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墙板成形用活夹式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802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质墙板成形用活夹式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成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轻质墙板成形用活夹式模具。
始创于澳大利亚的轻质复合墙板生产技术,至今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这种由澳大利亚人设计的墙板成形模具,其中隔板系用40×50方管焊接而成,易翘曲变形且形状复原性差,故模具夹紧困难,导致浇注漏浆多和墙板厚度误差大等质量问题;其侧铝条嵌合在隔架的导条上,导条定位困难,装模和清洗模具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变形且形状复原性好,装模、清洗方便的轻质墙板成形用活夹式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轻质墙板成形用活夹式模具,包括夹架、侧档梁、托梁、中隔板、底模板、侧铝条及定位条,其特征在于上定位条、侧档梁、底模板托梁和侧铝条托梁自上而下分别架设在两端的两座三角形夹架上,侧铝条放置在侧铝条托梁上,并以侧档梁、上定位条作横向定位,而底模板则架设在底模板托梁上并将各侧铝条隔离;在两座夹架之间自上而下设置8-10条用于夹紧各组侧铝条、底模板和中隔板并将两座夹架拉合的夹紧螺杆,侧铝条与中隔板两者不互嵌合。
本实用新型的轻质墙板成形用活夹式模具,由于侧铝条由侧档梁、上定位条、侧铝条托梁作横向定位,中隔板不作横向定位,侧铝条5与中隔板7互不嵌合,因此,装模和清洗模具效率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轻质墙板成形用活夹式模具,中隔板选用二面2.5mm厚钢板或铝板,中间衬以10×10mm方钢或方铝铆合而成,不易变形,且形状复原性好,模具容易夹紧。
本实用新型的轻质墙板成形用活夹式模具,所有部件直接或通过托梁间接支承在两夹架上,而夹架下设滚轮,所以模具组装完成后,夹合阻力大减,并且模具组装完后可整体移动,这些较澳洲型模具使用更方便、更高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轻质墙板成形用活夹式模具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轻质墙板成形用活夹式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
图1的B-B视图。
图4是图3的d-d视图。

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轻质墙板成形用活夹式模具,2条上定位条4、2条侧档梁3、2条底模板托梁6和2条侧铝条托梁8自上而下分别架设在两端的两座三角形夹架1上,62条侧铝条5放置在侧铝条托梁8上,并以侧档梁3、上定位条4作横向定位,而底模板9则架设在底模板托梁6上并将各侧铝条5隔离;10条夹紧螺杆2将下配滚轮10的两座夹架1拉合,从而将各组侧铝条5和底模板9与各中隔板7夹紧,侧铝条5与中隔板7两者不互嵌合。
权利要求1.一种轻质墙板成形用活夹式模具,包括夹架、侧档梁、托梁、中隔板、底模板、侧铝条及定位条,其特征在于上定位条(4)、侧档梁(3)、底模板托梁(6)和侧铝条托梁(8)自上而下分别架设在两端的两座三角形夹架(1)上,侧铝条(5)放置在侧铝条托梁(8)上,并以侧档梁(3)、上定位条(4)作横向定位,而底模板(9)则架设在底模板托梁(6)上并将各侧铝条(5)隔离;在两座夹架(1)之间自上而下设置8-10条用于夹紧各组侧铝条(5)、底模板(9)和中隔板(7)并将两座夹架(1)拉合的夹紧螺杆(2),侧铝条(5)与中隔板(7)两者不互嵌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墙板成形用活夹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隔板(7)选用二面各厚2.5mm厚钢板或铝板,中间衬以10×10mm方钢或方铝铆合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质墙板成形用活夹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架(1)下设有滚轮(10)。
专利摘要一种轻质墙板成形用活夹式模具,上定位条4、侧档梁3、底模板托梁6和侧铝条托梁8分别架设在两夹架1上,侧铝条5放在侧铝条托梁8上,并以侧档梁3、上定位条4作横向定位,底模板9架设在底模板托梁6上并将各侧铝条5隔离,侧铝条5与中隔板7两者互不嵌合。这种模具,中隔板不作横向定位,侧铝条5与中隔板7互不嵌合。这种模具,中隔板不作横向定位,侧铝条5与中隔板7互不嵌合,因此,装模和清洗模具效率大大提高;中隔板选用2.5mm厚钢板或铝板、中间衬以10×10mm方钢或方铝铆合而成,不易变形,且复原性好,模具容易夹紧;夹架下设滚轮,模具组装完后可整体移动,使用更方便、更高效。
文档编号B28B7/22GK2386943SQ9924577
公开日2000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3日
发明者刘向阳 申请人:深圳锦才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