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墙体钢骨与楼板板块的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77810阅读:来源:国知局
100毫米的矩形。第一板件10的第一端101的长度为100毫米,是第一板件10上长度为150毫米的一端的一部分。
[0027]第一板件10中邻近与第一端101垂直且相连的第二端102的一排通孔的中心点距第二端102的距离tl均为55毫米,邻近第一端101的一列通孔的中心点距第一端101的距离t2均为25毫米。
[0028]第二板件20中截面直角梯形的高为100毫米,底边分别为150毫米和268毫米。第二板件20中邻近与第一端201垂直的第二端202的一排通孔距第二端202的距离t3为25毫米,邻近底端的一列通孔的中心点距底端的距离t4为25毫米。第二板件中直角梯形截面的最小内角α为40.3度。
[0029]连接件的厚度为1.6毫米。
[003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件可以克服楼板梁与二层墙体的钢骨垂直设置时会使常规条形连接件无法安装的问题,有效且稳固地将墙体钢骨与楼板板块连接起来,并起到抗拔作用。
[0031 ]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2]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具体尺寸数值均为示例性的描述,并不形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受力需要对各尺寸的数值进行相应的具体设定。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连接墙体钢骨与楼板板块的连接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I)为一体成型的截面为八边形的平板,所述连接件(I)包括第一板件(10)和第二板件(20),所述第一板件(10)为截面为矩形的平板,所述第二板件(20)为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平板,所述第一板件(10)的第一端(101)与所述第二板件(20)的第一端(2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件(10)的第一端(101)为所述第一板件(10)的一长边端靠近直角处的部分,所述第二板件(20)的第一端(201)为所述第二板件(20)的底端靠近最小内角的部分;所述第一板件(1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墙体钢骨的通孔,所述第二板件(2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楼板板块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件(10)上用于连接墙体钢骨的通孔的直径和所述第二板件(20)上用于连接楼板板块的通孔的直径均为4毫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件(10)上通孔的个数为8个,被设置成四排两列,相邻排的间隔均为25毫米,两列的间隔为50毫米; 所述第二板件(20)上通孔的个数为8个,被设置成四排两列,相邻排的间隔均为30毫米,两列的间隔为50毫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件(10)的截面矩形为长度分别为150毫米和100毫米的矩形,所述第一板件(10)中邻近与所述第一端(101)垂直且相连的第二端(102)的一排通孔的中心点距所述第二端(102)的距离均为55毫米,邻近所述第一端(101)的一列通孔的中心点距所述第一端(101)的距离均为25毫米; 所述第二板件(20)中截面直角梯形的高为100毫米,底边分别为150毫米和268毫米,第二板件(20)中邻近与所述第一端(201)垂直的第二端(202)的两通孔距所述第二端(202)的距离为25毫米,邻近所述底端的四个通孔的中心点距所述底端的距离为25毫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件(10)的第一端(101)和所述第二板件(20)的第一端(201)的长度均为100毫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板件(20)中直角梯形截面的最小内角为40.3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I)的厚度为1.6毫米。
8.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连接件(I)、还包括墙体钢骨(2)和楼板板块(3),所述连接件(I)的第一板件(I)与所述墙体钢骨(2)固定连接,第二板件(2)与楼板板块(3)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墙体钢骨(2)为两个C型龙骨以背靠背方式固定连接的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墙体钢骨与楼板板块的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连接件包括第一板件(10)和第二板件(20),第一板件(10)为截面为矩形的平板,第二板件(20)为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平板,第一板件(10)的第一端(101)与第二板件(20)的第一端(201)固定连接,第一板件(10)的第一端(101)为第一板件(10)的一长边端靠近直角处的部分,第一板件(1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墙体钢骨的通孔,第二板件(2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楼板板块的通孔。本连接件可以克服楼板梁与二层墙体的钢骨垂直设置时会使常规条形连接件无法安装的问题,有效且稳固地将墙体钢骨与楼板板块连接起来,并起到抗拔作用。
【IPC分类】E04B1-38, E04B1-58
【公开号】CN204385900
【申请号】CN201420765863
【发明人】杨秀红, 宫大壮, 尹稷华, 易艳丽, 范一欢, 段慧莹, 王林伟, 季宇, 郭海峰
【申请人】北新房屋有限公司,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