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杆防倾斜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806196阅读:来源:国知局
槽与喷水管同轴设置。喷水环槽上卡装有喷水胶圈,喷水胶圈的作用是在受到喷水管进水端和内插环挤压时通过自身弹性变形来密封喷水管和插管。在密闭连接状态时,密封环密封连接管头端部和限位环,同时喷水管端部也通过喷水胶圈密封连接喷水管和插管,此状态称为双重密闭连接状态。在本专利中,插管外端固接有圆锥环,圆锥环在整体上是个圆环状结构,圆锥环的结构特点在于外端口直径大内端口直径小的圆锥状。圆锥环的作用之一就是在与喷水管插装配合时,通过内径远大于喷水管外径的外端口引导喷水管插入插管内,也即起导向作用,从根本上保证了插装对接的成功率和可靠性。圆锥环外端口上设有锥环槽,锥环槽呈圆环状,与插管同轴设置。锥环槽内卡装有锥环胶圈,锥环胶圈是具有弹性的密封胶圈。喷水管进水段外周上固定环套有外喷环,外喷环的大小与圆锥环外端口对应设置。在双重密闭连接状态时,喷水管进水段插入插管内,同时圆锥环外端口与外喷环挤压配合,此时锥环胶圈在圆锥环和外喷环的挤压作用下将外喷环和圆锥环密闭连接在一起,也即从喷水管外侧将喷水管和插管密闭连接在一起。为方便叙述,将此状态称为三重密闭连接状态。三重密闭连接状态,即:管头端部通过密封环与限位环密闭连接、喷水管端部与内插环通过喷水胶圈密闭连接、圆锥环通过锥环胶圈与外喷环密闭连接。综上所述,管头不但可以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实现快速连接和拆卸,而且在上述三重密闭连接结构支持下,管头还可以与吸尘管构成可靠的密闭连接关系,插管与喷水管构成可靠的密闭连接关系,也即实现了防护罩和抽气栗、水栗的快速密闭连接和快速拆卸,有助于提尚施工效率。
[0039]在本专利中,气管出气端通过分离管与抽气栗抽气端连接,分离管为一段圆管。分离管中部固设有副管,副管贯通分离管内外两侧设置。副管内端与送水管进水端对接,副管外端与水栗出口对接。这样,当抽气栗得电时,抽气栗将通过气管、管头、吸尘管、吸尘内管进行抽气。当水栗得电时,水栗会将抽吸的水加压后通过副管、送水管、插管、喷水管向外喷水。因此水路和气路是彼此分离的,互不影响。在本专利中,气管外壁上贴附有控制线,控制线沿气管轴向延伸设置。气管靠近防护罩的末段上设有开关,开关通过控制线与抽气栗和水栗对应电连接,通过操作开关可以控制抽气栗和水栗的工作状态,也即可以控制抽气栗的抽气和水栗的喷水,非常方便。
[0040]本专利还包括一个车架501,车架501由两部分构成,即主车架502和副车架503。无论是主车架还是副车架,其底部都安装有至少三个万向轮519。这样,无论是主车架还是副车架,都可以在其底部至少三个万向轮支撑下在地面上自由移动,大大提高了移动的方便性,操作省时省力,一人即可操作,特别适合野外作业使用。在本专利中,主车架下部安装有动力装置1,动力装置I通过传动软管向内筒提供动力。在实际生产时,一般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装置。主车架上部安装有抽气栗910,抽气栗910通过气管911与防护罩26连接,因此当抽气栗工作时,可以通过气管将防护罩处的灰尘抽吸到远处地面上,以避免作业不方便移动躲避的工作人员吸附或沾染灰尘,起到了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作用。因为动力装置是驱动内筒高速转动的动力源,因此与只是提供抽气动力的抽气栗而言,动力装置的功率要大得多、体积大得多、重量大得多、振动也大得多。因此,将动力装置设置在主车架下部将抽气栗设置在主车架上部,可以使整个主车架部分的重心更向下,也即整个主车架部分的稳定性更强。
[0041 ]在本专利中,副车架上设置有水箱504,水箱内盛装有水栗,水栗通过送水管与防护罩连接。因此,当水栗得电时,将通过送水管向防护罩喷水,这样就起到了降尘或湿地的作用,对沾染灰尘的多用轴、内筒、外筒也具有自我清洁的作用。水箱上端设有加水口,可以通过加水口对水箱进行加水,非常方便。加水口上拧紧有加水盖518,拧紧加水盖后,也就将加水口密封住,从根本上避免了在移动副车架时水洒出问题。在本专利中,将车架分为主车架和副车架,且在其底部分别设置至少三个万向轮,就是为了使主车架和副车架都能独立移动、工作,也即分工工作。详细而言,在雨后或湿地区域扶杆时,只需携带主车架、传动软管和支撑装置即可;而当在干旱季节或干燥地区扶杆时,为了提高防尘效果和施工效率,还需要携带副车架。因为副车架上的水栗可以通过送水管向防护罩内侧及地面喷水湿化,有助于降尘和软化土石,使扶杆工作进行得更顺畅、更安全。水箱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凹坑512,水箱内的水栗沉入凹坑内,这样可以将最后流入凹坑的水也抽吸出来,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凹坑底部设有泄水管513,泄水管向外水平延伸设置,这样可以在存放时或不使用时,将残存在凹坑内的水通过泄水管排放出来,以保持水箱内部的干燥,避免生锈问题,有助于延长本专利使用寿命。泄水管中部安装有泄水阀514,泄水阀控制泄水管的通断。在需要排水时,需要将泄水阀打开,在需要装水时,需要将泄水阀关闭,非常方便。在本专利中,泄水阀固定安装在副车架上,也即将泄水管固定安装在副车将上,这样可以防止泄水管变形,保证泄水管的平直性。
[0042]在本专利中,主车架有一个主对接侧壁506,副车架有一个副对接侧壁508,主对接侧壁和副对接侧壁在形状、尺寸、倾斜角度等方面都是一致的。因此,当主对接侧壁和副对接侧壁相向靠近并贴紧在一起时,主车架和副车架将实现无缝对接。此时,与主对接侧壁和副对接侧壁相连的各个侧壁将通过主对接侧壁的边沿或副对接侧壁的边沿无缝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侧壁,也即从外观看来,主车架和副车架完美对接成了一个完整的车架。为方便叙述,将此状态称为对接状态。在本车架中,泄水管即位于副对接侧壁上,并水平向外延伸出一段。而在主对接侧壁上也设有一个固设在主车架上的下定位管515,下定位管的内径比泄水管外径稍粗且下定位管与泄水管同轴套装配合。在对接状态时,泄水管外段插装进下定位管内,因此泄水管除具有泄水功能外,还具有在对接状态时对主车架和副车架定位的作用,也即防止主车架和副车架在泄水管径向上相对移动。为方便叙述,将此定位作用或锁紧作用称为下定位作用或下锁紧作用。
[0043]在本专利中,主车架顶部固设有一个主梯形板505,主梯形板的一个斜边与主对接侧壁的顶边对齐设置。副车架顶部固设有一个副梯形板507,副梯形板的一个斜边与副对接侧壁的顶边对齐设置。这样,当主车架和副车架对接时,也即在对接状态时,主梯形板的上述斜边与副梯形板的上述对应斜边也紧紧贴合在一起,并且此时主梯形板的顶边与副梯形板的底边对接在一起且位于同一直线上,主梯形板的底边与副梯形板的顶边对接在一起且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主梯形板和副梯形板就对接成了一个完整的梯形板。在本专利中,主梯形板的顶边沿和底边沿上分别固设有一根角钢509,角钢穿过主对接侧壁后向外直线延伸。为方便叙述,将角钢延伸出主对接侧壁的部分称为延伸段。由于主梯形板的顶边和底边与副梯形板的底边和底边是对接的平行关系,因此在对接状态下,两角钢延伸段正好滑动卡装到副梯形板的顶边沿和底边沿上,并形成对副梯形板顶边沿和底边沿的夹持状态。副梯形板的顶边沿和底边沿上设有副边螺孔510,角钢延伸段上设有与之对应的角钢通孔511。在对接状态下,角钢通孔和副边螺孔一一对齐设置。本专利还包括与副边螺孔螺接配合的连接螺柱516,连接螺柱外端固设有拧环517,通过拧环拧紧连接螺柱可以将角钢延伸段固定在副梯形板上,也就实现了主车架和副车架上部的定位。为方便叙述,将此定位作用或锁紧作用称为上定位作用或上锁紧作用。在对接状态时,主车架和副车架即通过上述上定位作用和下定位作用来实现组合固定,适合在干燥季节或干燥地区时使用,可以一次性同时移动主车架和副车架,一人即可完成电气设备清洁工作,一人一套,可以大大提升清洁效率。在雨后或湿润地区扶杆时,则需要拧开拧环,将主车架和副车架分离,此时角钢可以作为主车架的把手来辅助移动主车架为支撑装置提供动力,非常方便。
[0044]在本发明中,支撑套侧壁上设有轴向延伸的支撑槽0001,支撑槽靠近支撑座的一端内通过支撑槽轴0002铰接有既能完全摆入支撑槽又能摆出支撑槽90度且与支撑槽槽壁固定限位配合的支撑手杆0003,支撑槽轴上套装有使支撑手杆弹性摆入支撑槽内的支撑扭簧0004。当需要用支撑装置驱动电杆进行扶正时,支撑手杆在支撑扭簧作用下自动自动缩入支撑槽内,这样就可以把支撑套顺利插装进摆筒内。当需要对电杆周围土石进行钻孔时,先将支撑手杆从支撑槽内拉出,然后一只手握住支撑手杆,另一只手握住手柄,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把持住上述整套钻孔机构进行上拉下压操作,从而快速完成钻孔或松土工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支撑手杆摆出90度时受到支撑槽铰接端槽壁的限位,此时支撑手杆的轴心线与支撑套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在本发明中,支撑手杆设置成外带麻纹的圆柱杆,这样不但方便操作者把持,手感更好,而且麻纹还能起到防滑作用。为方便叙述,将支撑手杆摆出支撑槽90度的状态称为摆出状态。在摆出状态时,支撑手杆的轴心线与手柄轴心线夹角为120度,这样设置不但可以使支撑手杆和手柄良好匹配人体左右手的操作角度,提高操作手感,通过把持120度夹角的支撑手杆和手柄还可以自由控制支撑套、内筒和多用轴的倾斜角度,在钻孔时更加灵活。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电杆防倾斜定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横向设置的底座(1),底座(I)纵剖面呈U形,底座(I)的支撑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后限位装置,底座(I)的延伸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前限位装置,底座(I)的支撑段内铰接有能前后摆动的座摆筒(2),摆筒(2)内插装有支撑套(4),支撑套(4)内安装有只能相对支撑套(4)同轴转动的内转轴(5),内转轴(5)上端同轴固设有延伸出支撑套(4)的内筒(6),内筒(6)内壁上均匀环设有轴向延伸的内筒直槽(7),内筒(6)内壁上还设有与内筒(6)同轴设置的螺旋槽(8),还包括与内筒(6)插装配合的多用轴(9),多用轴(9)上半段周壁上环设有与内筒直槽(7)插装配合的轴直齿(10),多用轴(9)上端通过上下摆动铰接的锁紧装置与电杆(11)中上段锁紧在一起,多用轴(9)下半段周壁上环设有与螺旋槽(8)螺接配合的螺旋齿(12),多用轴(9)下端固设有圆锥部(13),圆锥部(13)周壁上环设有与螺旋齿(12)对接的锥螺旋齿(14),内筒(6)内腔底部固设有与多用轴(9)上端吸附配合的第二磁块(35),内筒(6)外壁上匀环设有轴向延伸的筒外直齿(15),内筒(6)外套装有滑套(16),内筒(6)下端固设有对滑套(16)进行下限位的限位盘(18),限位盘(18)上固设有将滑套(16)吸附住的第一磁块(3),滑套(16)内壁上匀环设有与筒外直齿(15)轴向滑动配合的套内直槽(17),滑套(16)下端同轴固设有大齿轮(19),支撑套(4)边侧固设有支撑座(20),支撑座(20)上转动安装有与内转轴(5)平行设置的外转轴(21),外转轴(21)上端固设有与大齿轮(19)啮合的小齿轮(22),外转轴(21)下端呈三角柱状且通过能弯曲的传动软管(23)与动力装置(24)传动连接,支撑座(20)上还固设有手柄(25),手柄(25)内端固设有向外扩展的防护罩(26),滑套(16)外壁上环设有轴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