下端钢梁和下侧钢次梁,所述下侧钢梁固定在下端钢梁的两端,所述下侧钢次梁固定在下端钢梁的中部,且所述下侧钢梁和下侧钢次梁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下侧钢梁和下侧钢次梁均与下端钢梁之间相互垂直,同时所述下侧钢梁的端部通过钢立柱与上部钢框架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下端钢梁的中部通过次钢立柱与上部钢框架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金属夹心板舱壁板、金属夹心板顶面板和金属夹芯板舱门之间通过自钻钉进行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上部钢框架结构的侧边固定安装有出挑结构,所述出挑结构包括有悬挑梁a、小立柱b、下边梁和上边梁,所述下边梁设置在上端钢梁的一侧,且所述上端钢梁和下边梁之间通过悬挑梁a进行固定连接,同时所述上边梁设置在下边梁的下端,且所述下边梁和上边梁之间通过小立柱b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小立柱b设置在悬挑梁a的下端,所述小立柱b的端部与悬挑梁a的端部之间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上端钢梁朝外的一侧、悬挑梁a朝外的一侧、小立柱b的上端、下边梁朝外的一侧和上边梁的下端均设置有三元乙丙橡胶垫片,所述三元乙丙橡胶垫片的外部设置有tpo防水卷材,所述tpo防水卷材的末端设置在小立柱b的下端。

9、优选的,所述上端钢梁和悬挑梁a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5mm,所述小立柱b的底部设置在悬挑梁a的下端,所述小立柱b的顶部设置在金属夹心板顶面板的下端。

10、优选的,所述tpo防水卷材的外部固定有铝型材压型包角板b,所述铝型材压型包角板b的下端一侧连接有铝型材压型包角板a,所述铝型材压型包角板b通过自攻螺钉与下边梁和上边梁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铝型材压型包角板a通过自攻螺钉与金属夹心板顶面板之间进行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铝型材压型包角板b的底部和铝型材压型包角板a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滴水孔。

12、优选的,所述铝型材压型包角板b的端部和tpo防水卷材之间通过耐候防水密封胶进行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4、其一:本实用新型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通过一体钢框架结构和金属夹板作为整体结构,构造做法简便易上手,同时出挑结构的设置,不仅可以避免使预制舱壁免于雨水污染腐蚀,还可以保证外观效果,进而既兼顾了经济实用性,又保证了装置整体的品质;

15、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tpo防水卷材,无需额外设置天沟或排水管进行引流,整体结构简单,同时还可以进行人为操控,能够更加灵活的适用不同的现场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体钢框架结构和金属夹板(24),所述金属夹板(24)固定在一体钢框架结构的外表面,同时所述一体钢框架结构和金属夹板(24)之间设置有金属夹心板舱壁板(13)、金属夹心板顶面板(14)和金属夹芯板舱门(15),所述金属夹心板舱壁板(13)、金属夹心板顶面板(14)和金属夹芯板舱门(15)之间形成有密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钢框架结构包括有上侧钢梁(1)、上端钢梁(4)和上侧钢次梁(6),所述上侧钢梁(1)固定在上端钢梁(4)的两端,所述上侧钢次梁(6)固定在上端钢梁(4)的中部,且所述上侧钢梁(1)和上侧钢次梁(6)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上侧钢梁(1)和上侧钢次梁(6)均与上端钢梁(4)之间相互垂直,同时所述上端钢梁(4)的端部通过钢立柱(5)与下部钢框架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上端钢梁(4)的中部通过次钢立柱(8)与下部钢框架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钢框架结构包括有下侧钢梁(2)、下端钢梁(3)和下侧钢次梁(7),所述下侧钢梁(2)固定在下端钢梁(3)的两端,所述下侧钢次梁(7)固定在下端钢梁(3)的中部,且所述下侧钢梁(2)和下侧钢次梁(7)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下侧钢梁(2)和下侧钢次梁(7)均与下端钢梁(3)之间相互垂直,同时所述下侧钢梁(2)的端部通过钢立柱(5)与上部钢框架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下端钢梁(3)的中部通过次钢立柱(8)与上部钢框架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夹心板舱壁板(13)、金属夹心板顶面板(14)和金属夹芯板舱门(15)之间通过自钻钉(20)进行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钢框架结构的侧边固定安装有出挑结构,所述出挑结构包括有悬挑梁a(9)、小立柱b(10)、下边梁(11)和上边梁(12),所述下边梁(11)设置在上端钢梁(4)的一侧,且所述上端钢梁(4)和下边梁(11)之间通过悬挑梁a(9)进行固定连接,同时所述上边梁(12)设置在下边梁(11)的下端,且所述下边梁(11)和上边梁(12)之间通过小立柱b(10)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小立柱b(10)设置在悬挑梁a(9)的下端,所述小立柱b(10)的端部与悬挑梁a(9)的端部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钢梁(4)朝外的一侧、悬挑梁a(9)朝外的一侧、小立柱b(10)的上端、下边梁(11)朝外的一侧和上边梁(12)的下端均设置有三元乙丙橡胶垫片(16),所述三元乙丙橡胶垫片(16)的外部设置有tpo防水卷材(17),所述tpo防水卷材(17)的末端设置在小立柱b(10)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钢梁(4)和悬挑梁a(9)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5mm,所述小立柱b(10)的底部设置在悬挑梁a(9)的下端,所述小立柱b(10)的顶部设置在金属夹心板顶面板(14)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po防水卷材(17)的外部固定有铝型材压型包角板b(18),所述铝型材压型包角板b(18)的下端一侧连接有铝型材压型包角板a(19),所述铝型材压型包角板b(18)通过自攻螺钉(23)与下边梁(11)和上边梁(12)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铝型材压型包角板a(19)通过自攻螺钉(23)与金属夹心板顶面板(14)之间进行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压型包角板b(18)的底部和铝型材压型包角板a(19)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滴水孔(2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压型包角板b(18)的端部和tpo防水卷材(17)之间通过耐候防水密封胶(21)进行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化学储能预制舱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包括有一体钢框架结构和金属夹板,所述金属夹板固定在一体钢框架结构的外表面,同时所述一体钢框架结构和金属夹板之间设置有金属夹心板舱壁板、金属夹心板顶面板和金属夹芯板舱门,所述金属夹心板舱壁板、金属夹心板顶面板和金属夹芯板舱门之间形成有密闭空间。本技术的预制舱体顶部散排水装置通过一体钢框架结构和金属夹板作为整体结构,构造做法简便易上手,同时出挑结构的设置,不仅可以避免使预制舱壁免于雨水污染腐蚀,还可以保证外观效果,进而既兼顾了经济实用性,又保证了装置整体的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唐云霞,张良兰,刘祥,张月楼,石文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