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具夹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805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锚具夹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预应力筋夹持固定在锚具锚板上的锚具夹片。
锚具夹片的作用是将预应力筋夹持固定在锚具的锚板的锥孔中,为了充分发挥预应力筋的效能,获得高的锚固系数,锚具夹片对预应力筋的咬合力夹持拉力应均匀作用于锚具夹片对预应力筋的有效夹持段。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锚具夹片,如柳州市建筑机械总厂现生产的“OVM夹片”,这种锚具夹片其夹持预应力筋的夹持面是螺纹面与前端锥面相贯组成,由于前端锥面开口处的直径大于柱形齿的齿根直径,因此,夹持面实际上是由螺纹面、螺纹与锥面相贯的复合面和锥形面连接构成。本人长期从事锚具的研究应用工作,在产品改进研究中发现这种结构的锚具夹片对预应力筋的夹持力会集中于锚具夹片前段复合面和锥形面连接处附近,使预应力筋发生应力集中,从而造成预应力筋锚固系数尚未达到预定标准便提前破断,不能充分发挥预应力筋的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预应力筋夹持应力较均匀,锚固系数高的锚具夹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它的夹持面具有相互连接的螺纹面及螺纹与锥形面相贯的复合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面的前端联接有柱形面,所述柱形面直径(D2)小于所述螺纹面的螺纹大径(D1)。
上述柱形面直径(D2)最好小于所述螺纹面的螺纹大径(D1)0.02~0.10毫米;上述复合面的锥形面的锥度最好为12°-18°,这样使锚具夹片作用在预应力筋上的应力更为均匀。
所述夹持面是指锚具夹片用于夹持预应力筋的外表面;所述复合面是指螺纹面与锥面相贯形成的外表面。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益处由于锚具夹片前端设有直径小于螺纹面螺纹大径的柱形面,锚具夹片前端特别大的压应力很大的一部分作用在此柱形面上,而不会集中于某个小区域而造成应力集中,因此,本实用新型可获得很高的锚固效率,一般可达98%-100%,比现有技术的锚固效率提高2-3个百分点;在锚具工作环境不好,如锚具夹片外表面与锚板锥孔之间润滑良好等情况下锚固效率仍可达97%-100%,此时比现有技术的锚固效率提高4-6个百分点。
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1、图2所示的实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面具有相互连接的螺纹面1及螺纹与锥形面相贯的复合面2,复合面2的前端联接有柱形面3,所述螺纹面的螺纹大径D1为15.50毫米,所述柱形面3的直径D2为15.45毫米,即述柱形面3的直径D2小于螺纹面的螺纹大径D10.05毫米;所述述复合面的锥形面的锥度为15°。
权利要求1.一种锚具夹片,其夹持面具有相互连接的螺纹面及螺纹与锥形面相贯的复合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面的前端联接有柱形面,所述柱形面直径(D2)小于所述螺纹面的螺纹大径(D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锚具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面直径(D2)小于所述螺纹面的螺纹大径(D1)0.02~0.1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锚具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面的锥形面的锥度为12°-18°。
专利摘要一种锚具夹片,其夹持面具有相互连接的螺纹面及螺纹与锥形面相贯的复合面,在所述复合面的前端联接有柱形面,所述柱形面直径(D
文档编号E04G21/12GK2393948SQ9924590
公开日2000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1日
发明者彭学 申请人: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