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暗筋加固古建筑方法

文档序号:1815721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应力暗筋加固古建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暗筋加固古建筑的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宜用于对木结构和砖墙的古建筑进行抗震加固。
历史悠久、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宗教建筑,大多无抗震设防,加上古建筑是榫眼结合的木结构,屋面重量大,中等裂度的地震就会产生节点变位、松脱和拨榫,甚至断折,使古建筑歪斜或倒塌。古建筑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古建筑,使之免遭地震破坏,是抗震加固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古建筑采用的抗震加固方法,虽有一定模式可循,而且有相关的图集和规范可参照,但这些方法尚不完善,普遍存在资金投入多、加固体积大、施工复杂,特别是附加的加固体,往往要改变古建筑的结构件尺寸和原貌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暗筋加固古建筑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固古建筑,可不改变原古建筑结构件的尺寸、外形、外貌和色彩,不露出任何加固痕迹,其抗震能力可达到当地地震烈度的设计要求,而且省工、省料。
本发明是如下方式完成的采用预应力钢筋加固古建筑木结构的柱、梁和墙,其钢筋用量及其强度,可以按地震烈度的要求设计。钢筋嵌入建筑物需要加固的部位,并施加预应力,经锚固和防锈、防腐处理后,再刷与原建筑物同样色彩。由于适量预应力的作用,使钢筋紧贴建筑物,能扎紧约束墙体,加强木结构的节点。预应力钢筋经锚脚密集锚固,与被加固体有效结合,从总体上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变形能力和整体性能,从而达到抗震加固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预应力钢筋加固古建筑梁和柱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预应力钢筋加固古建筑墙体腰箍的示意图。
参见图1,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首先用特殊方法把柱2下的石礅3取出,钻孔,穿入钢筋5后安放在基础4上。在梁1和柱2抽槽,再把调直好的钢筋5逐根安放槽内,接着用特制的张拉器给钢筋5施加预应力,并要逐根对称张拉,在梁1和柱2上打锚脚6数根,锚固。全部张拉锚固后,经检查验收合格,先浇捣基础混凝土7,然后用油灰把有槽的地方括平,最后刷同色油漆。保持古建筑外形和色彩。
参见图2,按图纸设计要求,首先在墙体8加固腰箍的部位上进行凿墙缝9处理,深度3公分,然后把钢筋5安放到墙缝9内,并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到一定数值进行锚固,并安放横筋10进行绑扎,最后用同色砂浆勾缝。
用本发明的方法对现有古建筑、宗教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加固体的重量微不足道,但预应力钢筋与被加固体有效结合,可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抗变形能力和整体性,而且造价低、省材料、施工方便,特别是不改变原建筑尺寸和外形外貌。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权利要求
一种预应力暗筋加固古建筑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把古建筑柱子下的石礅3取出,钻孔穿入钢筋5后,复位,在梁1和柱2上抽槽,放入钢筋5,施加预应力,并在其间钉上锚脚6,再用油灰括平槽口,涂以原建筑物色彩。b、在古建筑墙体腰箍加固部位处凿墙缝9后,放入钢筋5,对其施加预应力,再用横筋10进行绑扎,用原建筑物同色砂浆勾缝。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预应力暗筋来加固古建筑的方法。根据地震烈度要求,把需要加固的古建筑柱子下的石礅取出,钻孔,穿入钢筋后复位,梁、柱抽槽,腰箍凿墙缝放入钢筋,施以预应力后再用横筋绑扎,使其成一整体,最后用油灰把槽、缝等处刮平,刷以原建筑物色彩。用这种方法加固古建筑,具有节省材料、施工方便、不改变古建筑的外形、外貌等优点,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文档编号E04G23/04GK1058250SQ9110810
公开日1992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6日
发明者朱友山 申请人:朱友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