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浇注料振动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7927发布日期:2024-02-09 12:2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火浇注料振动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耐火浇注料浇注技术,尤其是一种耐火浇注料振动下料结构。


背景技术:

1、耐火浇注料是由耐火骨料、粉料和结合剂组成的混合料,加水或其他液体后,适于采用浇注、振动方法施工,耐火浇注料振动下料通常指耐火浇注料浇注振动成型,振动成型是在模具与浇注料之间,用震动棒振动使浇注料颗粒具有游流动性来填充模具的各部位,同时,也可以让小颗粒也可填充到大颗粒的空隙中使耐火浇注料更加致密。

2、目前在耐火浇注料振动成型浇注时,通常通过施工人员手持震动棒来对耐火浇注料振动,而由于震动棒振动,使得直接手持也会对施工人员的手部振动造成较大的伤害和困扰,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对在使用震动棒时能够减小对手部振动的耐火浇注料振动下料结构来满足现有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浇注料振动下料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由于震动棒振动,使得直接手持也会对施工人员的手部振动造成较大的伤害和困扰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火浇注料振动下料结构,包括安装在震动棒本体顶部的连接线,所述震动棒本体顶部设有两个弧形板,两个弧形板通过多个螺栓将震动棒本体夹持,震动棒本体上设有顶壳和底壳,顶壳和底壳可拆卸连接,顶壳和底壳内壁分别通过减震弹簧与弧形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火浇注料振动下料结构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上套装有夹环,夹环和顶壳之间固定有一个拉框。

5、进一步地,所述顶壳内壁和震动棒本体表面之间设有缝隙,底壳内壁与震动棒本体表面之间设有缝隙,顶壳和底壳的内部分别固定有橡胶垫,两个橡胶垫的相对侧可分别与弧形板的上下两侧接触。

6、进一步地,所述顶壳下侧开设有环形槽,底壳上侧固定有固定环,固定环与环形槽滑动连接,环形槽上开设有限位孔,固定环上开设有凸形槽,凸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插块,插块的一端可插入限位孔内,插块的另一端经压簧与固定环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拉框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t形杆,t形杆上套装有套杆。

8、进一步地,所述套杆的一侧固定有握把,套杆的另一侧开设有限位孔,t形杆的一侧固定有拉把,拉把与限位孔滑动连接。

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两个弧形板与震动棒本体夹持起到固定作用,顶壳和底壳设在两个弧形板的外侧,顶壳和底壳内壁分别通过减震弹簧与弧形板的表面固定连接,使得在震动棒本体发生振动时,通过弧形板和减震弹簧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避免对施工人员的手部振动造成较大的伤害和困扰,能够避免直接手持震动棒本体,从而减小对手部的振动。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火浇注料振动下料结构,包括安装在震动棒本体(1)顶部的连接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棒本体(1)顶部设有两个弧形板(3),两个弧形板(3)通过多个螺栓将震动棒本体(1)夹持,震动棒本体(1)上设有顶壳(4)和底壳(5),顶壳(4)和底壳(5)可拆卸连接,顶壳(4)和底壳(5)内壁分别通过减震弹簧(6)与弧形板(3)的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浇注料振动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2)上套装有夹环(7),夹环(7)和顶壳(4)之间固定有一个拉框(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浇注料振动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4)内壁和震动棒本体(1)表面之间设有缝隙,底壳(5)内壁与震动棒本体(1)表面之间设有缝隙,顶壳(4)和底壳(5)的内部分别固定有橡胶垫,两个橡胶垫的相对侧可分别与弧形板(3)的上下两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浇注料振动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4)下侧开设有环形槽,底壳(5)上侧固定有固定环(9),固定环(9)与环形槽滑动连接,环形槽上开设有限位孔(10),固定环(9)上开设有凸形槽(11),凸形槽(11)内滑动连接有插块(12),插块(12)的一端可插入限位孔(10)内,插块(12)的另一端经压簧与固定环(9)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火浇注料振动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框(8)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t形杆(13),t形杆(13)上套装有套杆(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火浇注料振动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14)的一侧固定有握把(15),套杆(14)的另一侧开设有限位孔,t形杆(13)的一侧固定有拉把(16),拉把(16)与限位孔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耐火浇注料振动下料结构,包括安装在震动棒本体顶部的连接线,震动棒本体顶部设有两个弧形板,两个弧形板通过多个螺栓将震动棒本体夹持,震动棒本体上设有顶壳和底壳,顶壳和底壳可拆卸连接,顶壳和底壳内壁分别通过减震弹簧与弧形板的表面固定连接,连接线上套装有夹环。通过两个弧形板与震动棒本体夹持起到固定作用,顶壳和底壳设在两个弧形板的外侧,顶壳和底壳内壁分别通过减震弹簧与弧形板的表面固定连接,使得在震动棒本体发生振动时,且通过弧形板和减震弹簧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避免对施工人员的手部振动造成较大的伤害和困扰,能够避免直接手持震动棒本体,从而减小对手部的振动。

技术研发人员:李冲,李梦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巩义市昌达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