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装配式钢混结构屋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54860发布日期:2024-08-22 12:2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装配式钢混结构屋面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具体涉及一种全装配式钢混结构屋面。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利用工厂预制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建筑方法。现在的装配式建筑的斜屋面通常采用现浇或半现浇方式施工,存在模板支设困难、钢筋绑扎困难、混凝土浇筑振捣困难等施工繁琐,无法完全进行装配的问题。

2、目前的装配式建筑,如前赘公开专利“cn116290584a”公开过一种装配式预制弧形屋面板,采用模块化整体式弧形钢模,在预制构件工厂进行生产,省去模具组装速度快节省组模时间。但是预制弧形屋面板采用单块整体式,且没有楼板类承载结构支撑时,导致安装困难,装配不灵活;不能应用于传统古建筑的风格,不利于屋面实现排水与防水的功能。

3、公开于以上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皆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装配式钢混结构屋面,以屋面钢架、屋面板为基本构件,通过标准预制的形式,实现屋面结构的全装配,安装灵活,借鉴传统古建筑的风格,使装配式屋面更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有利于屋面实现排水与防水的功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全装配式钢混结构屋面,包括至少两个首尾依次倾斜连接的预制屋面钢架,以及对应在每个预制屋面钢架上叠设的预制屋面板;其中:在所述预制屋面钢架底部垂直其向上延伸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设置有支撑面,在预制屋面钢架面板以及支撑面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在靠近支撑座的所述预制屋面板底部设置有与预制屋面板呈一定角度的向外弯折部,向外弯折部的底面平行搭设在所述支撑面上,且向外弯折部边缘伸出所述支撑座外;所述预制屋面板为预制浇筑件,在所述预制屋面板的底部及向外弯折部底部设有与通孔位置对应的对拉件,所述对拉件一端预埋在预制屋面板内,另一端插入通孔中,并通过对拉螺母锁紧固定。

4、具体的,所述通孔为竖向腰形孔。

5、具体的,相邻两个预制屋面钢架之间通过第一对拉螺栓连接,相邻两个预制屋面钢架之间设置有第一环氧树脂砌筑。

6、具体的,位于低位的预制屋面板顶部位与高位的预制屋面钢架的支撑座底部之间通过第二对拉螺栓连接,位于低位的预制屋面板顶部位与高位的预制屋面钢架的支撑座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环氧树脂砌筑。

7、具体的,还包括主体结构柱,相邻两预制屋面钢架的相接处至少有一处的底部设置所述主体结构柱,主体结构柱与预制屋面钢架通过膨胀螺钉连接。

8、具体的,所述向外弯折部与预制屋面板的夹角其范围为90°-180°之间。

9、具体的,还包括顶部构件,所述顶部构件呈圆罩形设置,在顶部构件内设置两开口相反的槽钢,两槽钢底部分别与位于屋顶两侧的预制屋面钢架固定连接;两槽钢之间通过第三对拉螺栓连接固定,两槽钢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环氧树脂砌筑,槽钢的开口边与顶部构件的内壁通过第四对拉螺栓连接固定。

10、具体的,预制屋面钢架、支撑座中部均设置有中空减重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以屋面钢架、屋面板为基本构件,通过标准块与非标准块的形式,模数统一,安装方便,实现屋面结构的全装配。

13、2、屋面钢架可通过对拉螺栓进行延伸,适用于大跨度屋面,解决传统装配式屋面大跨度施工步骤繁琐的问题。

14、3、借鉴我国传统古建筑的风格,使装配式屋面更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同时有利于屋面实现排水与防水的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装配式钢混结构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首尾依次倾斜连接的预制屋面钢架(1),以及对应在每个预制屋面钢架(1)上叠设的预制屋面板(2);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式钢混结构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5)为竖向腰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式钢混结构屋面,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预制屋面钢架(1)之间通过第一对拉螺栓(3)连接,相邻两个预制屋面钢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环氧树脂砌筑(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式钢混结构屋面,其特征在于:位于低位的预制屋面板(2)顶部位与高位的预制屋面钢架(1)的支撑座(13)底部之间通过第二对拉螺栓(5)连接,位于低位的预制屋面板(2)顶部位与高位的预制屋面钢架(1)的支撑座(13)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环氧树脂砌筑(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式钢混结构屋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体结构柱(7),相邻两预制屋面钢架(1)的相接处至少有一处的底部设置所述主体结构柱(7),主体结构柱(7)与预制屋面钢架(1)通过膨胀螺钉(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式钢混结构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外弯折部(16)与预制屋面板(2)的夹角其范围为90°-18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式钢混结构屋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构件(9),所述顶部构件(9)呈圆罩形设置,在顶部构件(9)内设置两开口相反的槽钢(19),两槽钢(19)底部分别与位于屋顶两侧的预制屋面钢架(1)固定连接;两槽钢(19)之间通过第三对拉螺栓(10)连接固定,两槽钢(19)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环氧树脂砌筑(6),槽钢(19)的开口边与顶部构件(9)的内壁通过第四对拉螺栓(11)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式钢混结构屋面,其特征在于:预制屋面钢架(1)、支撑座(13)中部均设置有中空减重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全装配式钢混结构屋面,包括至少两个首尾依次倾斜连接的预制屋面钢架,以及对应在每个预制屋面钢架上叠设的预制屋面板;在预制屋面钢架底部垂直其向上延伸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顶端设置有支撑面;在靠近支撑座的预制屋面板底部设置有与预制屋面板呈一定角度的向外弯折部,向外弯折部的底面平行搭设在支撑面上,且向外弯折部边缘伸出支撑座外;预制屋面板为预制浇筑件,预制屋面板与预制屋面钢架通过对拉件固定。本技术以屋面钢架、屋面板为准预制的构件形式,实现屋面结构的全装配,安装灵活,结构借鉴传统古建筑的风格,更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亦有利于屋面实现排水与防水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媛媛,曾善,李泓霆,庞复海,段文博,闭钊豪,蒙国往,何敏,梁峻源,文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路建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6
技术公布日:2024/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