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围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5085发布日期:2024-02-20 20:2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围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围挡,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围挡。


背景技术:

1、工程围挡是一种为了将建设施工现场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使施工现场成为一个相对封闭隔离空间的设施,根据施工地点,条件不同而不同,建筑工程必须全封闭,市区主要道路或人流大的围挡不得低于2.5米,其余不得低于1.8米,一般半封闭多见于市政工程。

2、公告号为cn219864475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场地用围挡,包括围挡本体,所述围挡本体的外部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呈平均分布形式,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开设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外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连接伸缩杆 ,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连接支撑座,所述支撑杆、伸缩杆和支撑座均位于内凹槽的内部,所述限位绑带位于支撑杆的外部。该专利通过在支撑柱的内部开设内凹槽,在支撑杆的底部设有伸缩杆,并在伸缩杆的底部设有支撑座,当围挡本体放置在需要使用的位置上后,支撑杆通过转轴旋转呈倾斜的状态,这样支撑座将支撑在地面上,使得围挡本体能够达到加强支撑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围挡本体使用时的稳定性。

3、但是,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专利通过两个支撑杆、两个伸缩杆以及两个支撑座之间的配合来提高围挡本体的支撑效果,然而建筑施工地点时常在人流大的道路区域,一个支撑杆是朝向施工区域设置,另一个支撑杆是朝向人流大的道路区域设置的,朝向人流大的道路区域设置的支撑杆以及伸缩杆是突出于围挡本体的,人在行走时极易撞碰到支撑杆或伸缩杆,这样不仅对围挡本体造成损坏,而且还易让人受伤,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围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围挡本体加强支撑效果的同时,如何避免人在行走时撞碰到支撑杆或伸缩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包括围挡本体,所述围挡本体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靠近其底部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呈对角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外撑杆,所述外撑杆的底端开设有内置滑槽,所述内置滑槽内滑动设有配重伸缩板,所述外撑杆的底端与配重伸缩板的底端共平面,所述配重伸缩板的头端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头端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滑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头端设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可拆卸的连接在卡接槽内,所述围挡本体的底部设有固定底座。

4、优选的,所述卡接头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内设有第一插接杆,所述卡接槽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与供第一插接杆插入的第二插孔。

5、优选的,所述卡接头上设有外倒角。

6、优选的,所述配重伸缩板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滑条,所述内置滑槽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与限位滑条滑动配合的限位滑槽。

7、优选的,所述外撑杆顶端设有第三插孔,所述第三插孔内设有第二插接杆,所述配重伸缩板的顶端设有供第二插接杆插入的第四插孔,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第五插孔,所述第五插孔内设有第三插接杆,所述伸缩杆上开设有供第三插接杆插入的第六插孔。

8、优选的,所述伸缩槽的槽口设有可拆卸的橡胶堵塞,所述安装槽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l型限位槽,两个所述l型限位槽内滑动设有限位杆。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内表面上设有用对竖直状态的外撑杆进行限位的抵接杆。

10、优选的,所述外撑杆的顶端设有铁质层,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与铁质层配合的磁吸片。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高度补偿块,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定位插孔,所述高度补偿块的底部设有四个与定位插孔配合的定位插杆,两个所述高度补偿块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与围挡本体的顶部抵接。

12、优选的,所述固定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七插孔,所述第七插孔内设有第四插接杆,所述高度补偿块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且供第四插接杆插入的第八插孔。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其一,本实用新型将安装槽朝向施工区域设置,支撑柱朝向人流大的道路区域的一侧无突出的零部件,提高了人在建筑施工围挡旁侧行走时的安全性,通过支撑杆、外撑杆、伸缩杆以及配重伸缩板之间的配合能够加强围挡本体的支撑,从而提高了围挡本体使用时的稳定性。

15、其二,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高度补偿块,通过高度补偿块能够增加支撑柱的整体高度,以让支撑柱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围挡本体。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包括围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本体(1)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靠近其底部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内设有呈对角设置的第一转轴(211)和第二转轴(212),所述第一转轴(211)上安装有外撑杆(3),所述外撑杆(3)的底端开设有内置滑槽(31),所述内置滑槽(31)内滑动设有配重伸缩板(32),所述外撑杆(3)的底端与配重伸缩板(32)的底端共平面,所述配重伸缩板(32)的头端开设有卡接槽(321),所述第二转轴(212)上安装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头端开设有伸缩槽(41),所述伸缩槽(41)内滑动设有伸缩杆(42),所述伸缩杆(42)的头端设有卡接头(43),所述卡接头(43)可拆卸的连接在卡接槽(321)内,所述围挡本体(1)的底部设有固定底座(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43)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内设有第一插接杆(431),所述卡接槽(321)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与供第一插接杆(431)插入的第二插孔(3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43)上设有外倒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伸缩板(32)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滑条(323),所述内置滑槽(31)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与限位滑条(323)滑动配合的限位滑槽(3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撑杆(3)顶端设有第三插孔(33),所述第三插孔(33)内设有第二插接杆(331),所述配重伸缩板(32)的顶端设有供第二插接杆(331)插入的第四插孔(324),所述支撑杆(4)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第五插孔(44),所述第五插孔(44)内设有第三插接杆(441),所述伸缩杆(42)上开设有供第三插接杆(441)插入的第六插孔(4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槽(41)的槽口设有可拆卸的橡胶堵塞(45),所述安装槽(21)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l型限位槽(213),两个所述l型限位槽(213)内滑动设有限位杆(21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的内表面上设有用对竖直状态的外撑杆(3)进行限位的抵接杆(4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撑杆(3)的顶端设有铁质层,所述安装槽(21)的槽壁上设有与铁质层配合的磁吸片(21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高度补偿块(5),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定位插孔(216),所述高度补偿块(5)的底部设有四个与定位插孔(216)配合的定位插杆(51),两个所述高度补偿块(5)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的底部与围挡本体(1)的顶部抵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6)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七插孔(61),所述第七插孔(61)内设有第四插接杆(62),所述高度补偿块(5)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且供第四插接杆(62)插入的第八插孔(5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围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围挡,包括围挡本体,围挡本体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柱,支撑柱靠近其底部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安装有外撑杆,外撑杆的底端开设有内置滑槽,内置滑槽内设有配重伸缩板,配重伸缩板的头端开设有卡接槽,第二转轴上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头端开设有伸缩槽,伸缩槽内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头端设有卡接头,卡接头可拆卸的连接在卡接槽内,围挡本体的底部设有固定底座。本技术提高了人在建筑施工围挡旁侧行走时的安全性,通过支撑杆、外撑杆、伸缩杆以及配重伸缩板之间的配合能够加强围挡本体的支撑,从而提高了围挡本体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1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