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装配式构件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14497发布日期:2024-03-13 21:0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装配式构件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构件领域,具体为混凝土装配式构件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装配式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2、预制装配式房屋是通过装配式结构进行组装形成的房屋,即集成房屋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

3、现有的混凝土装配式构件在施工时,墙体之间连接较为复杂,安装需要大量螺栓非常不便,且各零件之间在安装时效率较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混凝土装配式构件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凝土装配式构件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混凝土装配式构件在施工时,墙体之间连接较为复杂,安装需要大量螺栓非常不便,且各零件之间在安装时效率较低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混凝土装配式构件施工结构,包括多个墙板组件,多个所述墙板组件之间相互组合装配成外墙机构,所述外墙机构内侧的顶端设有多个顶板组件,所述外墙机构和顶板组件之间的缝隙处均设有封堵组件;

3、所述顶板组件包括顶板、顶板外槽、顶板内槽、滑动板、转轴、转轴活动槽和压缩弹簧,所述顶板的外侧表面设有两个顶板外槽,所述顶板外槽的内部设有顶板内槽,所述顶板内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顶板内槽内部的两侧表面均设有转轴活动槽,所述转轴的两端均滑动插入转轴活动槽的内部,所述转轴与转轴活动槽内部之间活动安装有压缩弹簧。

4、优选的,所述顶板组件还包括弹簧凹槽、挤压弹簧、推动块、卡接扣和限位槽,所述顶板内槽内部的底端表面设有弹簧凹槽,所述弹簧凹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与弹簧凹槽之间活动安装有挤压弹簧,所述推动块的外表面设有斜槽,所述滑动板的底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接扣,所述顶板内槽靠近顶板外槽的位置设有限位槽。

5、优选的,所述墙板组件包括墙体、插装槽、墙体外板a、上固定板、上组合槽、墙体外板b和下固定板,所述墙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墙体外板a,所述墙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墙体外板b,所述墙体外板a的表面设有插装槽,所述墙体外板b滑动插入插装槽的内部,所述墙体顶端靠近墙体外板a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墙体顶端靠近墙体外板b的一侧设有上组合槽,所述上固定板滑动卡入上组合槽的内部,所述墙体底端靠近墙体外板a的一侧设有下组合槽,所述墙体底端靠近墙体外板b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滑动插入下组合槽的内部,所述墙体外板a的外侧表面与墙体外板b的内侧表面相互贴合。

6、优选的,所述墙板组件还包括下插杆、插接桩、插接桩外槽、配合杆、配合槽和上插杆,所述墙体外板a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下插杆,所述墙体外板b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上插杆,所述上固定板的底端和下固定板的顶端表面均设有插接桩,所述插接桩的外表面设有插接桩外槽,所述下插杆和上插杆均滑动卡入插接桩外槽的内部,所述墙体外板b的内侧表面和墙体外板a的外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配合杆,所述墙体外板b和墙体外板a的最外侧表面均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杆滑动插入配合槽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墙板组件还包括吊装把手、底插槽、弧形槽、卡接弧杆和弯曲弹簧,所述墙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吊装把手,所述墙体的底端表面设有底插槽,所述吊装把手滑动插入底插槽的内部,所述底插槽的内部设有两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卡接弧杆,所述卡接弧杆与弧形槽之间活动安装有弯曲弹簧。

8、优选的,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封堵板、l型限位杆和限位杆顶槽,所述封堵板活动安装在两个墙体连接的位置,所述封堵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l型限位杆,所述l型限位杆的顶端表面设有限位杆顶槽。

9、优选的,所述l型限位杆通过顶板外槽滑动插入顶板内槽的内部,所述l型限位杆底端的凸起部活动插入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卡接扣活动卡入限位杆顶槽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墙板组件的内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的顶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梁板,多个所述顶板活动安装在墙体内侧的顶端位置。

11、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端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梁板活动卡入安装槽的内部。

12、混凝土装配式构件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a:先对工地表面进行钢筋定位,并将一个墙体通过吊装装置安装在指定位置,随后将第二个墙体通过吊装装置吊起,使其悬停在第一个墙体的一侧位置,此时通过工作人员对准,使下插杆和上插杆插入插接桩的内部,并使上固定板安装至上组合槽的内部位置,使两个墙体之间相互平行安装,随后重复此步骤,直至平行的墙体全部安装完成;

14、步骤b:当需要安装与上一个墙体成垂直状态的墙体时,可先通过吊装装置将墙体吊起,使其与上一个墙体保持垂直的状态,随后通过工作人员对准,使插装槽对准墙体外板b的位置,并使墙体外板b插入插装槽的内部,从而完成垂直的墙体相互安装,随后重复此步骤与步骤a,使多个墙体之间相互组合形成房屋形状;

15、步骤c:当在安装最后一个墙体时,先通过吊装装置将最后一个墙体吊起,此时将墙体的高度位置下降至拼接区域高度平行的位置,随后将墙体向内部移动,使最后一个墙体从外侧滑动卡入最后一个拼接区域中,使墙体外板b从插装槽的内部穿过,并使下插杆和上插杆通过插接桩外表面的插接桩外槽卡入插接桩的内部,从而完成最后一个墙体的装配;

16、步骤d:当墙体装配完成后,将三角支撑架通过螺栓安装至墙体的表面上,并将梁板通过螺栓安装在三角支撑架的表面,随后向梁板的表面铺设顶板,使梁板卡入顶板的底端内部;

17、步骤e:当顶板铺设完成后,此时将封堵板安装在顶板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位置,将l型限位杆插入顶板外槽的内部,此时l型限位杆会撞击到卡接扣的表面而推动滑动板向顶板内槽的内部移动,当滑动板移动至顶板内槽的最内侧位置后,卡接扣会撞击到推动块表面的斜面,从而使推动块回缩至弹簧凹槽的内部,并使卡接扣卡入弹簧凹槽的内部位置,此时向下按压l型限位杆,使l型限位杆的底端卡入限位槽的内部,同时推动块会受到挤压弹簧的弹性势能向上弹出而推动卡接扣沿着转轴为轴心向上转动,随后由于l型限位杆向下移动不再阻挡滑动板,滑动板会受到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推动而移动至顶板外槽的内部位置,随后滑动板会由于重力向下转动而使卡接扣卡入限位杆顶槽的内部,此时封堵板无法向外拔出或向上移动,从而实现顶板与封堵板之间连接稳固,进而完成装置的施工安装。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发明通过滑动板和弹簧凹槽的配合,当l型限位杆插入顶板外槽的内部时,l型限位杆会撞击到卡接扣的表面而推动滑动板向顶板内槽的内部移动,当滑动板移动至顶板内槽的最内侧位置后,卡接扣会撞击到推动块表面的斜面,从而使推动块回缩至弹簧凹槽的内部,并使卡接扣卡入弹簧凹槽的内部位置,此时向下按压l型限位杆,使l型限位杆的底端卡入限位槽的内部,同时推动块会受到挤压弹簧的弹性势能向上弹出而推动卡接扣沿着转轴为轴心向上转动,随后由于l型限位杆向下移动不再阻挡滑动板,滑动板会受到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推动而移动至顶板外槽的内部位置,随后滑动板会由于重力向下转动而使卡接扣卡入限位杆顶槽的内部,此时封堵板无法向外拔出或向上移动,从而实现顶板与封堵板之间连接稳固。

20、2、本发明通过插接桩和插接桩外槽的配合,当在安装最后一个墙体时,通过使最后一个墙体从外侧滑动卡入最后一个拼接区域中,使墙体外板b从插装槽的内部穿过,并使下插杆和上插杆通过插接桩外表面的插接桩外槽卡入插接桩的内部,从而完成最后一个墙体的装配,避免最后一个墙体无法安装的情况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