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楞以及背楞组装方法_2

文档序号:8249831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一侧壁601从开口501分别裸露伸出的壁面上;同样,第一连接部5也包括连接在两个外管50之间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三加强筋103,每个第三加强筋103的两端分别连接外管50的两个朝向相对的外壁面上。优选地,第二加强筋102和第三加强筋103分别均匀间隔设置。更优选地,当第一连接部5与第二连接部6缩合在一起时,第二加强筋102和第三加强筋103的位置一一对应。
[0038]每个内管60与相对应的外管50之间具有使内管60和外管50做相对滑动的间隙,第二侧壁602从开口 501裸露伸出的壁面与外管50的相对应的侧壁的外壁面之间的距离D大于内管60与外管50之间的间隙距离。优选地,内管60与外管50的间隙距离为0.4mm-0.6mm,距离D为0.8mm-1.2mm。这样第一连接部5与第二连接部6就可以伸缩调节本实施例背楞至任意长度,当将背楞伸缩至所需要的长度时,这时将背楞固定在建筑模板上,将第二侧壁602从开口 501裸露伸出的壁面朝向建筑用模板贴合,因为第二侧壁602从开口 501裸露伸出的壁面与外管50相对应的侧壁的外壁面之间的距离D大于内管60与外管50之间的间隙距离,故当将外管50紧固在建筑用模板上,外管50会挤压内管60进而使外管50与内管60相对固定,即将背楞固定在已经调节好的长度位置,并实现加强建筑用模板的刚度。因此本实施例背楞在其可伸缩的范围内可以调节至任意所需要的长度来加强固定建筑用模板。
[0039]与第二连接部6内端端部相邻近的第二加强筋102和与第一连接部5内端端部相邻近的第三加强筋103上分别设有卡持件7,即卡持件7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部6最内端的第二加强筋102和第一连接部5最内端的第三加强筋103上。可以理解的是,位于第二连接部6最内端的第二加强筋102可以在内端端部上,也可以不在内端端部上;同样,位于第一连接部5最内端的第三加强筋103可以在内端端部上,也可以不在内端端部上。
[0040]当第一连接部5与第二连接部6伸长时,两个卡持件7可相互卡持,进而使第二连接部6与第一连接部5相互卡持,从而避免第二连接部6与第一连接部5发生脱离。其中卡持件7优选为圆头螺钉,圆头螺钉的投影面具有重叠面积,也可以是其它螺栓、螺母等等。
[0041]本实施例的背楞可为铝背楞、钢背楞、铜背楞或铁背楞等。
[0042]实施例3:
[0043]如图8-9所示,一种背楞,包括一主体,主体的相邻两侧连接有连接板I,两个连接板I在端缘处相互垂直,每个连接板I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2,两个连接板I上的连接孔2相互对应,用于穿插连接销,可用于加强建筑用模板转角处的稳固力,同样有利于将主体重复再利用,节省材料。
[0044]本实施例的一主体为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平板104,可增加两个连接板I的稳定性,这些平板104优选为均匀间隔设置,每一平板104的其中两端分别垂直连接在两个连接板I上。
[0045]更具体地说,平板104的个数为三个,从上至下,均匀地分布连接在两个连接板I之间。如果平板104的个数太少,不足以加强背楞结构的稳定性;而平板104的个数太多,又浪费材料,因此优选在上中下三个位置分别设置平板104,在节省材料的同时也能达到很好的加强背楞结构稳定性。
[0046]两个连接板I分别设为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每一平板104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端壁1041和第二端壁1042,其中第一端壁1041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1上,第二端壁1042连接在第二连接板12上。
[0047]每一平板104还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三端壁1043和第四端壁1044,其中第三端壁1043与第一端壁1041相平行且第三端壁1043的壁面与第二连接板12远离第一连接板11的侧端端面120在同一平面内;第四端壁1044与第二端壁1042相平行且第四端壁1044的壁面与第一连接板11远离第二连接板12的侧端端面110在同一平面内。这样本实施例的背楞不仅可以利用相互垂直连接的两个连接板I从建筑用模板转角的外侧加强模板的稳固力,还可以利用第三端壁1043与第四端壁1044从建筑用模板转角的内侧加强模板的稳固力。
[0048]每一平板104远离两个连接板I垂直连接端缘的一端切割形成具有光滑端壁面的缺角端1045,即在每一平板104的第三端壁1043与第四端壁1044的交接处切割形成具有光滑端壁面的缺角端1045。这样使第三端壁1043从缺角端1045过渡至第四端壁1044,以免第三端壁1043与第四端壁1044垂直形成的尖直角划伤人。
[0049]在每一平板104远离缺角端1045的一端开设有圆弧缺口 1046,这样,将本实施例的背楞通过连接孔2和连接销连接时,可以方便将手伸至内部进行组装连接。
[0050]本实施例的背楞可以为铝背楞、铜背楞、铁背楞或钢背楞等。
[0051]实施例4:
[0052]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0所示,背楞包括至少一实施例1所述的主体和至少一实施例2所述的主体,实施例1所述的主体设为第一主体111,实施例2所述的主体设为第二主体222,每一第一主体111和每一第二主体222通过连接板I依次连接。
[005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主体111的长度可以为任意规格的长度,第二主体222可伸缩调节长度,且可以设计成任意可伸缩范围的长度。
[0054]本实施例背楞的组装方法包括准备步骤:提供至少一个第一主体111和至少一个第二主体222以及至少四个连接板I,每一连接板I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2 ;
[0055]安装步骤:通过焊接、铆接或通过螺钉、螺丝等可拆卸连接方式在每一第一主体111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两连接板1,同样通过焊接、铆接或通过螺钉、螺丝等可拆卸连接方式在每一第二主体222的相对两外端分别固定安装两连接板1,将每一第一主体111与每一第二主体222通过连接板I依次贴合排列组合在一起,在相互贴合的连接板I上的连接孔2上穿插连接销,将每一第一主体111和每一第二主体222相互之间固定连接组合。
[0056]这样就可根据需要形成不同长度的背楞,同时还可以通过第二主体222调节出更多不同长度的背楞,这样可利用较少的主体,即相当于较少的材料就可以变化出不同种类的背楞,节省材料资源和成本,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0057]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主体111和第二主体222若为多个,则第一主体111和第二主体222之间可以任意排列组合。
[0058]实施例5:
[0059]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0所示,背楞包括至少两个实施例1所述的主体和至少一实施例3所述的主体,实施例1所述的主体同样设为第一主体111,实施例3所述的主体设为第三主体333,每一第一主体111和每一第三主体333通过连接板I依次连接,每一第三主体333的相邻两侧分别连接有一第一主体111,即每一第三主体333的相邻两侧的连接板I与两个第一主体111 一端的连接板I分别贴合连接。
[006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主体111的长度可以为任意规格的长度。
[0061]本实施例背楞的组装方法包括准备步骤:提供至少两个第一主体111和至少一个第三主体333以及至少六个连接板I,每一连接板I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2 ;
[0062]安装步骤:通过焊接、铆接或通过螺钉、螺丝等可拆卸连接方式在每一第一主体111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两连接板1,同样通过焊接、铆接或通过螺钉、螺丝等可拆卸连接方式在每一第三主体333的相邻两侧分别固定安装两连接板1,将每一第三主体333的相邻两侧的连接板I分别与两个第一主体111上一端的连接板I贴合连接排列组合在一起,同时相邻的第一主体111之间也通过连接板I贴合连接排列组合在一起,在相互贴合的连接板I上的连接孔2上穿插连接销,将每一第一主体111和每一第三主体333相互之间固定连接组合。
[0063]这样就可根据需要形成不同带转角的背楞,可以加强不同种类建筑用模板转角处的刚度,节省材料资源和成本,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0064]实施例6:
[0065]在本实施例中,背楞包括至少两个实施例2所述的主体和至少一个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