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盏的烧制方法

文档序号:1955213阅读:69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盏的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陶瓷的烧制方法,特别涉及建窑黑釉瓷即建盏的烧制方法。
建盏,在日本称天目茶碗,是我国八大名瓷之一,其窑址是指我国宋代福建省建阳县内,专门烧制黑釉茶碗。建窑是我国八大名窑,其窑变建盏为难得的上上品,世界上现存三只窑变建盏制品,为日本所收藏列为国宝。建盏的特点是釉面呈青黑等深色调,有直径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斑点或流畅毫纹的,在阳光下闪着银光、金光或放出蓝、紫等不同的干涉色或虹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但其烧制方法在宋代已失传,中外许多陶艺家以毕生精力研究它,但都未见结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盏的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1、原料的加工工艺用黄泥、粘土、红土为坯料,以窑灰和釉石为釉料;黄泥粘性大,塑性差、颗粒细、以石英伊利石为主,有少量的粘土和长石;粘土为冲积粘土、型性好、颗粒细、含游离石英较高;红土粉红色瘠性粘土、稍带塑性、颗粒较均匀,含Fe2O3较低;
窑灰取自陶瓷砖瓦窑头或烧制成;釉石颜色呈红紫色,该种釉石经日晒干后浸泡水中即化成乳浊状泥浆,无须加工粉碎,物相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有少量粘土和Fe2O3。
2、坯料配方及工艺坯的制备建盏坯体干物质的主要化学成份(%)为SiO262-69 A2O321-25Fe2O35-8K2O 2.27TiO21-1.6MgO 0.1-0.5Na2O 0.05-0.12(1)坯料配方以黄泥、粘土、红泥为主要原料,在建窑址地,其配比为5∶2∶5。
(2)坯料的制备过程a、塑性成型加工后的黄泥加工后的粘土→配方→球磨→过筛→滤泥→练泥→陈腐加工后的红土→练泥→手拉坯成型b、注浆成型加工后的黄泥加工后的粘土→配方→球磨→过筛→加水玻璃→搅拌→陈腐加工后的红土 →注浆成型(3)坯工艺参数控制坯的收缩解(%)成型方法干燥收缩(%)烧成收缩(%) 总收缩(%)可塑成型 4.8 1519注浆成型 6.5 15.1 20.6坯料的细度200目筛余<5.2%。
成型水分塑性泥料含水率26-28%。
注浆泥料含水率33-36%。
注浆料中添加水玻璃比例为0.85%。3、釉料配方及施釉工艺控制虹彩天目建盏釉干物质的主要化学成份(%)为SiO260-63Al2O318-19CaO58Fe2O35-8 K2O2-4 MgO1-3P2O51-1.41 TiO20.5-0.9 MnO0.5-0.8Na2O 0.1(1)窑灰淘洗、搅拌、过180目筛、筛分沉淀弃水。
(2)釉石将釉石淘洗,过180目筛,残渣弃去,筛分沉淀后去水,搅拌成乳浊液。
釉料配制分别将窑灰浆和釉石浆搅匀,各用建盏坯片浸沾20秒后取出,候其二者浆厚度一样时,再按1∶2.5~3.5体积比混合,搅拌均匀陈腐备用。
由于建盏釉层较厚,干坯或湿坯浸釉都会发生釉层脱釉、裂釉和炸坯,因此我们采取坯体经500℃素烧后再施釉。
施釉可采用传统的内荡,外浸的方法,釉浆比重应该控制在1.8g/cm3,施釉的厚度以1-3mm为宜。
4烧制在传统龙窑中用木柴烧成的,窑位确定在三、四、五目的中柱,采用还原焰烧成,热电偶安装在龙窑的第四目的窑顶,插入深度为18cm,烧成最高温度为止火温度SK8-10。
在箱式高温硅碳棒电炉中,用还原焰烧成,8-9小时要温升温至1200℃~1300℃,保温0.2~1小时,然后停炉自然冷却。
根据上述的工艺规程制得的建盏,成品率高,釉表面光亮,呈青黑等深色调,产生有直径大小不同的园斑或流畅的条纹,产生不同的光干涉色或虹彩,产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根据上述的制作方法,坯料过筛为40目,釉料以釉石浆窑灰浆体积3∶1配成,施釉厚度为2.5mm,用还原焰烧成,龙窑烧制最高温为止火温度SK10;高温电炉应在9小时升温至1300℃,保温1小时;然后停炉自然冷却。则烧制成建盏产品盏面釉层反射有强烈的银灰色区,反射区上,依次有呈褐、红、兰、绿色等2-3级宽窄不等的干涉长纹,产生2-3级的虹彩干涉色,有强烈的虹彩现象,称虹彩建盏。实施例2根据上述的制作方法,坯料过80筛,釉料以釉石浆∶窑灰浆体积为2.5∶1配成,施釉厚度为2mm;在龙窑烧制,最高温为止火温度SK9.5;用高温电炉烧制,8小时应升温至1320℃,然后冷却,则烧成的建盏,表面釉色黑黝,有纤细条达的毫纹,呈银兰色或金色,整只茶碗闪烁银光或金光,称银兔毫建盏或金兔银毫建盏。实施例3根据上述制作方法,坯料过80目,釉料以釉石浆∶窑灰浆体积为3.5∶1配成,施釉厚度为1.5mm;在龙窑烧制,最高温为止火温度为SK8.5,在高温电炉中,应在9小时升温至1300℃,保温0.2小时;然后停炉自然冷却,则烧制成的产品釉色兰黑光亮,底釉闪烁着许多泛青,象满天星斗一样的兰晶斑或彩晶斑的油滴,滴斑有呈金色、银色或红色等,称油滴建盏。
权利要求
1.权利要求一种建盏的烧制方法,以用黄泥、粘土、红土为坯料,采用常规方法制成坯,以窑灰和釉石为釉原料配成釉,成坯经施釉,烧成;黄泥粘性大,塑性差、颗粒细,以石英伊利石为主,在少量的粘土和长石;粘土为冲积粘土、型性好、颗粒细、含游离石英较高、收缩比黄泥小;红土粉红色瘠性粘土、稍带塑性、颗粒较均匀,含Fe2O3较低;窑灰取自陶瓷砖瓦窑头或烧制成;釉石颜色呈红紫色,该种釉石经日晒干后浸泡水中即化成乳浊状泥浆,无须加工粉碎,物相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有少量粘土和Fe2O3;建盏坯体干物质的主要化学成份(%)为SiO262-69A2O321-25Fe2O35-8K2O 2.27 TiO21-1.6MgO0.1-0.5Na2O 0.05-0.12建盏釉干物质的主要化学成份(%)为SiO260-63 Al2O318-19 CaO 58 Fe2O35-8K2O 2-4MgO 1-3P2O51-1.41 TiO20.5-0.9MnO 0.5-0.8Na2O 0.1其特征是a制坯工艺控制坯的收缩解为成型方法干燥收缩%烧成收缩% 总收缩%可塑成型 4.815 19注浆成型 6.515.1 20.6在制坯过程中,坯料过40-80目,细度控制200目筛余≤5.2%,注浆成型的加0.85%的水玻璃,塑性泥料含水率为26-28%,注浆泥料含水率为33-36%;b配釉、施釉工艺控制在釉料的配制过程中窑灰经淘洗、搅拌、过180目筛、筛分沉淀弃水,搅拌成乳浊液;釉石经淘洗、过180目筛、残渣弃去,筛分沉淀后去水,搅拌成乳浊液;釉料用淘洗过的窑浆和釉石浆进行湿配,具体是将它们各自搅拌均匀,用建盏坯片浸沾20秒后取出,候其二者吃浆厚度一样时,按1∶2.5~3.5体积混合,搅拌均匀待用;施釉,采取坯体经500℃素烧后再施釉,釉浆比重应控制在1.8g/cm3,施釉的厚度以1-3mm为宜;C烧制在龙窑中宜放置在三、四、五的中柱,用全还原焰烧成;热电偶安装在龙窑的第四的窑顶,插入深度为18cm,烧成最高温度为止火温度SK8-10,然后自然冷却;在高温电炉中要求8-9小时升温到1200-1330℃,保温0.2-1小时,然后停炉自然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盏烧制工艺其特征是在建窑址地区,坯料黄泥∶粘土∶红泥的体积比为5∶2∶5。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建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优化工艺组合坯料过筛为40目,釉以釉石浆∶窑灰浆体积为3∶1配成,施釉厚度为2.5mm,龙窑烧制最高温为止火温度SK10;高温电炉中9小时升温至1300℃,保温1小时,然后停炉自然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建盏制作方法,其特征是优化工艺组合坯料过80筛,釉以釉石浆∶容灰浆体积为2.5∶1配成,施釉厚度为2mm,龙窑烧制最高温为止火温度SK9.5,高温电炉8小时升温至1320℃,然后自然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建盏制作方法,其特征是优化工艺组合坯料过80目,釉以釉石浆∶窑灰浆体积为3.5∶1配成,施釉厚度为1.5mm,龙窑烧制最高温为止火温度SK8.5,高温电炉9小时升温至1300℃,保温0.2小时,然后停炉自然冷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工艺陶瓷的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建盏的烧制方法,其以黄泥、粘土、红土为坯料以常规方法制成坯,以窑灰和釉石配成釉,成坯经500℃素烧,施釉1-3mm后,置龙窑第三至五目的中柱以最高温度为止火温度SK8-10或高温电炉中1200-1330℃的全还原焰烧成;应用本方法烧制,成品率高,产品釉面青黑光亮,有大小不同的斑纹或纤细条达的毫纹,在阳光下闪烁着不同的干涉色或虹彩,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文档编号C04B33/02GK1149564SQ9610021
公开日1997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3日
发明者孙建兴 申请人:孙建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