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94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摇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摇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儿童摇椅的支撑脚的底部设置为弧形,使得摇椅可以来回摇摆。但大人必须对摇椅施加外力,并且需要对摇椅不断施加均匀适中的外力,才能使摇椅可以来回等幅度地摇摆以促使儿童入睡,这比较浪费使用者的时间,并且当使用者控制不好摇椅的摇摆幅度时,反而令儿童不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摇椅,其放置时可自动摇摆或振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摇椅,包括上撑架、上部分别与所述的上撑架相连接的一对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的下部具有底部为弧形的底撑杆,所述的一对底撑杆上横向连接有横撑杆,该横撑杆上设置有振动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在底撑杆上连接有横撑杆,在横撑杆上设置振动器,振动器使得摇椅可自动来回摇摆,不需要大人推动摇椅,节省了使用者的时间,并且摇摆幅度适中均匀,容易使小孩安静入睡。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打开状态下的右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打开状态下的主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附图4为附图2中的A部分放大图;其中1、连接套;2、上撑架;3、支撑脚;4、振动器开关;5、振动器;6、横撑杆;7、支撑脚侧弯杆;8、底撑杆;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附图3,一种摇椅,包括上撑架2、上部分别与所述的上撑架2相连接的一对支撑脚3,所述的支撑脚3的下部具有底部为弧形的底撑杆8,所述的一对底撑杆8上横向连接有横撑杆6,该横撑杆6上设置有振动器5。
参见附图1,所述的横撑杆6设置在一对底撑杆8的后部。参见附图2-附图4,所述的底撑杆8向内侧并向上延伸有支撑脚侧弯杆7,所述的支撑脚侧弯杆7插在所述的横撑杆6的内腔中。
所述的振动器5一般包括电机和与电机输出端相连接的凸轮,并且在振动器5的表面设置有振动器开关4。按下振动器开关4,电机带动凸轮旋转。摇椅的底撑杆8的后部随着振动器5的晃动而摇动,即摇椅的摇摆频率与振动器的振动频率相等,振动器5使得摇椅来回等幅度地均匀摇摆,小孩可安静入睡。
参见附图1、附图3,所述的上撑架2上固定有连接套1,所述的支撑脚3与所述的连接套1可转动地相连接。当所述的摇椅需要折叠装箱时,将横撑杆6从支撑脚侧弯杆7上拔下,支撑脚3可相对连接套1向内旋转收拢,此时将摇椅装箱,可提高减小包装体积。
权利要求1.一种摇椅,包括上撑架[2]、上部分别与所述的上撑架[2]相连接的一对支撑脚[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脚[3]的下部具有底部为弧形的底撑杆[8],所述的一对底撑杆[8]上横向连接有横撑杆[6],该横撑杆[6]上设置有振动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撑杆[6]设置在一对底撑杆[8]的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撑杆[8]向内侧并向上延伸有支撑脚侧弯杆[7],所述的支撑脚侧弯杆[7]插在所述的横撑杆[6]的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撑架[2]上固定有连接套[1],所述的支撑脚[3]与所述的连接套[1]可转动地相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摇椅,包括上撑架、上部分别与所述的上撑架相连接的一对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的下部具有底部为弧形的底撑杆,所述的一对底撑杆上横向连接有横撑杆,该横撑杆上设置有振动器。振动器使得该摇椅可以自动来回摇摆或振动,促使小孩安静入睡。
文档编号A47D1/00GK2717310SQ200420026160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7日
发明者沈海东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