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7698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抗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
【背景技术】
[0002]地震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可怕的一种自然灾害。由于是在当今社会,建筑物的层高越来越高,对建筑物的抗震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0003]由此,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成为了世界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安装于建筑物基础与建筑物主体之间,包括:
[0007]用于与建筑物基础连接的基板,所述基板采用耐磨高压材料制成,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安装柱;
[0008]设置于基板上用于对地震进行缓冲的中间层部件,所述中间层部件采用耐压万向导向材料制成,所述中间层部件套摄于所述安装柱上并通过所述安装柱固定于所述基板上;
[0009]用于与建筑物主体连接的顶板,所述顶板采用耐磨高压材料制成,所述顶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中间层部件的上侧。
[0010]优选地,所述顶板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顶板进行滑动限位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柱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螺母将所述固定板顶板压设于所述中间层部件的上侧。
[0011]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螺母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0012]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设置于固定板的上侧。
[00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安装于建筑物基础与建筑物主体之间,包括:用于与建筑物基础连接的基板,基板采用耐磨高压材料制成,基板上设置有安装柱;设置于基板上用于对地震进行缓冲的中间层部件,中间层部件采用耐压万向导向材料制成,中间层部件套摄于安装柱上并通过安装柱固定于基板上;用于与建筑物主体连接的顶板,顶板采用耐磨高压材料制成,顶板可滑动地设置于中间层部件的上侧。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基板与顶板分别用于与建筑物基础与建筑物主体相连接。在基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中间层部件,中间层部件采用耐压万向导向材料制成,如此设置,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物基础随地壳板块震动,振动能量则传递至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上,由于中间层部件的结构设计,能够对该震动能量进行转换,从而降低震动振幅,达到抗震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的结构不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沿A-A的截视图;
[0017]图1和图2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0018]基板1、安装柱2、中间层部件3、顶板4、固定板5、螺母6、压缩弹簧7、接触板8、锚钩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的截视图。
[00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安装于建筑物基础与建筑物主体之间,包括:用于与建筑物基础连接的基板1,基板I采用耐磨高压材料制成,基板I上设置有安装柱2 ;设置于基板I上用于对地震进行缓冲的中间层部件3,中间层部件3采用耐压万向导向材料制成,中间层部件3套摄于安装柱2上并通过安装柱2固定于基板I上;用于与建筑物主体连接的顶板4,顶板4采用耐磨高压材料制成,顶板4可滑动地设置于中间层部件3的上侧。
[0022]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基板I与顶板4分别用于与建筑物基础与建筑物主体相连接。在基板I与顶板4之间设置有中间层部件3,中间层部件3采用耐压万向导向材料制成,如此设置,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物基础随地壳板块震动,振动能量则传递至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上,由于中间层部件3的结构设计,能够对该震动能量进行转换,从而降低震动振幅,达到抗震的目的。
[0023]本发明提供的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能够满足房屋建筑的抗拉、抗压的性能,并可以实现侧移,起到在地震过程中地壳移动而建筑物主体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微动。
[0024]本发明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上层的顶板4和下层的基板I以及中间层部件3,上层和下层板材均采用耐磨高压材料制成,其与建筑物基础以及建筑物主体连接,能够保证顶板4和基板I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中间层部件3通过安装柱2进行固定,在发生地震时,中间层部件3能够吸收地震能,起到抗震的作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0025]具体地,在本发明中,顶板4与基板I上都设置有锚钩9,用于实现顶板4与建筑物主体、基板I与建筑物基础之间的固定连接。
[0026]具体地,顶板4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对顶板4进行滑动限位的固定板5,固定板5上开设有通孔,安装柱2穿过通孔并通过螺母6将固定板5压设于中间层部件3的上侧;顶板4采用槽状结构设置,顶板4扣合于固定板5的上侧。
[0027]设置有固定板5能够将顶板4固定于安装柱2上。如此设置,固定板5能够对顶板4进行滑动限位,避免顶板4侧移过大而发生建筑物主体与建筑物基础错位过大的问题出现。
[0028]并且,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包括有接触板8,接触板8设置于固定板5的上侧。
[0029]设置有接触板8能够将中间层组件稳定地压设于基板I上,提高本发明使用的可靠性。
[0030]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中间层部件3与顶板4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弹簧,通过弹簧将中间层部件3的边缘与顶板4的边缘连接。
[0031]具体地,固定板5与螺母6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7。压缩弹簧7能够对螺母6施加预紧力,保证螺母6稳定地固定于安装柱2上。
[0032]在此对基板以及顶板的制作材料进行限定:基板与顶板采用耐磨高压材料,耐磨高压材料为经过热处理的耐磨钢质材料。
[0033]在本发明中,耐压万向导向材料为耐磨铜质材料。并且,为了能够使得中间层部件3具有良好的滑动效果,本发明对中间层部件3采用油润滑,因此,在中间层部件上还设置有油密封部件。
[003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安装于建筑物基础与建筑物主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建筑物基础连接的基板(I),所述基板采用耐磨高压材料制成,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安装柱⑵; 设置于基板上用于对地震进行缓冲的中间层部件(3),所述中间层部件采用耐压万向导向材料制成,所述中间层部件套摄于所述安装柱上并通过所述安装柱固定于所述基板上; 用于与建筑物主体连接的顶板(4),所述顶板采用耐磨高压材料制成,所述顶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中间层部件的上侧。 利用弹簧固定中间层部件,其实也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果限定的话,则范围较小,别人容易规避。并且,在权利要求3中咱们已经限定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的上侧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柱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螺母将所述顶板压设于所述中间层部件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螺母(6)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接触板(8),所述接触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上侧。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包括:用于与建筑物基础连接的基板,基板采用耐磨高压材料制成,基板上设置有安装柱;设置于基板上用于对地震进行缓冲的中间层部件,中间层部件采用耐压万向导向材料制成,中间层部件套摄于安装柱上并;用于与建筑物主体连接的顶板,顶板采用耐磨高压材料制成,顶板可滑动地设置于中间层部件的上侧。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基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中间层部件,中间层部件采用耐压万向导向材料制成,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物基础随地壳板块震动,振动能量则传递至房屋建筑万向抗震平衡稳定承上,由于中间层部件的结构设计,能够对该震动能量进行转换从而降低震动振幅,达到抗震的目的。
【IPC分类】E04B1-98
【公开号】CN104695575
【申请号】CN201310637758
【发明人】吕永利
【申请人】吕永利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