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提高清扫效率和质量的扫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497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能够提高清扫效率和质量的扫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能够提高清扫效率和质量的扫把,包括扫把杆和扫把头,所述扫把头固定安装在所述扫把杆的端部;还包括第一辅助扫把头和第二辅助扫把头,所述第一辅助扫把头嵌装入所述扫把头的左侧,所述第二辅助扫把头嵌装入所述扫把头的右侧,所述第一辅助扫把头、所述第二辅助扫把头均可相对于所述扫把头转动。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使用,提高扫把的清扫效率和清扫质量,同时,减轻人们使用扫把的疲劳感,还能方便保存和悬挂。
【专利说明】
一种能够提高清扫效率和质量的扫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扫把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清扫效率和质量的扫把。
【背景技术】
[0002]扫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是除尘和扫地的常用工具,扫把用的原材料有高梁穗、金丝草、竹梢、扫把草等,现有扫把中也采用塑料材质的。
[0003]现有的扫把通常具有扫把头和扫把杆,扫把头多数与扫把杆呈垂直地设置,且扫把头通常为平板状,这样能够带来的好处是可以方便扫把的悬挂存放,占用空间较小,但同时带来的弊端是这种扫把在使用时由于扫把头平板状的结构会导致每次清扫动作完成后,灰尘会从扫把头的两侧漏掉,需要多次反复地挥动扫把将漏掉的灰尘清理干净,这样显然会增加人们清扫灰尘的效率,在清扫质量上也有待提高,且使用时间较长时,会增加人们使用扫把的疲劳感,给人们带来很多不便,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提高清扫效率和质量的扫把,同时,减轻人们使用扫把的疲劳感,还能使扫把方便保存和悬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清扫效率和质量的扫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能够方便使用,提高扫把的清扫效率和清扫质量,同时,减轻人们使用扫把的疲劳感,还能方便保存和悬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提高清扫效率和质量的扫把,包括:扫把杆和扫把头,所述扫把头固定安装在所述扫把杆的端部;
[0006]还包括第一辅助扫把头和第二辅助扫把头,所述第一辅助扫把头嵌装入所述扫把头的左侧,所述第二辅助扫把头嵌装入所述扫把头的右侧,所述第一辅助扫把头、所述第二辅助扫把头均可相对于所述扫把头转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扫把头的左侧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辅助扫把头安装的第一凹槽,所述扫把头的右侧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辅助扫把头安装的第二凹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呈对称地布置。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调整螺栓和第二调整螺栓,所述第一调整螺栓、所述第二调整螺栓呈对称地分别与所述扫把头螺接安装,所述第一调整螺栓的一端可旋入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调整螺栓的一端可旋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助扫把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调整螺栓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辅助扫把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调整螺栓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
[001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能够提高清扫效率和质量的扫把,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扫把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辅助扫把头和第二辅助扫把头,第一辅助扫把头嵌装入扫把头的左侧,第二辅助扫把头嵌装入扫把头的右侧,第一辅助扫把头、第二辅助扫把头均可相对于扫把头转动,如此设置,可以在扫把使用时,旋转第一辅助扫把头和第二辅助扫把头,使第一辅助扫把头、扫把头、第二辅助扫把头之间形成一个弧形的清扫区域,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平板式扫把每次清扫动作完成后,灰尘会从扫把头的两侧漏掉,需要多次反复地挥动扫把将漏掉的灰尘清理干净的问题,第一辅助扫把头和第二辅助扫把头可以在扫把使用时转动,并与扫把头之间形成弧形的清扫区域,提高清扫效率和清扫质量,同时,减轻人们使用扫把的疲劳感;在扫把未使用时,将第一辅助扫把头、第二辅助扫把头与扫把头之间形成平板式结构,这样可以方便将扫把悬挂在墙上或其他便于悬挂的位置上,便于扫把的存放,可有效地节省存放空间。
【附图说明】
一种能够提高清扫效率和质量的扫把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0015]图中:1-扫把杆;2-扫把头;3-第一辅助扫把头;4-第二辅助扫把头;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第一调整螺栓;8-第二调整螺栓;9-第一限位槽;10-第二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能够提高清扫效率和质量的扫把,包括扫把杆I和扫把头2,扫把头2固定安装在扫把杆I的端部,优选地,扫把头2与扫把杆I呈一定倾斜角度地设置,本实施例公开的扫把头2与扫把杆I之间的倾斜角度为20°,如此设置,可以在扫把使用时,使人手与扫把杆I之间形成合理的握持角度,更加便于人们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减轻人们使用扫把产生的劳累感。
[0018]在扫把头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辅助扫把头3,在扫把头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辅助扫把头4,第一辅助扫把头3、第二辅助扫把头4均可相对于扫把头2转动;更加具体地,在扫把头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凹槽5,在扫把头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凹槽6,第一凹槽5的高度与第一辅助扫把头3相匹配的设置,第二凹槽6的高度与第二辅助扫把头4相匹配的设置;优选地,第一凹槽5的高度略高于第一辅助扫把头3的高度,这样,第一辅助扫把头3可嵌装入第一凹槽5内;第二凹槽6的高度略高于第二辅助扫把头4的高度,这样,第二辅助扫把头4可嵌装入第二凹槽6内。
[0019]优选地,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呈对称地布置,如此设置,可以保证第一辅助扫把头3和第二辅助扫把头4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形成对称地弧形结构,在扫把使用时,能够保证扫把的平稳性,且有助于提升清扫的质量。
[0020]在扫把头2的上方分别螺接有第一调整螺栓7和第二调整螺栓8,第一调整螺栓7和第二调整螺栓8可相对于扫把头2旋转,更进一步地,第一调整螺栓7可旋入第一凹槽5内,第二调整螺栓8可旋入第二凹槽6内,通过正方向、反方向旋转第一调整螺栓7和第二调整螺栓8,可以调整第一调整螺栓7、第二调整螺栓8相对于扫把头2的进给长度,即正方向旋转第一调整螺栓7和第二调整螺栓8时,可通过第一调整螺栓7将第一辅助扫把头3与扫把头2之间拧紧固定,可根据需要将第一辅助扫把头3固定在任何位置,可通过第二调整螺栓8将第二辅助扫把头4与扫把头2之间拧紧固定,可根据需要将第二辅助扫把头4固定在任何位置;当第一辅助扫把头3、第二辅助扫把头4需要复位时,反方向旋转第一调整螺栓7和第二调整螺栓8即可。
[0021]作为优选地,在第一辅助扫把头3上设置有与第一调整螺栓7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9,在第二辅助扫把头4上设置有与第二调整螺栓8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10,即第一调整螺栓7可旋入第一限位槽9内,第二调整螺栓10可旋入第二限位槽10内,第一限位槽9和第二限位槽10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一辅助扫把头3、第二辅助扫把头4与扫把头2之间脱离,可以提高扫把使用的稳定性。
[0022]本实施例公开的能够提高清扫效率和质量的扫把,可以在扫把使用时,旋转第一辅助扫把头3和第二辅助扫把头4,使第一辅助扫把头3、扫把头2、第二辅助扫把头4之间形成一个弧形的清扫区域,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平板式扫把每次清扫动作完成后,灰尘会从扫把头的两侧漏掉,需要多次反复地挥动扫把将漏掉的灰尘清理干净的问题,第一辅助扫把头3和第二辅助扫把头4可以在扫把使用时转动,并与扫把头2之间形成弧形的清扫区域,提高清扫效率和清扫质量,同时,减轻人们使用扫把的疲劳感;在扫把未使用时,将第一辅助扫把头3、第二辅助扫把头4与扫把头2之间形成平板式结构,这样可以方便将扫把悬挂在墙上或其他便于悬挂的位置上,便于扫把的存放,可有效地节省存放空间。
[0023]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的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能够提高清扫效率和质量的扫把,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把杆(I)和扫把头(2),所述扫把头(2)固定安装在所述扫把杆(I)的端部; 还包括第一辅助扫把头(3)和第二辅助扫把头(4),所述第一辅助扫把头(3)嵌装入所述扫把头(2)的左侧,所述第二辅助扫把头(4)嵌装入所述扫把头(2)的右侧,所述第一辅助扫把头(3)、所述第二辅助扫把头(4)均可相对于所述扫把头(2)转动; 所述扫把头(2)的左侧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辅助扫把头(3)安装的第一凹槽(5),所述扫把头(2)的右侧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辅助扫把头(4)安装的第二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呈对称地布置,还包括第一调整螺栓(7)和第二调整螺栓(8),所述第一调整螺栓(7)、所述第二调整螺栓(8)呈对称地分别与所述扫把头(2)螺接安装,所述第一调整螺栓(7)的一端可旋入所述第一凹槽(5)内,所述第二调整螺栓(8)的一端可旋入所述第二凹槽(6)内,所述第一辅助扫把头(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调整螺栓(7)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9),所述第二辅助扫把头(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调整螺栓(8)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1)0
【文档编号】A47L13/10GK205729258SQ201620386399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发明人】巫鑫睿, 庄誉鹏
【申请人】巫鑫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