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建筑物可控纠偏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96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倾斜建筑物可控纠偏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纠偏矫正施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偏矫正的可控纠偏施工装置。
建筑物由于不均匀沉降发生倾斜时,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纠偏校正,常见的纠偏方法有堆载法,掏土法和断柱、断墙法。它们各有其优缺点且适用范围有限。特别是对于独立柱基础、条形基础等基础刚度较差的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偏施工时,上述纠偏方法或者受施工条件限制不易实现,或者施工风险大,纠偏不易控制,容易造成结构损坏,甚至造成建筑物倒塌。与上述方法有关的施工装置也各有其局限性,主要是不能对纠偏施工进行可控操作。因此难以达到理想的纠偏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可靠,能对纠偏过程做到高度可控性,使倾斜建筑物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回倾,并具有较高的纠偏精度的倾斜建筑物可控纠偏施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如


图1~3所示,它包括埋设于补桩孔1两侧的锚杆螺栓3,置于补桩孔内的桩垫2,与锚杆螺栓相连的封桩梁4及连接锚杆螺栓与封桩梁的螺帽5。
所述的封桩梁4为钢制结构,它由纵梁41及固定于纵梁两端部的两横梁42组成,每根横梁的两端部各开有一U形槽421,封桩梁通过U形槽套在锚杆螺栓3上,并通过螺帽5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如
图1、图2所示。在倾斜建筑物的基础承台上开有补桩孔1,补桩孔内压入桩6,桩上放置桩垫2,在补桩孔两侧埋设四根锚杆螺栓3,在补桩孔上方架设封桩梁4,四根锚杆螺栓置于封桩梁四角处的U形槽421中,并通过螺帽5加以固定。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图4~6所示,首先如图4所示在倾斜建筑物沉降少的一侧安装封桩梁4,并拧紧螺帽5,然后进行可控纠偏施工。如图5所示,在沉降少一侧基底掏土,人为破坏地基,为纠偏创造条件。接着在沉降少的一侧拧松螺帽5,使基础加速沉降,达到纠偏目的(如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倾斜建筑物纠偏施工方法和装置的局限性及其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操作简便的倾斜建筑物纠偏施工装置,通过该装置可对纠偏施工做到高度可控,并且还能达到较高的纠偏精度,基本上做到要纠偏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纠偏到什么程度,使纠偏后建筑物的倾斜率准确地控制在设计或使用所允许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基础刚度较差建筑物的纠偏施工,而且也适用于基础刚度较好的建筑物的纠偏施工。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是封桩梁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桩垫2、锚杆螺栓3、封桩梁4及螺帽5。桩垫2置于补桩孔1内,锚杆螺栓3埋设于每个补桩孔1两侧。封桩梁4由钢材制成,它由纵梁41和焊接固定于纵梁两端部的横梁42组成,其俯视平面形状为“工”字形,每根横梁的两端部各开有一U形槽421,封桩梁4通过U形槽421套在四根锚杆螺栓3上,并通过螺帽5加以固定。在纠偏施工中,一边在基础承台下掏土,一边拧松螺帽5,此时沉降少一侧基础将向下沉降,达到纠偏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倾斜建筑物可控纠偏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埋设于补桩孔(1)两侧的锚杆螺栓(3),置于补桩孔内的桩垫(2),与锚杆螺栓相连的封桩梁(4)及连接锚杆螺栓与封桩梁的螺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建筑物可控纠偏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桩梁(4)为钢制结构,它由纵梁(41)和固定于纵梁两端部的两横梁(42)组成,每根横梁的两端部各开有一U形槽(421),封桩梁通过U形槽套在锚杆螺栓(3)上,并通过螺帽(5)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倾斜建筑物可控纠偏施工装置。该装置包括埋设于补桩孔1两侧的锚杆螺栓3,置于补桩孔内的桩垫2,与锚杆螺栓相连的封桩梁4及连接锚杆螺栓与封桩梁的螺帽5。进行纠偏施工时,一边在沉降少一侧基底掏土,一边拧松螺帽5,使沉降少一侧基础加速下沉,达到纠偏目的。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对纠偏施工做到高度可控,并能达到较高的纠偏精度。
文档编号E04G23/04GK2344479SQ97240378
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23日
发明者夏强, 范春霞 申请人:夏强, 范春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