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95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尤其是弹子锁。
背景技术
锁的锁孔与弹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隙,盗贼往往就是利用这些间隙采用技术性开启的方法,用异物逐个逐个把弹子移位,最后把锁打开。为了防止技术性开启,人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锁,然而大多的锁都因结构复杂造成整锁体积大和成本高,且不能有效的防止技术性开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防盗性能好的锁。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该锁,包括锁体、带锁孔的锁心、多个弹子穴及排列在各弹子穴内的主弹子、附弹子、弹簧,至少一个主弹子在远离附弹子的一端设有延长栓,延长栓与主弹子之间形成作为钥匙推动主弹子受力点的级差;锁体内侧与延长栓对应处设有延长穴,延长栓末端处于延长穴内。
主弹子和延长栓在与锁孔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可呈“T”字形、“n”字形、“m”字形、“7”字形、横向“日”字形及其它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主弹子上延伸出与主弹子形成级差的延长栓,且延长栓的末端始终处于延长穴内不脱离出来,在保证主弹子足够粗大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弹子受力的面积,大大降低了用异物进行技术性开启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安全性能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是带延长栓的主弹子的几种图9是与本实用新型配套使用的一种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锁心2装嵌在锁体1内;多个弹子穴3内设有弹簧6、附弹子7和主弹子8,主弹子8的下端是延长栓9。锁体1内与延长栓9对应处设有延长穴4,无论主弹子8如何运动,延长栓9末端始终处于延长栓穴4内。此实施例中,带延长栓9的主弹子8的结构如图3所示,主弹子8和延长栓9是同轴一体的圆柱体,延长栓9的直径比主弹子8的直径小,其纵向截面,即与锁孔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呈“T”字形。使用时,如图9、图10所示的钥匙从锁孔5插进,两根牙花条11从各延长栓9两侧的空隙穿过到达工作位置,以主弹子8与延长栓9连接处的级差为施力点,推动各主弹子8发生位移,使主弹子8与附弹子7之间的接触面与锁体1与锁心2之间的接触面重合,从而转动锁心把锁打开。
当然,带延长栓的主弹子可采用其它形式的结构。如图4所示,此实施例的延长栓是由方柱形的主弹子末端延伸出来的一根相对窄的方柱子,纵截面呈“T”字形,钥匙的两根牙花条从窄方柱子的两边插进。如图5所示,此实施例中,延长栓是由主弹子末端延伸出来的两根相互平行的窄柱子,形成“n”字形的纵向截面,相应地,配套的钥匙应有三根牙花条。除此之外,延长栓采用如图6所示“m”字形纵截面、如图7所示的横“日”字形纵截面、如图8所示的“口”字形截面等结构也是可行的。
权利要求1.一种锁,包括锁体(1)、带锁孔(5)的锁心(2)、多个弹子穴(3)及排列在各弹子穴内的主弹子(8)、附弹子(7)、弹簧(6),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主弹子(8)在远离附弹子(7)的一端设有延长栓(9),延长栓(9)与主弹子(8)之间形成作为钥匙推动主弹子的施力点的级差(10);锁体(1)内侧与延长栓(9)对应处设有延长穴(4),延长栓(9)末端处于延长穴(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子(8)和延长栓(9)在与锁孔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呈“T”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子(8)和延长栓(9)是同轴一体的圆柱形,延长栓(9)的直径比主弹子(8)的直径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子(8)和延长栓(9)在与锁孔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呈“n”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子(8)和延长栓(9)在与锁孔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呈“m”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子(8)和延长栓(9)在与锁孔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呈“7”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子(8)和延长栓(9)在与锁孔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呈“口”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子(8)和延长栓(9)在与锁孔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呈横向“日”字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该锁包括锁体、带锁孔的锁芯、多个弹子穴及排列在各弹子穴内的主弹子、附弹子、弹簧,至少一个主弹子在远离附弹子的一端设有延长栓,延长栓与主弹子之间形成作为钥匙推动主弹子受力点的级差;锁体内侧与延长栓对应处设有延长穴,延长栓末端处于延长穴内。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主弹子足够粗大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弹子受力的面积,大大降低了用异物进行技术性开启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安全性能好。
文档编号E05B63/00GK2625513SQ03226550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9日
发明者张振海 申请人:张振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