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板屋顶集(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28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浪板屋顶集(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浪板屋顶集(散)热装置,它在一般屋顶的浪板或金属浪板下方,以若干吸热管配合循环接管,而设置一循环管路,形成一个冷水进入、热水输出的循环系统,该集(散)热装置具有大面积吸热、集热与调节室内温度的实用进步效益。
一般市面上广泛使用做为屋顶防雨的浪板(如


图1所示),由于其材质非石棉等即金属,以致在夏天时,室内温度非常酷热,而冬天时则却又十分寒冷,所以,在浪板屋顶下再加装保丽龙板、PU发泡、玻璃纤维等隔热材料,以期改善前述的弊端,然而,众所周知,该等隔热材料,不但能隔热,同时亦具有保温作用,也就是说,其固然可暂时将热量阻隔于外,而避免外面的热量迅速传递至室内,但在屋顶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晒后,仍会有相当热量进入室内,而室内由人或机器所产生的热量,也将使室温提高,从而,由于隔热材料的阻隔,使得整个室内空间如一个储热室,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而闷热难当时,由于热量难以迅速透过隔热材料而散热,以使室内更为闷热,因此,以隔热材料来弥补浪板的天生缺陷,实有顾此失彼之处。
鉴于此,为了排除前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主要在一般市售的浪板或金属浪板所制造成规格化建筑材料的浪板的下凹处,设置由若干吸热管及循环接管所组成的循环管路,而由该循环管路中之水流吸收太阳辐射能或其他来自室内的热量,并配合其他附属装置而予于储存或直接利用,并由于其可藉循环管路内循环的水流带走热能,使又能降低室内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提供一种可直接配合装设在浪板屋顶,而无需破坏房屋结构及美观的浪板屋顶集(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二提供一种吸热面积大的浪板屋顶集(散)热装置,该装置可涵盖整个屋顶,因此可以增加热量收集的进步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三提供一种可调整室内温度的浪板屋顶集(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四提供一种能收集热量而储存或直接利用的浪板屋顶集(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五提供一种可除去凝结于屋檐的雪霜的浪板屋顶集(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以下述方式实现其目的。
一种浪板屋顶集(散)热装置,它主要结构是在浪板的下凹处设置若干吸热管及一隔热板,并利用螺钉在两浪板接合处予以螺结组合固定于屋顶衍梁中,再配合具有若干并排接头的循环接管,从而形成一个冷水进入、热水输出的循环供热系统。
为易于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功能效益,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介绍说明如下
图1常用的实际应用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组合图。

图1、3图所示一种浪板屋顶集(散)热装置,主要是在一般浪板或金属浪板1,其下凹处配合设置若干吸热管2及一隔热板3,而各吸热管2的两端分别与循环接管51、52接合,以构成一循环管路A;装设时是将两浪板1予以搭叠结合再由螺钉N固定于屋顶衍梁4处,然后各吸热管2两端分别与循环接管51、52上的各接头组接,最后再配合温控装置6、贮水槽7及循环泵8共同组合而成一循环供热系统(如第4图所示)。
上述实例为强制循环型的本实用新型,另外,本实用新型亦可配置成自然循环型或流程型,唯视人、时、地的需要而定。
如图5所示,根据不同的应用,配合浪板1、吸热管2做不同的变化组合;是以本实用新型在生产制造上及提供消费者使用上,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该种浪板屋顶集(散)热装置,是与建筑材料结合,在制造、安装上不必破坏房屋结构及美观且具备有省时、省工与节省费用的经济效益。
2.该种浪板顶屋顶集(散)装置,涵盖整个屋顶结构,因此,具有可观的吸热面积,而能集热加以利用。
3.该种浪板屋顶集(散)热装置可借吸热管吸收太阳辐射能或室内过多的热量,而降低室内温度,冬天时,可借隔板热板来保持室内温度,具有调节室内温度的实用效益。
4.该种浪板屋顶集(散)热装置,其设于下雪地区时,可借其吸热管内流动的水,而使凝结于屋檐上的积雪易于脱落,因而具有除雪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浪板屋顶集(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结构是在浪板的下凹处设置若干吸热管及一隔热板,并利用螺钉在两浪板接合处予以螺结组合固定于屋顶衍梁中,再配合具有若干并排接头的循环接管,从而形成一个冷水进入、热水输出的循环供热系统。
专利摘要一种装于具有浪板或金属浪板屋顶的集(散)热装置,其主要是在浪板的下凹处设置若干吸热管,各吸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循环接管上的并排接头接合,构成一循环管路,该循环管路配合储水槽或配合温控装置及循环泵可形成自然循环系统或强制循环系统,循环管路中的水流吸收太阳辐射能或吸室内热量(当室内温度于室外时)而集热使用,而热量由水流带走可调节室内温度。因而具有热量收集、室温调节的双重实用效益。
文档编号E04D13/18GK2108133SQ9123288
公开日1992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23日
发明者何锡欣 申请人:何锡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