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57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构件例如梁,托梁,支承等类似构件。
在大多数建筑物中建筑构件需要跨越一个跨度支承其它建筑构件。这种构件的所需特性包括有支承伴生荷载的强度,抗扭能力,尽可能轻的重量。在非木料建筑物中大多数情况下用公知的I型梁或RSJ(轧制钢梁)起到这种作用。RSJ适于多数情况下使用,然而应用在多跨的情况时尺寸较大并且特别在大跨度应用时不能抗扭曲,这使得RSJ不适于当有较轻荷载和大跨距,例如厂房坡屋顶这样一些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建筑构件。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构件,它包括有由一个连续纵向延伸的腹板连接的两个平行且间隔开的中空矩形凸缘,所述的腹板沿相邻一纵向边的所述凸缘延伸,横穿所述凸缘,和沿相邻于相对的一纵向边的所述凸缘延伸,横穿所述凸缘的一纵向重复连续设置的直线段构成。
优选地,横穿延伸凸缘的线段与纵向成对角延伸。
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为,腹板沿长度与凸缘每隔一段连接。在金属构件中这种连接由点焊完成。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为,至少沿纵向边延伸的平行直线段与凸缘的相邻部分连续连接。
优选地,凸缘具有相同的尺寸,在优选的钢构件中凸缘由矩形中空截面(RHS)坯体形成。
以下结合附图借助例子描述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建筑构件的部分正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建筑构件的平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建筑构件的端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建筑构件的等轴测图5是图1中沿V-V线的断面图;图6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建筑构件的部分正面图;图7是图6所示的建筑构件的平面图;图8是图6所示的建筑构件的端视图;图9是图6所示的建筑构件的等轴测图;和图10是沿图6的X-X线的剖面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建筑构件的第一实施例,该建筑构件由两个间隔开的平行凸缘2、3组成,凸缘2、3由一纵向延伸的腹板4连接。凸缘2、3由坯体RHS制得,腹板4由切割薄钢板压锻而成。腹板4由一组连续设置的直线段5、6、7、8构成。第一段5沿紧靠纵向边9、10的凸缘2、3延伸,下一个段6沿与建筑构件1的纵向边成大约45度对角横穿凸缘2、3。段7沿紧靠对边11、12的凸缘2、3延伸。显然段5和7平行。最后一段8以与建筑构件1的纵向边成大约45度对角横穿凸缘2、3。并连续沿建筑构件的长度方向重复。腹板与凸缘2、3焊接而成。在一些具体应用中将腹板4间隔地与凸缘2、3点焊便已足够。在另外一些应用中,在需要大强度的地方,腹板4全部长度上与凸缘2、3的相邻部分焊接起来。
图6到10为第二实施例,除了凸缘2、3与腹板4的比例变化以外其它与第一实施例是相同的。相同的相应构件所使用了一样的标号。
发现根据本发明的建筑构件相对于其它的产品同重量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通常认为这是由于相邻于凸缘的边的平行直线段有效形成了矩形凸缘的平行壁截面的延伸且由于对角延伸的段而产生的抗扭所产生的结果。
上面只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例,在本发明范围可作出改型。例如,上述的建筑构件是钢制的,同样也可以是基于使用许可的其他适合的材料如塑料。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构件,包括有由一个连续纵向延伸的腹板连接的两个平行且间隔开的中空矩形凸缘,所述的腹板由一组重复连续设置的直线段构成,该组直线段分别沿相邻于一纵向边的所述凸缘延伸,横穿所述凸缘,沿相邻于相对的纵向边的所述凸缘延伸,横穿所述凸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延伸跨越凸缘的所述直线段对角于纵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腹板沿其长度间隔地与凸缘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沿纵向边延伸的直线段与凸缘的相邻部分连续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项所述的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凸缘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项所述的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凸缘由矩形中空截面钢坯构成,腹板由折叠钢板构成。
全文摘要
一种建筑构件(1)由两个间隔开的平行凸缘(2、3)构成,该凸缘(2、3)由一纵向延伸腹板(4)连接,腹板由一组重复连续设置的直线段(5、6、7、8)组成,该组直线段(5、6、7、8)分别沿相邻于一纵向边(9、10)的凸缘(2、3)延伸,横穿凸缘(2、3),沿相邻于相对纵向边(11、12)的凸缘(2、3)延伸且横穿凸缘(2、3)。
文档编号E04B5/02GK1203300SQ9711485
公开日1998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0日
发明者艾娜·L·贝里曼 申请人:艾娜·L·贝里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