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双曲线砼塔的施工方法及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281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双曲线砼塔的施工方法及设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的施工方法及设施。特别适用于建筑双曲线砼塔高大构筑物筒体的施工,如电厂的冷却塔、空冷塔等。
现有技术双曲线砼构筑物筒体的施工方法及设施,筒体半径控制采用悬盘垂球对中、钢尺丈量半径法,对中时吊盘由相互垂直的四根细钢丝绳在水平方向拉紧(半径可达50米以上),用吊盘中心下面的大垂球实施对中,(垂线最长可达100米以上)稍一受风力,垂球摆动不止,对中的准确度不易保证;一般浇筑一节或二节筒壁就需对中一次中心,费工费时,如建筑135米塔悬盘垂球就需对中40次以上。
现有技术,使用激光仪对中法,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需要专门专业人员测量,一般只能用于测量半径较小的砼筒体对中,如烟囱等,而不能用于测量半径大的砼构筑物中心对中,因筒壁施工时,测量人员无法到达中心。
现有技术应用在双曲线砼塔的施工升降机已公开CN2126636Y倾斜式施工升降机,它为了缩短导轨架与塔式构筑物上部之间的间距,将导轨架倾斜设置,其相应的吊笼的立柱倾斜设置在吊笼的背部,驱动机组中的驱动机构阶梯状倾斜布置等,其不足之处结构复杂,按装难度大。
又公开CNLZ93201988.9附着提升式门架,它用于建筑超高烟囱不需要竖井架和脚手架,但它只适于在筒壁直径不大于25米且呈直线形的高大构筑物施工中使用。
现有技术双曲线塔施工的模板系统多采用附着三角架翻板法,但模板采用工具式标准组合钢模板或双曲线塔专用钢模板,其不足之处,前者难易满足双曲线塔筒体施工的质量要求。因筒体的筒壁时时处于变半径状态,常规标准模板无法满足上下层收坡的施工要求,即不能保证模板上、下层相接处的施工质量,容易产生模板错台、漏浆等质量问题。后者使用有局限性,不能在其它工程施工中通用,因而增加了工程成本。
本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套建筑双曲线砼塔构筑物筒体的施工方法和设施。提出一种悬盘对中与丈量斜半径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砼筒体中心不偏移;提供一种异型组合钢模板,解决变半径筒体的模板上下层相接处的收坡;设计一种适于双曲线砼塔的筒体内作垂直运输的升降机构等。使之测量效率高、误差小;模板上下层连接牢固严密,有通用性;垂直运输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等。
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实现的。
主要包括筒体中心的测量方法,升降机构、操作平台、模板系统等,这些均配合砼筒体筑高而不断测量、搭高,与此同时往内外模板间浇灌砼,然后卸去模板。其特征在于1、采用经纬仪测量悬盘对中及丈量斜半径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筒壁模板的支设,以保证双曲线砼塔筒体的中心不偏移。
2、模板系统采用工具式单元组合钢模板的翻板施工方法。单元组合钢模板由3-5块单块平面钢模板和1块可调节模板组成,上、下层单元钢模板相接处,用平面钢模板短边框上的长园孔,调节上下层模板收坡的施工要求,以满足变半径筒体模板上下层相接处的砼平整光滑。
3、施工升降机构包括施工升降机和附壁支撑架,以施工升降机为主体,取代竖井架及其吊笼和驱动装置等,附壁支撑架由刚性架和步道架组成,它配合砼构筑物筒体的筑高逐节搭设。
下面结合实施例给出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方法及设施的结构特征、连接关系。


图1为本发明施工升降机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总装连接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升降机与附壁支撑架的刚性架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附壁支撑架的步道架与砼筒壁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悬盘对中法由塔中心O向塔外引伸方向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悬盘对中法对中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丈量斜半径法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模板系统异型组合钢模板拼装组合支设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单块平面钢模板左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单块平面钢模板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是单块平面钢模板右侧视图。
附图编号说明施工升降机(1)、刚性架(2)、步道架(3)、砼筒壁(4)、升降机导轨(5)、底笼(6)、吊笼(7)、槽钢连接架(8)、异型连接件(9)、架扣(10)、单管立柱(11)、双管立柱(12)、刚性架横向水平杆(13)、刚性架纵向水平杆(14)、斜撑杆(15)、步道架横向水平杆(16)、步道架纵向水平杆(17)、预埋螺栓(18)、短螺栓(19)、U型螺栓(20)、螺母(21)、垫圈(22)、短架管(23)、单元组合钢模板(24)、单块平面钢模板(25)、调节模板(26)、U型卡(27)、面板(28)、边框(29)、纵横肋(30)、上短边边框(31)、下短边边框(32)、长园孔(33)、园孔(34)、长边边框(35)、加强肋(36)、对拉螺栓孔(37)、围檩(38)、立杆(39)、对拉螺栓(40)、三角架(41)、定型脚手板(42)、垂直顶杆(43)、悬盘(44)、钢尺(45)、大垂球(46)、水平拉绳(47)、垂直拉绳(48)、导向轮(49)、倒链(50)、经纬仪(51)、方向标志(52)。
现有垂直运输的施工升降机,其使用规定升降机与建筑墙体的距离控制在3米左右,不能直接用于建造双曲线砼塔式构筑物的垂直运输施工。为适应双曲线塔曲线半径变化大,超高等特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由施工升降机和附壁支撑架相结合组成的施工升降机构,如图1~4所示。它有利于促进施工进度及人身安全等。
施工升降机(1)选用H150型,包括有导轨架(5)、底笼(6)、吊笼(7)、驱动装置及槽钢连接架(8)等成套设备。它是定型产品、设施成套,用它取代竖井架及其吊笼和驱动装置。使用它,不需要像CN2126636Y倾斜式施工升降机专门设计、制造导轨架、导轮等,而且具有运行安全可靠,载重量大、垂直运输效率高等优点。
为了符合其使用规定满足升降机与建筑墙体的距离控制在3米左右,本发明增设一个特殊结构的附壁支撑架,这个附壁支撑架能够配合双曲线砼构筑物筒体直径从下面上由大→小→大的变化和筒壁相联接,这样就能支撑和满足H150型施工升降机的使用要求如图1、2所示。
增设的附壁支撑架,为了达到上述施工升降机的使用要求,在结构上由刚性架(2)和步道架(3)相结合构成,它配合双曲线砼构筑物筒体的筑高逐节搭设,其刚度与施工升降机(1)载荷相匹配。
1)刚性架(2)如图2所示,由立柱(11)、双管立柱(12)、横向水平杆(13)、纵向水平杆(14)、斜撑杆(15)组成,用架扣(10)固定联接,纵、横水平杆(14)、(13)纵横交叉固定在立柱(11)、(12)上联成水平支架面,每节水平支架面的空间间距为一节模板的垂直高度,本发明的节距为1500mm。
为加强刚性架(2)的刚度,所采取的措施其一、在刚性架(2)的左、右两侧的立柱(11)之间自下至上装有斜撑杆(15);
其二、刚性架(2)的立柱,除左、右两侧的立柱为单管立柱(11),其余均采用双管立柱(12)。双管立柱(12)是用二根钢架管并为一根立柱使用。因本附壁支撑架的纵、横水平杆(13)(14)(16)(17)及立柱(11)均选用φ48×3.5mm的通用钢架管,所以不需要备专用材料。
刚性架(2)的前侧的横向水平杆(13)与施工升降机(1)的槽钢连接架(8)之间用异型连接件(9)并行联接,其固定联接点一般不少于四处,如图3所示。使钢性架(2)从下至上垂直且平行于升降机(1)的导轨(5)。这样就给施工升降机提供一个结实牢靠的附壁架,使升降机(1)在高大砼塔式构筑物的施工中能够稳定、高效的进行垂直运输施工。
刚性架(2)后侧的横向水平杆(14)与步道架(3)的纵向水平杆(17)用架扣(10)联接,刚性架(2)与步道架(3)结合构成附壁支撑架。
2)步道架(3)如图2所示,山立杆(11)、横向水平杆(16)、纵向水平杆(17)组成,纵、横向水平杆(17)、(16)交叉,用架扣(10)固定在立杆(11)上联成水平面,每节水平面的空间间距为一节模板的垂直高度(本发明采用的模板高度为1500mm),纵向水平杆(17)的平面间距不小于升降机(1)的底笼(6)、吊笼(7)宽度,横向水平杆(16)的平面间距与钢架板的宽度相匹配。
步道架(3)的前端通过纵向水平杆(17)与刚性架(2)的横向水平杆(13)用架扣(10)联接,后端通过横向水平杆(16)与砼筒壁(4)上的预埋件螺栓(18)联接,螺栓(18)上套短架管(23)、垫垫圈(22),用螺母(21)紧固。
本发明步道架(3)的特点是步道架(3)长度,从下至上配合砼构筑物筒体曲率变化而加长或缩短。
为保证施工升降机在超高垂直运输的稳定性,在附壁支撑架的刚性架(2)的左、右两侧设有多根揽风绳。揽风绳在筒体高度方向,按一定间距设置,每根揽风绳一端绑扎在刚性架(2)的左、右侧的立杆(11)上,另一端固定在砼筒壁(4)预埋的钢环上。
本发明垂直运输的施工升降机构,由于增设了结构独特的附壁支撑架,解决了施工升降机远离构筑物筒壁的整体稳定,能够控制施工升降机的垂直偏差,从而使施工升降机(1)能够在建造高大双曲线砼构筑物中实现垂直运输。
为使双曲线砼筒体的中心不偏移,采用悬盘对中法及丈量斜半径相结合方法来支设筒壁上模板,如图5~7所示。下面分三点说明如下设有悬盘对中升起控制机构,包括4根水平拉绳(47)、4个导向轮(49)、4个倒链(50)及1根垂直拉绳(48)。4根水平拉绳(47)互相垂直,一端固定在悬盘(44)上,另一端分别通过砼筒壁(4)上相对应的导向轮(49),与砼筒体下环梁处的倒链(50)联接,垂直拉绳(48)一端系在悬盘(44)正下方,另一端与地面联接。
悬盘对中法步骤(见图5、6所示)。
1)由塔中心O点,向塔外引出彼此相垂直的两条方向线OA、OB,见图5所示。将经纬仪(51)置于O点,用经纬仪(51)成90°方向在塔外侧设A、B两点,并在零米筒壁上画方向标志(52),即方向标志(52)是在OA、OB方向线上,作塔外测量时照准点使用。A、B两点距塔心O点距离,应使由A、B点往塔筒壁(4)上引方向线的仰角β不大于42°为宜。因仰角β大于42°,测量人员难以观察,影响精度。
2)升起悬盘(44)至筒壁(4)所需高度,悬盘(44)中心挂1-3根钢尺(45),悬盘(44)正下方通过垂直拉绳(48)吊大垂球(46),使悬盘(44)粗略对中,如图6所示。
3)用两台经纬仪(51)分别置于A、B点,并照准O点或方向标志(52),把OA、OB方向线引到已浇好砼的筒壁(4)上平面,再置经纬仪(51)于砼筒壁(4)上平面AO、BO方向线上,分别后视A点、B点,倒转经纬仪(51)的望远镜,此时两个经纬仪(51)的视线即为AO、BO方向线,其交点即为塔的中心点O。此时在两台经纬仪(51)监视下,拉紧或放松水平拉绳(47)端头的倒链(50),(倒链(50)为0.5吨)使悬盘(44)准确对中。此时锁定倒链(50),拉紧悬盘(44)正下方的垂直拉绳(48),使得悬盘(44)对中,且固定不动(见图6所示)。
丈量斜半径方法,如图7所示。
1)测量计算悬盘的标高H盘=H+hh=S′·Sinα+i式中H盘-悬盘的标高H-放置经纬仪的筒壁上平面的设计标高。
h-筒壁上平面与悬盘之间的标高差。
S′-悬盘中心至经纬仪望远镜中心的斜距。
α-经纬仪中心对悬盘中心的俯视角。
i-经纬仪高度。
2)计算半径斜长 式中Ri-砼塔筒壁某节上平面设计半径。
Hi-砼塔筒壁某节上平面设计标高。
H盘-悬盘的标高。
3)用钢尺以200N拉力,按计算的斜半径长度来确定该节模板的正确支设位置。
本发明测量方法的突出优点是悬盘(44)提升对中一次后,砼筒壁(4)可施工15-20节模板高度。因每节模板的支设位置的确定,即斜半径R ,Ri(n+1),Ri(n+2),……均可在悬盘(44)对中后的位置为基准来计算测量的,所以悬盘(44)提升对中一次,可多次测量每节模板支设的斜半径R1。也就是在已筑好的砼筒壁(4)上平面上,用钢尺(45)以200N拉力,按计算的斜半径Ri斜去丈量,即可确定上一节模板的正确支设位置,建筑一个135米高的双曲线空冷塔,用本发明测量方法,只要提升悬盘(44)四次对中即可到顶,省工、省时,而且准确度高,保证了筒体中心不偏移。并克服和避免了悬盘垂球对中法的缺点。
模板系统采用工具式单元钢模板翻板施工方法,如图8所示,由钢模板、连接件、支承件组成。
单元钢模板(24)由3-5块单块平面钢模板(25)和一块可调节模板(26)组成,为保证上、下层单元工具式钢模板(24)之间相接处的严密,用平面钢模板上短边框(31)上的长园孔(33)调节,以保证上层单元钢模板(24)的下短边边框(32)只少有一个园孔(34)能与下层单元钢模板(24)上短边边框(31)上的长园孔(33)相通,长园孔(33)提供了上层单元钢模板(24)有调整的可能。因双曲线塔式构筑的施工中,筒体半径不断变化,故需要单元钢模板(24)的按装位置能配合筒体作相应的调整,为此将单块平面钢模板(25)上短边边框(31)的连接孔改为长园孔(33)后,就能保证上、下层模板正确连接,克服了普通钢模板上、下层按装时卡扣园孔的错位现象,所以长园孔(33)解决和满足了构筑物变截面的施工需要,使上、下层模板不错台,接缝严密不漏浆,上、下层模板接缝处的砼表面平整光滑,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单块平面钢模板(25)如图9、10、11所示,在边框(29)上均设有连接孔,其中上短边边框(31)上设有二个长园孔(33),二个长园孔(33)孔距之间设有加强肋(36)。
单块平面钢模板(25)的模数尺寸(长、宽)采用我国通用的模板数制的标准体系,长度为1500、1250两种,模板的宽度为300、200、1500、100四种,实施例图8的模板尺寸(mm)长为1500、宽为200。
从上可见,本发明异型组合钢模板延伸了标准钢模板的使用特性,并保留了标准组合钢模板的特性。如单块平面钢模板(25)的模数尺寸(长、宽)均采用我国通用的模数制的标准体系,有通用性。
调节模板(26)如图8所示,其侧壁上的园孔(34)的位置及孔径与单块平面钢模板(25)的长边边框(35)上的园孔(34)全部相同。调节模板(26)在模板系统进行翻板施工时,能够起到补偿和调节作用,使单元钢模板(24)能够实现满足塔式砼构筑物筒体变半径需要。
模板系统支设步骤如图8所示。
1)单元组合钢模板(24)组装。先将3块平面钢模板(25)与1块调节模板(26),在长边框(35)的园孔(34)上,间隔的装短螺栓(19)组装联接成一体后,装在已浇好凝固的砼筒壁(4)上,再把2块单块平面模板(25)在长边框(35)上的园孔(34)上用短螺栓(19)联接成一体;上述二大块组合钢模板之间用U型卡(20)联接牢,按装在砼筒壁(4)上构成单元组合钢模板(24)。
以此方法,将单元组合钢模板(24)支设在筒壁一周,装配构成一节模板。
2)装围檩(38)。在每节单元组合钢模板(24)的高度方向的上、下两端,横向各设有二道钢围檩(38)支承。钢围檩(38)采用槽钢。
3)装立杆(39)。在每节单元组合钢模板(24)的调节模板(26)的纵向装立杆(39)支承。立杆(39)用角钢做成,立杆(39)上设有与调节模板(26)相对应的对拉螺栓孔(37),立杆(39)压在围檩(38)上面。
4)装对拉螺栓(40)。对拉螺栓(40)穿过调节模板(26)、立杆(39)上的二个对拉螺孔(37),用螺母(21)将砼筒壁(4)内、外二层的单元组合钢模板(24)相对位置固定。
5)装上一节单元组合钢模板(24)时,将带园孔(34)的下短边边框(32)朝下,只少有一个园孔(34)与下层单元组合钢模板(24)的上短边框(31)上的长园孔(33)相通,用U型卡(27)联接牢。
采用本发明异型平面钢模板,建造一个9020平方米的双曲线空冷塔需用长×宽为1500×200的钢模板9720块,总价27万元,还需要用调节模板2000块,总价3.2万元。这些模板,工程结束后,还可周转到其它工程中反复使用。
此外在砼筒壁(4)内外二圈均设有悬挂式操作平台,安装附着在砼筒体的筒壁(4)上,随着筒体每节砼的浇灌,凝固,由下而上周转提升,起着脚手架的作用,如图7所示。
悬挂式操作平台组成(如图7所示)主要包括一套A型吊兰、两套定型脚手板(42)、三套三角架(41)、垂直顶杆(43)等,附着按装在已凝固的有足够强度的砼筒壁(4)上,凭借砼筒壁(4)的强度及对拉螺栓(40)的抗剪力,承受施工时的动荷与静荷。
上述本发明施工方法和设施,在太原二电厂两座9020平方米空冷塔施工中试用。该空冷塔高135米,筒体为双曲线,塔的零米半径为60米,喉部标高114米,喉部半径为32米,即与塔的零米半径R相差28米,塔顶半径为34米,是全国最大的空冷塔之一。实践验证了本发明施工方法和设施具有许多优点及显著经济效益。
本发明施工方法及设施的综合优点1、充分利用了现成的定型设备和仪器为基础,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与其相结合,提出各种新的施工方法和设施,解决了建筑双曲线砼高大构筑物施工中的难题。如创造了由刚性架和步道架构成的附壁支撑架,使施工升降机不受构筑物的高度和曲率变化的影响,能够作为建筑双曲线砼塔的垂直运输升降机构;再如利用经纬仪测量悬盘对中及丈量斜半径法,解决了建筑高大砼构筑物筒体中心不偏移;又如将标准组合钢模板短边上的园孔改为长园孔,解决了变半径砼筒体采用翻板施工法的上、下层模板错台等问题。
2、满足了建筑双曲线砼构筑物筒体的施工质量需要。如本发明全塔建成,悬盘只要对中四次左右,对中误差小(不超过1cm),保证了砼筒体不偏移;又如采用异型组合钢模板,使上、下层模板相接处严密,不漏浆,使筒体表面平整光滑等。
3、保证了施工进度快。如本发明施工升降机构运行可靠,垂直运输效率高,升降速度快。由于结构简单,必要时可在塔内搭设二套,同时运行,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4、省工、省料,经济效益显著。如有了异型组合钢模板,使双曲线砼构筑物施工中不用制作一次性使用的木模板或专用钢模,工程结束后,还可周转到其它工程中反复使用、节省钢材;又如本发明施工升降机构要比竖150米十二孔井架节省钢材、设备及人工费约40万元;再如本发明悬盘对中法要比一般悬盘垂球对中法节省测量工时90%以上。
综合上述,本发明是建筑双曲线砼塔的多、快、好、省的施工方法和设施,有推广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
1.建筑双曲线砼塔的施工方法及设施,主要包括筒体中心的测量方法、模板系统、升降机构、操作平台等,这些均配合砼筒体筑高而不断测量、搭高,与此同时往内外模板间浇灌砼,然后卸去模板,其特征在于1)确定筒壁上模板的支设,采用经纬仪测量悬盘对中及丈量斜半径相结合的方法;2)模板系统采用工具式单元组合钢模板的翻板施工方法,单元组合钢模板由3-5块平面钢模板和1块可调节模板组成,上、下层单元钢模板连接处,用平面钢模板短边框上的长园孔调节。3)施工升降机构包括施工升降机和附壁支撑架,以施工升降机为主体,取代竖井架及其吊笼和驱动装置,附壁支撑架由刚性架和步道架组成,它配合砼构筑物筒体的筑高逐节搭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及设施,其悬盘对中法主要步骤是1)由砼塔中心O点,向塔外引出彼此相垂直的两条直线OA、OB,并在与零米筒壁相交处画方向标志;2)升起悬盘至筒壁所需高度,用悬盘下吊的垂球,使悬盘粗略对中;3)用两台经纬仪测设,使悬盘准确对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施工方法及设施,其特征在于设有悬盘对中升起控制机构,包括4根水平拉绳、4个导向轮、4个倒链及1根垂直拉绳,4根水平拉绳互相垂直,一端固定在悬盘上,另一端分别通过筒壁上相对应的导向轮,与筒体下环梁处的倒链联接,垂直拉绳一端系在悬盘正下方,另一端与地面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施工方法及设施,其特征在于悬盘准确对中方法,是将两台经纬仪分别置于A、B点,并照准O点或方向标志,把AO、BO方向线引到已浇好砼的筒壁上平面,再置经纬仪于筒壁上平面AO、BO方向线上,分别后视A点、B点,倒转经纬仪的望远镜,此时经纬仪视线即为AO、BO方向线,其交点即为塔的中心点O,在两台经纬仪的监视下,拉紧或放松水平拉绳端头的倒链,使悬盘准确对中在AO、BO方向线上,锁定倒链,拉紧悬盘正下方的垂直拉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方法及设施,其特征在于丈量斜半径法是1)测量计算悬盘的标高。H盘=H+hh=S′·Sinα+i式中H盘-悬盘的标高H-放置经纬仪的筒壁上平面的设计标高。h-筒壁上平面与悬盘之间的标高差。S′-悬盘中心至经纬仪望远镜中心的斜距。α-经纬仪中心对悬盘中心的俯视角。i-经纬仪高度。2)计算半径斜长 式中Ri-砼塔筒壁某节上平面设计半径。Hi-砼塔筒壁某节上平面设计标高。H盘-悬盘的标高。3)用钢尺以200N拉力,按计算的斜半径长度来确定该节模板的正确支设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方法及设施,其特征在于附壁支撑架的钢性架,由立柱、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斜撑杆组成,用架扣连接固定,纵、横水平杆纵横交叉固定在立柱上联成水平支架面,每节水平支架面的空间间距为一节模板的垂直高度,左、右两侧的立杆之间自下至上装斜撑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方法及设施,其特征在于步道架由立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组成,纵、横水平杆交叉用架扣固定在立柱上联成水平面,每节水平面的空间间距为模板的垂直高度,纵向水平杆的平面间距不小于升降机的吊笼宽度,横向水平杆的平面间距与刚架板的宽度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筒体内每节步道架水平面的宽度相等,长度从下至上随砼筒体曲率变化而加长或缩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方法及设施,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的附壁支撑架的刚性架前侧与施工升降机的连接架用异型连接件并行联接,从下至上保持垂直,且平行于施工升降机的导轨,刚性架的后侧与步道架前端联接,步道架后端与砼筒壁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方法及设施,其特征在于模板系统的单块平面钢模板的边框上均设有连接孔,其中上短边边框上设有二个长园孔,二个长园孔孔距之间设有加强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双曲线砼塔施工方法,采用经纬仪测量悬盘对中与丈量斜半径方法,控制筒壁模板的支设;采用异形组合钢模板翻板施工法,解决了变半径筒体模板上下层相接处的砼平整光滑;采用施工升降机与附壁支撑架组成的垂直运输升降机构等,这三者配合砼筒体筑高而不断测量、搭高。本发明优点悬盘对中一次,就可测量多节模板支设,效率高、误差小,不需要为变半径砼筒体施工专门制作模板;升降机构要比竖井架节省费用约40万元。
文档编号E04H12/00GK1111707SQ94117449
公开日1995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14日
发明者周信法, 韩学德, 朱元玉 申请人: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建设三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