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55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号码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尤指一种号码锁。
号码锁由于借对号开锁,对使用者而言具有不需随身携带锁匙的便利性,然而早期的号码锁由于开锁号码在出厂时即设定为固定号码,使得开锁号码若不慎泄露于他人时即丧失了号码锁应有的防盗功能。目前改良型的号码锁可由使用者改变开锁号码如图6所示为公告第180941号习知可改变号码锁开锁号码的锁心结构,主要由锁公体1’、锁母体2’组成,在锁母体2’设置凹室21’、平槽22’,且中央设一套筒23’,在套筒23’套设弹性元件24’、滑套25’、定位簧26’、齿盘27’、号码盘28’、控制滑套29’、封环20’等组件,在齿盘27’设置缺口271’、凸齿272’、号码盘28’设置卡孔281’。
组合实施时如图7所示,弹性元件24’套设在套筒23’外部,再依序套设滑套25’、定位簧26’、齿盘27’、号码盘28’组合成一号码层;当更换设定密码时按压控制滑套29’前端,使齿盘27’与滑套25’位移,使凸齿272’与号码盘28’的卡孔281’脱离卡掣关系,使得号码盘28’可旋转调整设定号码。
然而前述结构实施及组装时仍具有以下缺点1、当原先设定号码盘28’的开锁号码未对正开锁位置(齿盘27’的缺口271’位置未对正开锁位置)时仍可按压控制滑套29’旋转号码盘28’调整号码,造成调整后齿盘27’的缺口271’位置仍不能对准开锁位置,使使用者在变更号码后不知正确开锁号码情形,并使得该锁母体2’不能与锁公体1’锁合使用。
2、使用者在改变开锁号码时,若齿盘27’的凸齿272’未与号码盘28’的卡孔281’完全脱离,将使号码盘28’转动时齿盘27’亦转动,造成调整后乱码情形。
3、变更设定号码时使用者的手指须持续压触控制滑套29’前端压触块,并待各号码盘28’转动重新调整设定号码后才可放开手指,造成调整的时间内使用者持续施力压迫弹性元件24’费力不便的缺失。
4、每一号码层都需组合滑套25’、定位簧26’、齿盘27’、号码盘28’等组件,造成组装费时不便。
如图8所示为习知公告第279464号的号码锁结构,该号码锁的定位套体3’设置凹陷部31’、凹沟32’,在凹陷部31’、凹沟32’处设置一弹性元件33’,如图9所示,当号码盘4’转动时该弹性元件33’外凸的卡掣端331’与号码盘4’内缘撞击以产生声响。
前述结构因弹性元件33’为嵌入凹沟32’内组设,造成组装时弹性元件33’易脱落的组装不便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号码锁,它可防止设定开锁号码时乱号,并具有在转动号码盘时具声响及转动后定位的功能,以增进使用者操作便利性及组装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号码锁,主要由一锁公体及一锁母体组成,其中锁公体中央设置一套杆,于套杆设置卡齿,锁母体中央具一套合柱,于套合柱设置穿插前述套杆的套孔、槽孔,在一端套设一弹性元件,并套设由一组套环、齿盘、号码盘组成的号码层,该套环、齿盘具穿插前述套杆的套孔、缺口;又套合柱前端设置令齿盘动作来改变设定号码的元件,其中套合柱在对应每一号码层位置设置一组凸体;齿盘、套环在对应凸体位置设置一组凹槽。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较习用品有以下特点1、当欲改变设定开锁号码时必须令号码盘转动至开锁位置时才能改变设定号码,使改变开锁号码后不至产生乱码情形,可改善习产品任何情形下都能改变开锁号码造成乱码及锁母体不能与锁公体锁全的情形。
2、使用者不须持续捏持转盘即可改变设定号码,具操作便利性及舒适性。
3、本实用新型组合元件较习知产品减少,使组装时较习知产品简便,可大幅减低故障率。
4、弹性套环一体成型制造,具有定位,产生声响、零件少、容易组装功效,并防止因习知产品弹性元件脱落而产生故障的情形。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号码盘与弹性套环组合图;图6为习知产品的分解图;图7为习知产品的组合实施剖视图;图8为另一习知产品结构图;图9为另一习知产品结构组合图。
请参阅
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锁公体1、一锁母体2组成,其中锁公体1中央设置一套杆11,在套杆11上设置卡齿12;锁母体2主要由一套合柱21、一弹性元件22、若干弹性套环23、齿盘24、号码盘25、一动作块26、一转盘27组成;该套合柱21为圆柱形体,在中央设置套孔211,且套孔211纵向设置槽孔212,使该套孔211及槽孔212供穿插锁公体1的套杆11,在套合柱21外缘设置防止弹性套环23、动作块26转动的平面接合部213,在前端设置凸缘214;另在套合柱21外缘对应每一号码层位置设置若干凸体215,该凸体215可使后述齿盘24的缺口2411对准开锁位置时齿盘24才能直向位移动作来变更设定开锁号码,且防止弹性套环23及动作块26转动;又弹性元件22套设在套合柱21一端,一端与弹性套环23靠合;又弹性套环23由具挠性材质成型,中央设置穿插前述套杆11的套孔231、缺口2311,在套孔231内缘对应套合柱21的平面接合部213位置设置平面接合部232,又在弹性套环23外缘设置凸缘233,并于适当处设置中空部234,该凸缘233可嵌置在后述号码盘25的凹槽256以具定位功效,并在号码盘25转动时可产生撞击声响;中空部234可增进凸缘233曲折弹性,在弹性套环23对应前述凸体215位置设置凹槽235,该凹槽235与凸体215嵌合时防止弹性套环23转动;又齿盘24为圆环形体,在中央设置穿插前述套杆11的套孔241,在一侧设置可嵌插在后述号码盘25嵌槽254的卡合部242,并在对应前述凸体215位置设置凹槽243;又号码盘25在外缘设置数字嵌槽251,中央设置可容置弹性套环23及齿盘24的套合部252,在套合部252一侧对应数字嵌槽251位置设置凸齿253及嵌槽254,又在套合部252内缘对应数字嵌槽251位置设置凸部255及凹槽256,该凹槽256可嵌置前述弹性套环23的凸缘233端部;又动作块26中央设置可穿插套杆11的套孔261、缺口2611,并在对应前述套合柱21的平面接合部213及凸体215位置设置平面接合部262、若干凹槽265,在一侧设置可抵触齿盘24的抵压部263,在另一侧对应后述转盘27的滑槽272位置设置凸部264;又转盘27在中央设置可穿插套杆11的套孔271、缺口2711,对应套合柱21的凸体215位置设置若干凹槽276,并在内缘环设滑槽272,该滑槽272一端较低向另一端延伸较高,并在两端分别设置凹部273、274及挡止部275,该滑槽272与动作块26的凸部264抵触,转盘27转动时该凸部264可沿滑槽272动作至与挡止部275抵靠时定位在凹部274位置,同时使动作块26对应直向位移动作,并推动齿盘24脱离号码盘25的嵌槽254来更改设定号码。
而本实用新型组合时如图2、图3所示,弹性套环23、齿盘24、号码盘25套设在套合柱21组合成一号码层,使齿盘24的卡合部242与号码盘25的嵌槽254卡合成一连动体;在套合柱21前端套设动作块26、转盘27,使转盘27的滑槽272与动作块26的凸部264抵触,又如图2所示,当齿盘24为凹槽243与凸体215位置对应时该齿盘24的缺口2411可对应套合柱21的槽孔212开锁位置,当齿盘24转动使凹槽243与凸体215位置不对应时,则该缺口2411不能对应开锁位置使齿盘24不能直向位移动作;又凸体215分别设置不同尺寸形体,使齿盘24的两对应尺寸凹槽243对正该凸体215位置时该缺口2411位于开锁位置。
又如图4所示,当改变设定号码时使用者必须令号码盘5转动至开锁号码使齿盘24的凹槽243对正凸体215位置,并转动转盘27,使动作块26的凸部264借滑槽272抵触位移至与挡止部275抵靠并嵌置在凹部274位置定位,使动作块26的抵压部263抵压齿盘24直向位移,使齿盘24的卡合部242可与号码盘25脱离卡合连动关系,并可重新转动号码盘25调整号码;又在调整后可令转盘27反转,使凸部264与挡止部275抵靠且定位于凹部273位置,使齿盘24卡合部242借弹性元件22的弹力位移并与调整后的对应嵌槽254卡合。
前述齿盘24的凹槽243若未与凸体215位置对应时转盘27将因齿盘24侧面受凸体215抵靠而不能转动,并使号码盘25必须于开锁位置时才能改变设定开锁号码。
请参阅图5,因弹性套环23设有与套合柱21平面接俣部213对应的平面接合部232,且凹槽235与凸体215嵌合,可限制弹性套环23不在套合柱21上转动,并在号码盘25转动同时号码盘25可与弹性套环23的凸缘233抵触撞击产生声响来增进调整便利性,且转动后凸缘233与凹槽256嵌合定位;又因弹性套环23内设有中空部234,则可增进凸缘233的摆动弹性。
权利要求1.一种号码锁,主要由一锁公体及一锁母体组成,其中锁公体中央设置一套杆,于套杆设置卡齿,锁母体中央具一套合柱,于套合柱设置穿插前述套杆的套孔、槽孔,在一端套设一弹性元件,并套设由一组套环、齿盘、号码盘组成的号码层,该套环、齿盘具穿插前述套杆的套孔、缺口;又套合柱前端设置令齿盘动作来改变设定号码的元件,其特征在于套合柱在对应每一号码层位置设置一组凸体;齿盘、套环在对应凸体位置设置一组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号码锁,主要由一锁公体及一锁母体组成,其中锁母体中央具一套合柱,于一端套设一弹性元件,且套设由一组套环、齿盘、号码盘组成的号码层,套合柱在对应每一号码层位置设置一组凸体;又齿盘、套环于对应凸体位置设置一组凹槽,使齿盘的凹槽与套合柱凸体对应时齿盘的缺口位置与开锁位置对应,借之可防止锁母体在更改开锁号码后产生乱码情形。
文档编号E05B37/00GK2418203SQ0023315
公开日2001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6日
发明者李金村 申请人:李金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