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文物建筑整体移位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8584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文物建筑整体移位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文物建筑整体移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时期,城市建设进程飞速发展,旧城改造、道路拓宽等经常需要拆除部分老旧建筑物。当遇到文物古建筑等需要保护的建筑时,便产生了文物建筑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采用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将需保护的文物建筑整体移位至异地进行保护无疑是解决这种矛盾的最优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保持原有建筑物整体性和可用性不变的情况下,并在结构安全可靠的原则下,将其从原址移到新址的文物建筑整体移位装置,并具有缩短工期、经济实用、对邻近建筑及周围环境无影响等优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种用于文物建筑整体移位的装置,包括建筑物1、拖换梁2、千斤顶8和千斤顶13,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8连接有电动油栗站9,所述建筑物I底部设有拖换梁2,所述拖换梁2的下方依次层叠设置有轨道板3、滚轴4、轨道板5和平移轨道6,拖换梁2和所述轨道板3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与千斤顶8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轨道板3上设有与千斤顶8底部相连接的垫箱10,所述垫箱10后方设有提供支撑力的反力支座12 ;所述平移轨道6上等间距的排列设置有连接孔16,垫箱10通过所述连接孔16设置有固定架11,所述平移轨道6上还通过插销15设置有反力架14,所述反力架14与作用于轨道板5和反力支座12的千斤顶13相连接。
[0006]所述千斤顶8和千斤顶13均为液压千斤顶。
[0007]所述拖换梁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0008]所述混凝土的强度范围为C30-C40。
[0009]所述平移轨道6由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条石结构和木结构其中的一种或几组构成。
[0010]所述平移轨道6的承载力多1.2倍的建筑物总荷载。
[0011 ] 所述滚轴4由内部灌注有细石混凝土的无缝钢管构成。
[0012]所述无缝钢管的外径尺寸为60mm-80mm。
[0013]所述细石混凝土的强度范围为C50-C60。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使得文物建(构)筑物不需拆除,保持其上部结构为原状,通过本装置将其整体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原建筑的所有功能均可得到保留或恢复,整体移位过程平稳且安全可靠。
[0016]2.本实用新型装置在整体水平移位中,组合式的上、下轨道板及反力支座能灵活拆装,重复利用,降低工程成本。
[0017]3.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两个液压千斤顶、组合式轨道板及平移轨道,可有效地提高工效、缩短工期、节省人力物力。
[0018]4.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移位过程只针对所需移位装置架设该装置,不但对建筑物本身结构影响较小,对邻近建筑物及周围环境也无影响。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_建筑物2-拖换梁3-轨道板4-滚轴5-轨道板6_平移轨道7_固定架8-千斤顶9-电动油栗站10-垫箱11-固定架12-反力支座13-千斤顶14-反力架15-插销16-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2]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文物建筑整体移位的装置,包括建筑物1、拖换梁2、千斤顶8和千斤顶13,千斤顶8和千斤顶13均为液压千斤顶,千斤顶8连接有电动油栗站9,建筑物I底部设有拖换梁2,拖换梁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的强度范围为C30-C40 ;拖换梁2的下方依次层叠设置有轨道板3、滚轴4、轨道板5和平移轨道6,滚轴4为无缝钢管,外径尺寸60mm-80mm,内部灌注强度范围为C50-C60的细石混凝土 ;拖换梁2和所述轨道板3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架7,固定架7与千斤顶8的顶部接触,千斤顶8底部设有用于提供支撑的垫箱10,垫箱10设置在轨道板3的上表面,垫箱10后方设有提供支撑力的反力支座12 ;反力支座12与轨道板3的端部截面齐平,平移轨道6上等间距的排列设置有连接孔16,垫箱10通过所述连接孔16设置有固定架11,平移轨道6由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条石结构和木结构其中的一种或几组构成,需保证结构承载力多1.2-1.5倍的建筑物总荷载,所述平移轨道6上还通过插销15设置有反力架14,所述反力架14与作用于轨道板5和反力支座12的千斤顶13相连接。
[0023]本实施例中移动建筑物所需施加的外力大小根据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N =K*[Q(f+f‘)/2R],其中:N—总外加动力(KN) ;1(—轨道板3、5与滚轴4之间产生的阻力增大系数山一建筑物总重量;f,P —轨道板3与轨道板5的主要摩擦系数;运动中0.07-0.09 ;R—滚轴4的半径。
[0024]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施工方法具体如下:
[0025]1、托换梁2的施工:
[0026]利用人工或机械在整体移位要求的某一水平面上将建筑物I的墙体上开凿出一定长度的洞口,形成一个单元梁段,综合考虑建筑物层数、楼面结构、墙体承重的主次关系、砌体本身强度等因素,每个单元梁段的长度一般在1500?2000mm之间。
[0027]对梁底进行处理后,在单元梁段内绑扎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完成一个单元梁段的施工,各单元梁段应间隔施工,相邻单元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砌体强度后才能施工,单元梁段之间主筋采用双面焊接,其施工缝的处理,应严格按相关施工规范执行,后浇单元梁段浇捣混凝土前,应清除施工缝表面的垃圾、水泥薄膜及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同时还要将表面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浇水润湿,一般润湿时间不少于24h ;各单元梁段之间相互连接,最终形成一道封闭的托换梁2。
[0028]2、框架柱托换
[0029]框架柱托换施工时应间隔进行,为了保持原框架的柱网尺寸,应在切断柱子前,设置水平杆件定位。相邻柱不得同时托换。必要时应设置临时支撑措施,如采用砖柱或钢管支撑。由于框架柱主要传递上部结构荷载,其托换依靠后浇牛腿实现,因此,后浇牛腿应考虑新旧混凝土的协调工作,在钢筋布置、钢筋锚固或焊接长度方面加强处理措施;
[0030]框架柱托换完成后,当后浇混凝土部分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实施切断,切断一般采用人工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