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92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墙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墙板。
目前以铁架所搭建的建筑物大多作为存放货物的仓库或工地内之简便办公室使用,其所覆盖的外墙皆是以组合式墙板所构成,但现有组合式墙板的组接处皆须以铆钉或其它钩钉穿过组合板本体来固定组接,不仅增加工作量,且亦会破坏浪板的结构,铆钉或其它钩钉设置处常会形成雨水渗透到屋内的通道,使得具有防水作用的浪板反而失去其应有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墙板,具有防渗漏功能,且结构简单、坚固,制造、装配、组合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组合式墙板,它包括一上层板体,为钢板、PVC、PC、PP、铝板、铁皮,设置于上层处,为一平板状形式;一底层板体,为钢板、PVC、PC、PP、铝板、铁皮,设置于最底层,由平直状的底边连接两侧向上折起的接合面所构成,其中一侧的接合面约中间位置处具有凸设的卡合柱,另一侧的接合面于对应于所述卡合柱的位置具有凹设的卡合槽,所述接合面顶端近末端处向内翻折一与接合面垂直的折边;一设置于所述上层板体与底层板体之间并将二者结合的PU发泡层。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形式的实施例图。
请参阅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墙板由上层板体(钢板、PVC、PC、PP、铝板、铁皮)10、底层板体(钢板、PVC、PC、PP、铝板、铁皮)20及PU发泡剂30所构成;该上层板体10的外形为平板状;该底层板体20由平直状的底边21连接两侧向上折起的接合面22所构成,于其中一侧的接合面22约中间的适当位置处具有凸设的卡合柱23,而另一侧的接合面22于对应于卡合柱23的位置则具有凹设的卡合槽24,以形成一可供组接的公母接头,且该卡合柱23凸出于接合面22的幅度小于卡合槽24凹陷的深度,在接合面22顶端近末端处并向内翻折一与接合面22垂直的折边25。
本实用新型在组合时,将上层板体10置放于底层板体20上方的开口内,使其形成四边封闭的空间,并令PU发泡剂30在上述封闭的空间内开始膨胀产生发泡反应,直到完全发泡为止,因PU发泡剂30在发泡时会产生粘性,故能将上层板体10与底层板体20完全粘合固定。
请参照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将两墙板组合成一直立外墙时的示意图,由图中可看出,其利用两板体的接合面22的卡合柱23及卡合槽24相互套接的方式,使两墙板得以顺利组接,且因卡合柱23凸出于接合面22的幅度小于卡合槽24凹陷于接合面22的深度,所以于两墙板组接后会于卡合柱23及卡合槽24组接处形成一防渗空巢26,当下雨时,雨水顺着墙板侧面向下滑落,因毛细作用会由墙板接合处的缝隙向墙板渗入,但在遇到该防渗空巢26后,毛细作用便会停止,故可防止雨水渗透至屋内。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墙板的另一实施例,其上层板体10及底层板体20的表面亦可制成具有数个凹槽27的形式,该凹槽27则可为任意形状,如方形或圆弧形,以增加上层钢板10及底层钢板20的结构强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墙板的上层板体10与底层板体20皆为一体成型,并利用上、下板体结合的方式,故于生产时可应用于连续式生产,同时亦具有节省材料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墙板的底层板体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而成,可节省材料及加工费用,且组接成外墙后,其卡合柱及卡合槽所形成的防渗空巢可防止雨水渗透至屋内;本实用新型实具有防水、防渗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制造容易的多点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墙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上层板体,为钢板、PVC、PC、PP、铝板、铁皮,设置于上层处,为一平板状形式;一底层板体,为钢板、PVC、PC、PP、铝板、铁皮,设置于最底层,由平直状的底边连接两侧向上折起的接合面所构成,其中一侧的接合面约中间位置处。具有凸设的卡合柱,另一侧的接合面于对应于所述卡合柱的位置具有凹设的卡合槽,所述接合面顶端近末端处向内翻折一与接合面垂直的折边;一设置于所述上层板体与底层板体之间并将二者结合的PU发泡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柱凸出于所述接合面的幅度小于所述卡合槽内凹的深度,在两墙板组接时,所述卡合柱与卡合槽的组接处形成一防渗空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状的上层板体及底层板体的底边亦可为表面具有凹槽的型式。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墙板,其以三层相互结合的结构构成,上层板体呈平板状,底层板体两侧向上折起形成接合面,于其一侧接合面上凸设有卡合柱,另一侧接合面对应于卡合柱的位置上凹设有卡合槽,以搭接结合,于接合面的顶端并向内侧翻折一与接合面垂直的折边,将上层板体及底层板体结合成一体,中央则供PU发泡剂发泡膨胀,且藉由发泡剂发泡时的压力及其本身的粘性将上下层紧密粘合。
文档编号E04C2/26GK2330728SQ9820881
公开日1999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1日
发明者林信宏, 胡炳尧 申请人:东益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添记贸易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