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建筑模板的背撑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84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建筑模板的背撑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现场建筑部件成型的模板连接件,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建筑模板的背撑件。
建筑墙面的模板须借由背撑件予以固定,才能进行灌浆的程序,如


图1所示,传统的背撑件(1)是以两支并排为一组,并用螺杆(2)将模板(3)螺紧,使螺杆(2)穿过两模板(3),且以垫片(4)紧结模板(3),再用模板螺帽(5)将垫片(4)螺紧,使螺杆(2)紧结模板(3)的两端定位于模板(3)两侧边并排的背撑件(1)之间,而将模板(3)予以固定。由此可见,传统的背撑件(1)须以两支并排为一组,显然浪费材料,而且两支背撑件(1)的并排定位势必要花费较长的施工时间,这些都是用传统背撑件(1)施工所存在的缺点。
此外,习用另一种C形背撑件(图中未示),虽可单支定位,但C形背撑件强度不佳,当螺杆(2)紧迫螺帽时,C形背撑件易变形,这亦是其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建筑模板的背撑件,其是在方形管的相对两侧,对应设有数个镂空槽以及钉孔,施工便捷,节省材料及施工成本,并具有较佳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良的建筑模板的背撑件,其特征在于,在方形管的相对两侧,对应设有多个镂空槽以及钉孔。
本实用新型可节省材料及施工成本,且施工便捷,并具有较佳的强度。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习用背撑件的施工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工使用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施工后灌浆使用的示意图。
首先,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背撑件(6)是在方形管的相对两侧,对应设有数个镂空槽(61)以及钉孔(62)。
请再参阅图3至图5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背撑件(6)固定模板(3)只需单支操作即可。该钉孔(62)可供定位件(7)将其定位于模板(3)上,而模板用螺杆(2)紧结,使螺杆(2)直接穿过该镂空槽(61)以及两模板(3),然后用垫片(4)紧结模板(3),再用螺帽(5)螺合在螺杆(2)的两端而将模板(3)紧紧结合一起,并使螺杆(2)的两端定位于两侧背撑件(6),即可将模板(3)予以固定,而进行灌浆的程序。
由上所述,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背撑件(6)固定模板(3),只需单支操作,以节省材料,且设有钉孔(62)可方便快速地用定位件(7)将其定位于模板(3)上,具有节省材料及施工成本的功效。
此外,方形管所构成的背撑件(6),其整体强度佳,受力时不易变形,可确保模板(3)准确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构造,为昔所无,且确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并具有产业利用价值,完全符合新型专利要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建筑模板的背撑件,其特征在于,在方形管的相对两侧,对应设有多个镂空槽以及钉孔。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建筑模板的背撑件,其特征在于,在方形管的相对两侧,对应设有多个镂空槽以及钉孔。本实用新型可节省材料及施工成本,且施工便捷,并具有较佳的强度。
文档编号E04G17/14GK2406002SQ9924814
公开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9日
发明者张水枝 申请人:张水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