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56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库门或者其它场所使用的活动门,这种由多块门片通过铰链拼接,并沿“”形轨道来回滑动,从而实现垂直关闭和水平打开。具体涉及上述车库门或活动门中可防止人的手指不被夹住的保护型门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车库门或其它场所使用的活动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是一种由多板拼接的滑动门,它的结构主要由多块水平放置的矩形门片(或称门叶)靠水平轴铰链拼接成整体具有折转性能的门扇,然后将门扇的两端分别安置在左右对称的“”形轨道中。工作时可以采用电动、遥控电动或手动方式打开或关闭门扇,当门扇沿滑落到垂直轨道上时车库门处于关闭状态;当门扇滑入水平轨道中时处于打开状态。
上述车库门与原来的卷帘门相比尽管存在许多优点,但门扇在垂直和水平状态转换过程中,由于多块门片必须经过弯道型连接轨道,因此相邻门片的水平侧边之间可以形成相当大的张角间隙,而且角度随弯道行程变化而变化,尤其当门扇从水平状态滑向垂直状态时,张角构成的“虎口”的角度由大变小,形成潜在的危险性。如果大人或小孩无意中将手指伸入“虎口”中,则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
为了克服上述车库门结构的缺陷,中国专利于2000年6月7日公开了一件名称为《车库门结构》,公开号为CN1255957A,申请号为98805025.0的发明专利申请案,该申请为PCT国际申请案,申请人为美国“雷纳加拉格多斯公司”,申请日是1998年3月25日,优先权日是1997年4月3日。该专利申请以相同的防夹手指问题为主题,公布了一种用于保护人的手指不被夹住的车库门结构。该技术方案核心是在相邻的两块门片之间,一个底部设有弧形凹入部分,另一个顶部设有弧形凸起部分,当两块门片通过铰链连接后,弧形凹入部分与弧形凸起部分配合,可防止人的手指被夹。上述方案无疑解决了原来车库门的夹手指问题,但是存在的不足有1、弧形或曲线在工艺制造方面比较困难,制造成本也比较高,尤其当门片(或门叶)采用金属板折弯成壳体,并在其腔内灌注发泡塑料的结构时,局部弧形或曲线的形成将更加困难。2、弧形或曲线是独立构件,不仅需要单独加工,而且还要与门片拼装,这样就会使门板的制造和工艺复杂化。因此如何设计构思一种既具有保护手指的作用,又具有简单的结构和工艺性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而且可防止人的手指插入的防夹型车库门板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以相同形状和结构的门片为单元,各单元按前后顺序平行排列,两相邻单元之间首、尾平行铰接相连,以此构成可沿铰接轴线弯曲的柔性门板结构。拼接处,第一单元的首部设有斜面,第二单元的尾部设有折边形成的推指凸起结构,铰接轴偏设在第一单元对应侧,并保持推指凸起结构贴近斜面转动。
上述技术方中,所述“门片”是指构成车库门或类似活动门的门体单元。所述“各单元按前后顺序平行排列”是指各单元一个接着一个,而且相互平行的排列状况。所述“两相邻单元之间首尾平行铰接相连”其含义是两个相邻的门片,一个用前部,另一个用后部进行铰接,其铰接的轴线与门片平行,具体说与门片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是相对两个相邻单元而定义的,由于每个单元的形状和结构都相同,而且都有一个首部和一个尾部,因此从哪个方向开始并不重要。所述“折边形成的推指凸起结构”其含义有1、有一个凸起结构;2、这个凸起结构的作用是当人的手指插入时,凸起结构在相对运动中将手指沿斜面推出;3、凸起结构是由折边结构形成的,可以由两个面折弯处构成,也可由一个面边缘构成,而不是曲面或弧面形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制造成工艺变得简单,以降低成本。所述“铰接轴偏设”是与对称中心设置作比较而得的,具体偏设的距离多少要根据斜面的角度来定,其实质是要保证凸起结构与斜面的间隙在相对运动中变化最小,使人的手指无法插入和夹住。所述“第一单元对应侧”是指靠第一单元所处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较好的保证凸起结构与斜面的配合间隙变化最小。
上述技术方案从内容上可以划分为单元结构和铰接相连结构两个方面。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我们依次进行展开一、关于单元结构及其方案变化情况从单元结构来看,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方案1和方案2,方案1适用于较厚的单元结构,方案2适用于较薄的单元。
方案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和推指凸起结构在单元厚度方向上位于拼接处的内半段,外半段为一个开口朝外的凹槽,凹槽由第一单元首部的轮廓与第二单元尾部的轮廓合成,其槽宽在合拢状态下大于人的手指宽度。
所述“单元厚度方向”是指门片的厚度方向。所述“拼接的内半段”是指斜面与推指凸起的配合位置放在门片的朝室内的半段上,而外半段由两个相连门片的轮廓形成开口槽。当开口槽在合拢时,宽度大于人的手指就不会发生夹指情况。所述“凹槽”的形状并不重要,可以是方形、矩形、梯形等,但槽宽是一个重要指标,一定要大于人的手指宽度,否则照样可以夹手。本方案将门片在厚度方向上分为外半段和内半段,外半段设计成大于手指宽度的开口槽,内半段设计成斜面与凸起配合的推指结构,这种方案更适合制做较厚的门片,而斜面与凸起配合的推指结构只能适应较薄的尺寸,当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便失去推指作用。
上述方案1可以分成两种结构类型,即方案1-1和方案1-2。
方案1-1参见附图3,本方案所述单元由一个矩形横截面的板块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横截面的板块上下叠加构成。当两相邻单元铰接时,参见附图4和附图5,第一单元首端的外半段为垂直端面,内半段为斜面;第二单元尾端的外半段为垂直端面,内半段为斜面,两段垂直端面对置形成宽度大于人手指的凹槽,两段斜面贴近对置,其中第一单元首端的斜面与第二单元尾端的斜面拐角形成推指结构。
所述“板块”是指组成门片单元的一种构件或结构物。本方案中的单元横截面从形状上是由一个矩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叠加组合的,实际上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叠加的方式实现,也可以直接加工出,比如先制做一个外形相同的壳体,然后通过塑料发泡工艺来完成。
方案1-2参见附图6,本方案所述单元的主体结构由两个矩形横截面的板块上下叠加并且前后错位组合构成。当两相邻单元铰接时,参见附图7和附图8,第一单元首端的外半段和内半段为两个前后错位的垂直端面,两个垂直端面呈台阶结构,其中内半段在前,外半段在后;第二单元尾部的外半段和内半段为两个前后错位的垂直端面,两个垂直端面呈倒置的台阶结构,其中内半段在前,外半段在后;第一单元首端的内半段上固定设有一个手指保护斜面,位于外半段的两段垂直端面形成宽度大于人手指的凹槽,首端的手指保护斜面与尾端的台阶形成推指结构。
所述“前后错位”是指两个垂直端面在单元的首、尾方向上一个在前,另一个在后。实际上这两个垂直端面在内、外方向上一个处在外半段上,另一个处在内半段上。
方案2参见附图9,本方案所述单元的截面为一个倾斜的平面四边形。当两相邻单元铰接时,参见附图10和附图11,第一单元的首部为斜面,第二单元的尾部也为斜面,两斜面平行对置,其中第二单元的斜面与外侧面形成的棱角为推指凸起结构。因此方案所述斜面和推指凸起结构在单元厚度方向上全段设置。
所述“全段设置”是与以上内半段和外半段做比较而得出的,实际上此时第一单元首端整体为一个斜面,第二单元尾端为一个对应斜面的推指凸起结构。这种方案适合制做厚度较薄的单元。
二、关于铰接相连结构及其方案变化情况从铰接相连结构来看,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方案1和方案2。
方案1参见附图10和附图11,本方案的铰接结构为所述两相邻单元通过铰链铰接,接缝处设有一块挡板,挡板固定在铰链的一个转动叶片上。当两相邻单元相对转动时,挡板随转动叶片转动;当两相邻单元合拢时,挡板将接缝挡住,起到密封作用。铰链至少有两个,并布置在单元的两侧。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挡板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密封,更重要的是当使用者处于室内时,挡板也能从门的背面起到保护手指的作用。假设没有挡板,那么人在室内关闭车库门时,手指也有可能被铰链夹住。当设置挡板后,伸入铰链的路径被挡住,因此不能发生铰链夹手的情况。
方案2参见附图7和附图8,本方案的铰接结构为所述两相邻单元通过铰链铰接,铰链的一个叶片为拱形结构,接缝处设有一块弹性挡板,弹性挡板的一端固定在拱形结构的叶片上,其悬臂端为勾形结构,勾形结构紧贴接缝处。当两相邻单元相对转时,弹性挡板随转动叶片转动;当两相邻单元合拢时,弹性挡板上的具有弹性的勾形结构将接缝挡住,起到密封作用。本方案中铰链数至少为两个,并且布置在单元的两侧。关于弹性挡板的保护手指原理和作用与方案1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发明采用简单的结构及其组合很好地解决了拼装式车库门板夹手指的问题,整个技术方案的构思巧妙新颖,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和突出的创造性特点,为车库门板结构的改进作出了积极贡献。
2、本发明技术方案均由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直线来完成,加工制造十分方便,而且加工成本低,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3、本发明将门板结构拆分成简单的几何构件,采用这些构件通过不同的拼装可以获得多种不同构造的防夹手指型门板结构,这是一种模块化和标准化的结构设计方案,从技术和工艺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本发明斜面和推指凸起结构相配合可以从正面保护手指,而挡板结构可以从反面保护手指,将两者结合后可以从正、反两面保护,从而使本发明保护手指效果最佳。
5、本发明技术方案特别适合利用金属板材或其它板材折弯成壳体,然后在其腔内灌注发泡塑料来制做门片的生产方法。


附图1为手指保护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2为使用状态图,门板垂直时车库门关闭,门板水平时车库门打开;附图3为实施例一的单元结构立体图;附图4为实施例一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平直状态;附图5为实施例一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转动状态;附图6为实施例二的单元结构立体图;附图7为实施例二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平直状态;附图8为实施例二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转动状态;附图9为实施例三的单元结构立体图;
附图10为实施例三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平直状态;附图11为实施例三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转动状态;附图12为实施例四的单元结构立体图;附图13为实施例四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平直状态;附图14为实施例四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转动状态;附图15为实施例五的单元结构立体图;附图16为实施例五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平直状态;附图17为实施例五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转动状态;附图18为实施例六的单元结构立体图;附图19为实施例六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平直状态;附图20为实施例六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转动状态;附图21为实施例七的单元结构立体图;附图22为实施例七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平直状态;附图23为实施例七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转动状态;附图24为实施例八的单元结构立体图;附图25为实施例八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平直状态;附图26为实施例八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转动状态;附图27为实施例九的单元结构立体图;附图28为实施例九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平直状态;附图29为实施例九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转动状态;附图30为实施例十的单元结构立体图;附图31为实施例十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平直状态;附图32为实施例十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相邻单元处于转动状态;附图33为实施例十一的单元结构立体图;附图34为实施例十一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单元处于平直状态;附图35为实施例十一的两相邻单元剖视图,图中两单元处于转动状态;附图36为第一种门片壳体的立体图,为矩形截面的C型敞口壳体;附图37为手指保护斜板的立体图;附图38为第二种门片壳体的立体图,为平行四边形截面的C型敞口壳体;附图39为第三种门片壳体的立体图,为梯形截面的C型敞口壳体。
以上附图中[1]、斜面;[2]、矩形壳体;[3]、平行四边形壳体;[4]、发泡层;[5]、粘结剂;[6]、弹性挡板;[7]、螺钉;[8]、铰链;[9]、手指保护斜板;[10]、封口板;[11]、铰链;[12]、挡板;[13]、第一单元;[14]、第二单元;[15]、梯形壳体;[16]、矩形复合壳体;[17]、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复合壳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一种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以相同形状和结构的门片为单元,各单元按前后顺序一个接着一个的排列,两相邻单元之间首、尾平行铰接相连,以此构成可沿铰接轴线弯曲的柔性门板结构。参见附图3,本例的门片单元是由一个矩形横截面的板块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横截面的板块上下叠加构成,上面的板块朝室外,下面的板块朝室内,在板块的厚度方向上可以分为外半段和内半段。单元首部(图示的右边)的外半段为垂直端面,内半段为斜面,垂直端面朝尾部方向缩进一段距离,该距离大于人的手指宽度单元尾部(图示的左边)的外半段为垂直端面,内半段为斜面,垂直端面与斜面相接。当两相邻单元铰接时,参见附图4和附图5,第一单元[13](图示左边的单元)的首部与第二单元[14](图示右边的单元)的尾部对接,两段垂直端面对置形成宽度大于人手指的凹槽,两段斜面贴近平行对置,其中第一单元[13]首部的斜面[1]与第二单元[14]尾部的斜面拐角形成推指结构。
本实施例的铰接结构为所述两相邻单元之间通过4个铰链[8]铰接,4个铰链[8]横向相隔布置在接缝处,铰接轴偏心设在第一单元[13]对应侧,以保证第二单元[14]的斜面拐角构贴近第一单元[13]的斜面[1]转动。与第二单元[14]连接的铰链叶片为拱形结构,接缝处设有一块弹性挡板[6],弹性挡板[6]的一端通过螺钉[7]固定在拱形结构的叶片上,其悬臂端为勾形结构,勾形结构紧贴接缝处。当两相邻单元相对转动时,弹性挡板[6]随拱形叶片转动而转动;当两相邻单元合拢时,弹性挡板[6]上的具有弹性的勾形结构将接缝挡住,起到密封作用,同时弹性挡板[6]也起到反向保护手指的作用。
参见附图36,本实施例门片单元的矩形截面板块是由C型敞口的矩形壳体[2]通过灌注内腔发泡层[4]得到的,而矩形壳体[2]由金属板通过折弯形成。参见附图38,本实施例门片单元的平行四边形板块是由C型敞口的平行四边形壳体[3]通过灌注内腔发泡层[4]得到的,而平行四边形壳体[3]也是由金属板通过折弯形成。将上述发泡后的矩形板块与平行四边形板块通过粘结剂[5]叠加粘连就可制得门片单元。
实施例二一种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参见附图6,本例的门片单元是由两个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矩形横截面的板块上下叠加并且前后错位组合构成。前后错位的距离大于人的手指宽度。当两相邻单元铰接时,参见附图7和附图8,第一单元[13](图示左边的单元)的首部与第二单元[14](图示右边的单元)的尾部对接,重要的是在第一单元[13]首部的内半段上固定设有一个手指保护斜板[9],斜板上设有斜面。从对接剖视图可以看出,位于外半段的两段垂直端面形成宽度大于人手指的凹槽,首端的手指保护斜面与尾端的台阶形成推指结构。
本实施例的铰接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参见附图36,本实施例门片单元的矩形截面板块是由C型敞口的矩形壳体[2]通过灌注内腔发泡层[4]得到的,而矩形壳体[4]由金属板通过折弯形成。本实施例门片单元拼装时使用的手指保护斜板[9],参见附图37,它是由金属板材通过折弯而形成。装配时只要将手指保护斜板[9]通过粘结剂[5]粘连固定在第一单元[13]首部即可。
实施例三一种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参见附图9,本例的门片单元是由一个平行四边形横截面的板块构成。当两相邻单元铰接时,参见附图10和附图11,第一单元[13](图示左边的单元)的首部为斜面[1],第二单元[14](图示右边的单元)的尾部也为斜面,两斜面平行对置,其中第二单元[14]的斜面与外侧面形成的棱角为推指凸起结构。因此方案所述斜面和推指凸起结构在单元厚度方向上全段设置。
本实施例的铰接结构为所述两相邻单元之间通过4个铰链[11]铰接,4个铰链[11]横向相隔布置在接缝处,铰接轴偏心设在第一单元[13]对应侧,以保证第二单元[14]的斜面棱角贴近第一单元[13]的斜面[1]转动。接缝处设有一块挡板[12],挡板[12]固定在铰链[11]的一个转动叶片上。当两相邻单元相对转动时,挡板[12]随叶片转动而转动;当两相邻单元合拢时,挡板[12]将接缝挡住,起到密封作用,同时弹性挡板[6]也起到反向保护手指的作用。
参见附图36,本实施例门片单元的平行四边形截面板块是由C型敞口的平行四边形壳体[3]和封口板[10]通过灌注内腔发泡层[4]得到的,平行四边形壳体[3]与封口板[10]之间采用粘结剂[5]粘连。平行四边形壳体[3]是由金属板通过折弯形成的。
实施例四一种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参见附图12,本例的门片单元是由一个梯形横截面的板块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横截面的板块上下叠加构成,梯形板块由附图39梯形壳体[15]和发泡层[4]构成,平行四边形板块由附图38平行四边形壳体[3]和发泡层[4]构成。当两相邻单元铰接时,参见附图13和附图14,第一单元[13](图示左边的单元)的首部与第二单元[14](图示右边的单元)的尾部对接,两单元的外半段形成宽度大于人手指的V形凹槽,两单元的内半段形成推指结构,而弹性挡板[6]从反面形成手指保护。本实施例的铰接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五一种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参见附图15,本例的门片单元是由一个梯形横截面的板块和一个矩形横截面的板块上下叠加构成,梯形板块由附图39梯形壳体[15]和发泡层[4]构成,矩形板块由附图36矩形壳体[2]和发泡层[4]构成。当两相邻单元铰接时,参见附图16和附图17,第一单元[13](图示左边的单元)的首部与第二单元[14](图示右边的单元)的尾部对接,两单元的外半段形成宽度大于人手指的V形凹槽,重要的是在第一单元[13]首部的内半段上固定设有一个手指保护斜板[9],斜板上设有斜面。从对接剖视图可以看出,手指保护斜面与梯形角形成推指结构,而挡板[12]从反面形成手指保护。本实施例的铰接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六一种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参见附图18,本例的门片单元是由两个矩形横截面的板块上下叠加构成,矩形板块由附图36矩形壳体[2]和发泡层[4]构成。当两相邻单元铰接时,参见附图19和附图20,第一单元[13](图示左边的单元)的首部与第二单元[14](图示右边的单元)的尾部对接,形成一个宽度大于人手指的凹槽,重要的是在第一单元[13]首部的内半段上固定设有一个手指保护斜板[9],斜板上设有斜面。第二单元[14]尾部设有一个推指片结构,从对接剖视图可以看出,手指保护斜面与推指片结构形成推指结构,而挡板[12]从反面形成手指保护。本实施例的铰接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七一种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参见附图21,本例的门片单元是由两个矩形横截面上下叠加并错位构成,该板块由矩形复合壳体[16]和发泡层[4]构成。当两相邻单元铰接时,参见附图22和附图23,第一单元[13](图示左边的单元)的首部与第二单元[14](图示右边的单元)的尾部对接。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八一种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参见附图24,本例的门片单元是由一个梯形横截面和一个矩形横截面上下叠加构成,该板块由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复合壳体[17]和发泡层[4]构成。当两相邻单元铰接时,参见附图25和附图26,第一单元[13](图示左边的单元)的首部与第二单元[14](图示右边的单元)的尾部对接。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四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九一种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参见附图27,本例的门片单元是由两个矩形横截面的板块上下叠加构成,矩形板块由附图36矩形壳体[2]和发泡层[4]构成。当两相邻单元铰接时,参见附图28和附图29,第一单元[13](图示左边的单元)的首部与第二单元[14](图示右边的单元)的尾部对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之处在于1、手指保护斜板[9]为悬臂结构,斜板上设有斜面。2、铰链采用平铰链[11]和挡板[12],而不是采用拱形铰链。其它与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十一种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参见附图30,本例的门片单元是由两个平行四边形横截面的板块上下叠加构成,平行四边形板块由附图38平行四边形壳体[3]和发泡层[4]构成。当两相邻单元铰接时,参见附图31和附图31,第一单元[13](图示左边的单元)的首部与第二单元[14](图示右边的单元)的尾部对接。其它与实施例三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十一一种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参见附图33,本例的门片单元是由两个梯形横截面的板块上下对称叠加构成,梯形板块由附图39梯形壳体[15]和发泡层[4]构成。当两相邻单元铰接时,参见附图34和附图35,第一单元[13](图示左边的单元)的首部与第二单元[14](图示右边的单元)的尾部对接。本实施例手指保护斜面由一个截面为V形的构件提供,两单元的外半段形成一个V形槽结构,两单元的内半段也是一个V形槽结构,两个V形槽结构内外对称,然后将手指保护V形构件贴近内半段的V形槽安装,其中V形构件的一条边固定在第一单元首部内半段的壳体上,而另一条边形成手指保护斜面,从对接剖视图可以看出,手指保护斜面与第二单元的棱角形成推指结构,而挡板[12]从反面形成手指保护。为了加强密封效果,可以在V形构件的棱角上固定一个密封条。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以相同形状和结构的门片为单元,各单元按前后顺序平行排列,两相邻单元之间首、尾平行铰接相连,以此构成可沿铰接轴线弯曲的柔性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拼接处,第一单元的首部设有斜面,第二单元的尾部设有折边形成的推指凸起结构,铰接轴偏心设在第一单元对应侧,并保持推指凸起结构贴近斜面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库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和推指凸起结构在单元厚度方向上位于拼接处的内半段,外半段为一个开口朝外的凹槽,凹槽由第一单元首部的轮廓与第二单元尾部的轮廓合成,其槽宽在合拢状态下大于人的手指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库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首端的外半段为垂直端面,内半段为斜面;第二单元尾端的外半段为垂直端面,内半段为斜面,两段垂直端面对置形成宽度大于人手指的凹槽,两段斜面贴近对置,其中第一单元首端的斜面与第二单元尾端的斜面拐角形成推指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库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由一个矩形横截面的板块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横截面的板块上下叠加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库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首端的外半段和内半段为两个前后错位的垂直端面,其中内半段在前,外半段在后;第二单元尾部的外半段和内半段为两个前后错位的垂直端面,其中内半段在前,外半段在后;第一单元首端的内半段上固定设有一个手指保护斜面,位于外半段的两段垂直端面形成宽度大于人手指的凹槽,首端的手指保护斜面与尾端的台阶形成推指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库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的主体结构由两个矩形横截面的板块上下叠加并且前后错位组合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库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和推指凸起结构在单元厚度方向上全段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库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段设置具体为两相邻单元中,第一单元的首部为斜面,第二单元的尾部也为斜面,两斜面平行对置,其中第二单元的斜面与外侧面形成的棱角为推指凸起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库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邻单元通过铰链铰接,接缝处设有一块挡板,挡板固定在铰链的一个转动叶片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库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邻单元通过铰链铰接,铰链的一个叶片为拱形结构,接缝处设有一块弹性挡板,弹性挡板的一端固定在拱形结构的叶片上,其悬臂端为勾形结构,勾形结构紧贴接缝处。
全文摘要
一种保护手指的车库门板结构,以相同形状和结构的门片为单元,各单元按前后顺序平行排列,两相邻单元之间首、尾平行铰接相连,以此构成可沿铰接轴线弯曲的柔性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拼接处,第一单元的首部设有斜面,第二单元的尾部设有折边形成的推指凸起结构,铰接轴偏心设在第一单元对应侧,并保持推指凸起结构贴近斜面转动。上述门板结构可以由矩形和平行四边形截面的门片构件以及手指保护斜板通过组合和搭配获得多种不同构造的防夹手指型门板结构。这些构件均由简单几何形状和直线构成。特点是:1.门片构件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2.模块化拼装灵活多变,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市场需求;3.技术方案构思巧妙新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特别适合金属板材折弯成壳体,然后在其腔内灌注发泡塑料来制做门片的生产工艺。
文档编号E06B3/48GK1339647SQ0113401
公开日2002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日
发明者杜维林 申请人:特威盾门业(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