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516阅读:3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银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玻璃和搪瓷等硅酸盐制品的液体装饰材料。
银水作为陶瓷、玻璃等的装饰物,使用广泛和方便,呈银白色金属光泽。经过国内外长期的研究、开发,相继有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的银水问世。但各种银水均是由发色剂、调色剂、附着剂、耐温剂、填充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后经陈化处理的组合物。发色剂构成金属饰模,发出银白色金属光泽,调色剂用于调整金属饰膜的色调,附着剂功能是提高金属饰膜在硅酸盐制品上的附着力和耐磨蚀性,耐温剂的作用是保证金属饰膜在熔烧时不产生聚集而均匀地展布于饰品表面,保持金属饰膜具有均匀的光亮度,填充剂用于调整金水中的金属含量,使其具有更适宜的使用性能,溶剂的作用是给予银水以适宜的流动性和挥发性。目前,几乎所有银水都以铑为耐温剂,铑的价格十分昂贵,货源短缺,铑约占金水成本的12-20%,以其它贱金属代替铑作耐温剂的研究已进行多年,目前仍未见有所突破。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以锡或铑作耐温剂的银水。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单纯以锡作耐温剂的银水。
上述二种银水,成本大幅度降低,且金属饰膜的光亮度有所提高。
上述的两种银水,其技术要点是以锡部分或全部替代铑作耐温剂,银水的其它组份也根据锡作耐温剂的情况作了优化性调整。
本发明的第一种金水,为发色剂、调色剂、附着剂、耐温剂、溶剂和填充剂构成的组合物,主要技术特征是,以锡的松脂酸盐和铑的有机硫化物作耐温剂,锡和铑的摩尔比为20-1,加入量(对于金属有机化合物,以下均以金属元素重量与银水总重之%表示)0.10-0.25,以金、钯或金、铂的有机硫化物作发色剂,金、钯的摩尔比为5-1,金、铂的摩尔比为6-2,该发色剂的加入量为3.2-8.0,铬的松脂酸盐和银的有机硫化物为调色剂,加入量分别为0.02-0.05和0.00-0.32,附着剂为铋的松脂酸盐,加入量0.3-0.6,以硝化松香为填充剂,加入量为银水总重的20-60%,20-40%四氢萘,10-50%樟油,5-10%环己酮,5-10%松节油的混合液作溶剂,加入量为银水总重的2-10%。
本发明的第二种银水,为发色剂、调色剂、附着剂、耐温剂、溶剂和填充剂构成的组合物,其主要技术特征是,以锡的树脂酸盐作耐温剂,加入量(对于金属有机化合物,以下均以金属元素重量与银水总重之%表示)0.05-0.35,以金、钯或金、铂的有机硫化物作发色剂,金的加入量为2.2-6.0,钯或铂的加入量0.8-2.2,铬的松脂酸盐和银的有硫化物为调色剂,加入量分别为0.05-0.07和0.10-0.35,铋的松脂酸盐为附着剂,加入量0.32-0.52,硝化松香为填充剂,加入量为银水总重的20-60%、20-40%四氢萘、10-50%樟油、5-10%环己酮、5-10%松节油的混合液作溶剂,加入量为银水总重的2-10%。
对于上述的第一种银水,耐温剂锡、铑的摩尔比最佳为8.5-1.0。
上述的第一种银水,发色剂金、钯或金、铂的有机硫化物为松节油硫化香脂金、松节油硫化香脂钯、松节油硫化香脂铂,所述金、钯的摩尔比为2.5-1.5,金、铂的摩尔比为3.4-4.5。
上述第一种银水,附着剂铋的松脂酸盐的加入量为0.32-0.42。
上述的第二种银水,耐温剂锡的松脂酸盐的加入量为0.08-0.21。
上述的第二种银水,发色剂金、钯或金、铂的有机硫化物为松节油硫化香脂金、松节油硫化香脂钯、松节油硫化香脂铂。
本发明的两种银水,筛选了金属锡的松脂酸盐作耐温剂,给出了适宜的银水配方,铑的用量降低65-100%,成本降低8%以上,第一种银水耐温温度为850℃,第二种银水耐温温度为800℃,彩烧后获得的银白色饰膜,符合陶瓷行业技术标准。
制备银水的方法可以是1、以氯化亚锡重量为1,与重量为2-6的松香,重量为8-15的有机溶剂混合加热制成锡耐温剂。
2、以氯化铑重量为1,与重量为2-6含硫量8-15%的硫化油,混合加热组成铑耐温剂,按锡/铑的摩尔比8.5-1.0的比例配制成混合耐温剂。
3、以氯化铬重量为1,与重量2-5的松香,重量为8-15的有机溶剂,混合加热制成调色剂。
4、以硝酸铋重量为1与重量2-5的松香,重量8-15%的有机溶剂,混合加热制得附着剂。
5、以硝酸银重量为1,加入重量为2-6含硫量8-15%的硫化油,混合加热,制成银调色剂。
6、以氯化金重量为1,加入重量为2-6含硫量8-15%的硫化油,混合加热,组成金发色剂。
7、以氯化铂重量为1,加入重量为2-6含硫量为8-15%的硫化油,混合加热,组成铂发色剂。
8、以氯化钯重量为1,加入重量为2-6含硫量为8-15%的硫化油,混合加热,组成钯发色剂。
9、以松香重量为1,加入重量为0.3克浓度为30%稀硝酸,重量为1-1.5有机溶剂,混合加热,组成填充剂。
10、以四氢萘重量为2-40,樟油重量10-50,环己酮重量为5-10,松节油重量为5-10,混合组成有机溶剂。
11、将发色剂、混合耐温剂、调色剂、附着剂、填充剂、有机溶剂充分混合搅拌,陈化一周,即得银水。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例1,银水(瓷用)分别取24份含金量25%金发色剂,16份含量10%的钯发色剂,12份含铋量3%的树脂铋,1份含铬量2%的树脂铬,5份混合耐温剂,38份硝化松香,4份有机溶剂,经充分搅拌混合,陈化一周,组成金属含量为Au6%,Pd1.6%,Bl0.36%,Cr0.02%,Sn0.10%,Rh0.02%的瓷用金、钯发色的银水100份。
例2 银水(瓷用)分别取10.8份含金量25%金发色剂,9份含量10%铂发色剂,10份含铋量3%树脂铋,1份含量2%树脂铬,2.8份混合耐温剂,64份硝化松香,2.8份有机溶剂,经充分搅拌混合,陈化一周,组成金属含量为Au2.7%,Pt0.9%,Bl0.30%,Cr0.02%,Sn0.06%,Rh0.01%的瓷用金铂发色的银水100份。
例3 低温瓷用银水分别取22.4份含金量25%金发色剂,14份含量10%钯发色剂,12份含量3%树脂铋,1份含量2%树脂铬,3份含锡量2.6%树脂锡,6.5份含银量3%树脂银,38份硝化松香,3.1份有机溶剂,经充分搅拌混匀,陈化一周,组成金属含量为Au5.6%,Pd1.4%,Bl0.36%,Cr0.02%,Sn0.08%,Ag0.20%的低温瓷用银水100份。
权利要求
1.一种银水,为发色剂、调色剂、附着剂、耐温剂、溶剂和填充剂构成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以锡的松脂酸盐和铑的有机硫化物作耐温剂,锡、铑的摩尔比为20-1,加入量(对于金属有机化合物,以下均以金属元素重量与银水总重之%表示)0.10-0.25,B以金、钯或金、铂的有机硫化物作发色剂,金、钯的摩尔比5-1,金、铂的摩尔比为6-2,该发色剂的加入量为3.2-8.0,C铬的松脂酸盐和银的有机硫化物为调色剂,加入量分别为0.02-0.05和0.00-0.32,D附着剂为铋的松脂酸盐,加入量0.3-0.6,E以硝化松香为填充剂,加入量为银水总重的20-60%,F20-40%四氢萘、10-50%樟油、5-10%环已酮、5-10%松节油的混合液作溶剂,加入量为银水总重的2-1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水,其特征在于,耐温剂锡、铑的摩尔比为8.5-1.0。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色剂金、钯或金、铂的有机硫化物为松节油硫化香脂金、松节油硫化香脂钯、松节油硫化香脂铂,所述金、钯的摩尔比为2.5-1.5,金、铂的摩尔比为3.4-4.5。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银水,其特征在于,附着剂铋的松脂酸盐加入量为0.32-0.42。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水,其特征在于,附着剂铋的松脂酸盐加入量为0.32-0.42。
6.一种银水,为发色剂、调色剂、附着剂、耐温剂、溶剂和填充剂构成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 以锡的松脂酸盐作耐温剂,加入量(对于金属有机化合物,以下均以金属元素重量与银水总重之%表示)0.05-0.35,B 以金、钯或金、铂的有机硫化物作发色剂,金的加入量为2.2-6.0,钯或铂的加入量为0.8-2.2,C 以铬的松脂酸盐或银的有机硫化物为调色剂,加入量分别为0.05-0.07或0.10-0.35,D 以铋的松脂酸盐为附着剂,加入量为0.32-0.52,E 硝化松香为填充剂,加入量为银水总量的20-60%,F 20-40%四氢萘、10-50%樟油、5-10%环己酮,5-10%松节油的混合液作溶剂,加入量为银水总量的2-10%。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银水,其特征在于,耐温剂锡的松脂酸盐的加入量为0.08-0.21。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银水,其特征在于,发色剂金、钯或金、铂的有机硫化物为松节油硫化香脂金、松节油硫化香脂钯、松节油硫化香脂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陶瓷、玻璃、搪瓷等硅酸盐制品的液体装饰材料,其特点是以锡和铑或单纯以锡作耐温剂,银水其它组分也根据锡作耐温剂的情况作了优化性调整。本发明的银水、耐温度高、铑的用量降低65—100%,生产成本至少可降低8%。彩烧后的银白饰膜符合陶瓷行业技术标准。
文档编号C03C17/06GK1069479SQ9110651
公开日1993年3月3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13日
发明者张仲江, 刘海笑, 王俊萍, 李树红 申请人: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