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和陶陶瓷发泡艺术线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61349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和陶陶瓷发泡艺术线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〇〇〇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材料领域,特别指一种石和陶陶瓷发泡艺术线条。
【背景技术】
[0002]建筑装饰材料是建筑主体完成之后,对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和室外环境进行功能和美化处理而形成不同装饰效果所需用的材料。它是建筑材料的一个组成部分,铺设在建筑表面,以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日益深化,建筑物的立面造型美观,靓丽是建筑师的设计追求。通过装饰线条简单装修改变造型,使其焕然一新,装饰线条包含挑檐线、腰线、窗台线、门窗套、压顶、遮阳弧、楼梯过梁、宣传栏边框、镜框线条等。装饰线条在装修里是起到美观的作用的,它是突出或镶嵌在墙体上的线条。现有现建筑室内外装饰线条为天然石材及水泥浇筑装饰线条,重量厚重,成本高,不便于安装,易变形破损,天然资源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线条清晰,重量轻、易安装,减少建筑荷载、节约资源的石和陶陶瓷发泡艺术线条。
[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石和陶陶瓷发泡艺术线条,包括第一凸起部、平面部、凹陷部及第二凸起部,上述第一凸起部、平面部、凹陷部及第二凸起部由上而下相互连接形成整体的艺术线条结构,其中第一凸起部向外侧凸起,形成曲面状结构,设置于艺术线条的上部;上述平面部为平面状结构,设置在第一凸起部的下部;上述凹陷部为曲面状结构,设置在平面部的下部;第二凸起部向外侧凸起,形成曲面状结构,并连接在凹陷部下方。
[0005]优选地,所述的平面部设置在第一凸起部与凹陷部之间,平面部的上边与第一凸起部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平面部的下边与凹陷部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形成艺术线条的上半部分。
[0006]优选地,所述的凹陷部向内侧凹陷,设置在平面部与第二凸起部之间,凹陷部的上端面与平面部的下边固定连接,凹陷部的下端面与第二凸起部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形成艺术线条的下半部分。
[0007]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凸起部向外侧凸起,设置在凹陷部的下方,第二凸起部的上端面与凹陷部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形成艺术线条的下部。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石和陶是一种新型装饰材料,将天然大理石或陶瓷薄板以及保温材料与轻体陶瓷发泡用特殊材料粘合而成。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装饰线条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了一种石和陶陶瓷发泡艺术线条,该艺术线条是具备重量轻、易安装、可根据设计要求加工生产的无机产品,包括第一凸起部、平面部、凹陷部及第二凸起部,其中第一凸起部向外侧凸起,形成曲面状结构,设置于艺术线条的上部;平面部设置在第一凸起部与凹陷部之间,平面部的上边与第一凸起部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平面部的下边与凹陷部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凹陷部为曲面状结构,向内侧凹陷,设置在平面部与第二凸起部之间,凹陷部的上端面与平面部的下边固定连接,凹陷部的下端面与第二凸起部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凸起部向外侧凸起,形成曲面状结构设置在凹陷部的下方,第二凸起部的上端面与凹陷部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一凸起部、平面部、凹陷部及第二凸起部由上而下相互连接形成整体的艺术线条结构,该陶瓷发泡艺术线条造型及规格可任意变化,重量为石材重量的百分之十以下,便于装饰施工,有效的减少了建筑荷载,减少天然资源浪费;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艺术线条通过发泡工艺成型,使材料同时具备耐火、防水、成本低等性能。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7]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石和陶陶瓷发泡艺术线条,包括第一凸起部1、平面部2、凹陷部3及第二凸起部4,上述第一凸起部1、平面部2、凹陷部3及第二凸起部4由上而下相互连接形成整体的艺术线条结构,其中第一凸起部1向外侧凸起,形成曲面状结构,设置于艺术线条的上部;上述平面部2为平面状结构,设置在第一凸起部1的下部;上述凹陷部3为曲面状结构,设置在平面部2的下部;第二凸起部4向外侧凸起,形成曲面状结构,并连接在凹陷部3下方。
[0018]平面部2设置在第一凸起部1与凹陷部3之间,平面部2的上边与第一凸起部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平面部2的下边与凹陷部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形成艺术线条的上半部分。
[0019]凹陷部3向内侧凹陷,设置在平面部2与第二凸起部4之间,凹陷部3的上端面与平面部2的下边固定连接,凹陷部3的下端面与第二凸起部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形成艺术线条的下半部分。
[0020]第二凸起部4向外侧凸起,设置在凹陷部3的下方,第二凸起部4的上端面与凹陷部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形成艺术线条的下部。
[0021]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石和陶陶瓷发泡艺术线条,包括第一凸起部、平面部、凹陷部及第二凸起部,其中第一凸起部向外侧凸起,形成曲面状结构,设置于艺术线条的上部;平面部设置在第一凸起部与凹陷部之间,平面部的上边与第一凸起部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平面部的下边与凹陷部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凹陷部为曲面状结构,向内侧凹陷,设置在平面部与第二凸起部之间,凹陷部的上端面与平面部的下边固定连接,凹陷部的下端面与第二凸起部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凸起部向外侧凸起,形成曲面状结构设置在凹陷部的下方,第二凸起部的上端面与凹陷部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上述第一凸起部、平面部、凹陷部及第二凸起部由上而下相互连接形成整体的艺术线条结构,该陶瓷发泡艺术线条造型及规格可任意变化,重量为石材重量的百分之十以下,便于装饰施工,有效的减少了建筑荷载,减少天然资源浪费。由于艺术线条通过发泡工艺成型,使材料同时具备耐火、防水、成本低等性能。
[002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形式并不仅限于图1、图2中的结构,如图3至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至实施例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还可为图6中所表示的侧视图结构。
[002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石和陶陶瓷发泡艺术线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凸起部(1)、平面部(2)、凹陷部(3)及第二凸起部(4),上述第一凸起部(1)、平面部(2)、凹陷部(3)及第二凸起部(4)由上而下相互连接形成整体的艺术线条结构,其中第一凸起部(1)向外侧凸起,形成曲面状结构,设置于艺术线条的上部;上述平面部(2)为平面状结构,设置在第一凸起部(1)的下部;上述凹陷部(3)为曲面状结构,设置在平面部(2)的下部;第二凸起部(4)向外侧凸起,形成曲面状结构,并连接在凹陷部(3)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和陶陶瓷发泡艺术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部(2)设置在第一凸起部(1)与凹陷部(3)之间,平面部(2)的上边与第一凸起部(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平面部(2)的下边与凹陷部(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形成艺术线条的上半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和陶陶瓷发泡艺术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陷部(3)向内侧凹陷,设置在平面部(2)与第二凸起部(4)之间,凹陷部(3)的上端面与平面部(2)的下边固定连接,凹陷部(3)的下端面与第二凸起部(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形成艺术线条的下半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和陶陶瓷发泡艺术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凸起部(4)向外侧凸起,设置在凹陷部(3)的下方,第二凸起部(4)的上端面与凹陷部(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形成艺术线条的下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和陶陶瓷发泡艺术线条,包括第一凸起部、平面部、凹陷部及第二凸起部,上述第一凸起部、平面部、凹陷部及第二凸起部由上而下相互连接形成整体的艺术线条结构,其中第一凸起部向外侧凸起,形成曲面状结构,设置于艺术线条的上部;上述平面部为平面状结构,设置在第一凸起部的下部;上述凹陷部为曲面状结构,设置在平面部的下部;第二凸起部向外侧凸起,形成曲面状结构,并连接在凹陷部下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线条清晰,重量轻、易安装,减少了建筑荷载及资源浪费。
【IPC分类】E04F19/02
【公开号】CN205077820
【申请号】CN201520800063
【发明人】彭伟顺
【申请人】彭伟顺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