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击车轮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04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撞击车轮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特别是一种防撞击车轮锁,适合摩托车和自行车使用。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普遍用于摩托车和自行车的防盗锁是由锁体、锁芯、锁钩、弹簧和锁舌组成。锁钩为倒U字形,其一端铰接于锁体的一端,另一端为一个带有缺口的插头,锁舌安置于锁体内,其前端正对锁钩的缺口,其后端的锁体内装有弹簧,锁芯置于锁舌下方的锁体内,其拨杆置于锁舌下部的拨槽内。在闭锁的情况下锁舌前端插至锁钩的缺口内,即上锁。需要开锁时,通过钥匙拨动锁芯,使其拨杆带动锁舌退出锁钩的缺口,锁钩不受锁舌约束,于是便可将锁打开。该锁结构简单,用硬钢制造锁钩,可有效防止盗贼用锯片、螺丝刀将所打开。然而,在使用中发现,人们只要用锤撞击锁体的后端,与锁体套接的锁舌相对于锁体便迅速往后移动,脱离锁钩的锁舌口,锁便可以打开,十分快捷,这是惯偷经常采取的偷车方法,现有技术的这一缺陷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摩托车防盗油锁防盗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撞击车轮锁,该车轮锁能有效地防止靠撞击开锁,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实施。
上述任务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该防撞击车轮锁包括锁体、锁芯、锁钩、锁舌和锁舌弹簧。它还包括一个防撞闩和防撞弹簧,在锁钩锁舌口处的背面还开有一个卡口,防撞闩为一个框式结构,以其两侧与锁体的导槽配合置于锁体内,防撞弹簧安装于防撞闩与锁体之间,防撞闩的前横挡与卡口配合,后横挡置于锁舌的拨槽内并紧靠锁舌的拨杆。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闭锁状态时,在防撞弹簧的作用下,防撞闩的前横杆卡在锁钩的卡口内,此时,用铁锤撞击锁体的后端,即使锁舌脱离锁钩的锁舌口,而防撞闩仍牢牢卡在锁钩的卡口内,锁钩是无法打开的;而当用钥匙转动锁芯时,其拨杆从窄位转至宽位,除推动锁舌向后移动,脱离锁舌口外,还压迫防撞闩的后横挡将防撞闩向前推,使之前横挡脱离卡口,锁钩不受约束,于是可将锁打开。当闭锁后,防撞闩和锁舌又回复到原始状态。
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以及其工作原理可知本技术方案能有效地防止用硬物将锁撞开,而且结构简单、可靠、容易在原来的防盗锁上实施。


图1为防撞击车轮锁一种具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闭锁状态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A-A线的开锁状态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至图4,一种防撞击车轮锁包括锁体1、锁芯2、锁钩3、锁舌4和锁舌弹簧5。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安装在锁体1内的防撞闩6和防撞弹簧7。在锁钩3锁舌口8处的背面还开有一个卡口9。防撞闩6为一个长方形框式结构,其两侧置于锁体1的导槽10内,防撞弹簧7安装于防撞闩6与锁体1之间。在防撞弹簧7的作用下,防撞闩6前横挡11卡在锁钩3的卡口9内,其后横挡12平置于锁舌4的拨槽13内,紧靠锁芯2的拨杆14。拨槽13要留有后横挡12移动的间距,以便在拨杆14转动时将防撞闩6前横挡11推离锁钩3的卡口9。
如图3所示,可在瞳卡口9两侧的锁钩3上各开一条导槽15防撞闩6前端两内侧亦设有与导槽15配合的凸头16,使本锁在闭锁状态时更为牢固。
权利要求1.一种防撞击车轮锁,包括锁体(1)、锁芯(2)、锁钩(3)、锁舌(4)和锁舌弹簧(5),其特征在于还有一个防撞闩(6)和防撞弹簧(7),在锁钩(3)锁舌口(8)处的背面开有一个卡口(9),防撞闩(6)为一个框式结构,以其两侧与锁体(1)的导槽(10)配合置于锁体(1)内,防撞弹簧(7)安置于防撞闩(6)与锁体(1)之间,防撞闩(6)的前横挡(11)与卡口(9)配合,后横挡(12)置于锁舌(4)的拨槽(13)内并紧靠锁舌(4)的拨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锁,其特征在于在卡口(9)两侧的锁钩(3)上各开一条导槽(15),在防撞闩(6)前端的两侧内设有与导槽(15)配合的凸头(1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撞击车轮锁,它包括锁体、锁芯、锁钩、锁舌和锁舌弹簧。它还包括一个防撞闩和防撞弹簧,在锁钩锁舌口处的背面还开有一个卡口,防撞闩为一个框式结构,以其两侧与锁体的导槽配合置于锁体内,防撞弹簧安装于防撞闩与锁体之间,防撞闩的端横挡与卡口配合,后端置于锁舌的拨槽内并紧靠锁舌的拨杆。该车轮锁能有效地防止用重物撞击锁体将锁打开,起到很好的防盗作用,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实施。
文档编号E05B71/00GK2623816SQ0322556
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8日
发明者李卫强 申请人:李卫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