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方便手动操作的管状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940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以方便手动操作的管状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属于管状电机中这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所谓管状电机是指由卷筒、电机、减速机构、手动操作机构、电器控制件等机构组成,并由电机驱动卷筒旋转的一种装置,该装置一般用以卷取、收放卷帘门、帘布等物品。中国专利98216812.8公开了一种卷帘门的卷取装置,该装置主体结构即为一种管状电机。它由卷筒、手动操纵装置、限位器、制动电机、减速机构、电器控制件所组成。该专利公开的手动操作机构是手动操纵装置由与制动电机转轴同轴线的转杆和与转杆垂直的转把组成,转杆和转把上设有相互啮合的伞齿轮且转杆和转把均可沿各自轴线往复运动,转把处于向下极限位置时,伞齿轮之间互相松开,转杆与电机转轴不相连,手动机构通过转把处于向上极限位置时,伞齿轮之间互相啮合,伞齿轮啮合过程中的推拔作用使转杆向制动电机内运动,通过联轴节和电机转轴相连,且转杆可沿轴向嵌入到电机转轴内,电机转轴和衔铁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电机失电时制动电机的衔铁和制动盘处于摩擦闭合状态,当转把向上推动时,转把和转杆上的伞齿轮啮合,与此同时伞齿轮的锥形面推动转杆向电机转轴方向运动,使转杆和电机转轴处于联接状态并推开衔铁脱离制动盘,此时转动转把,通过伞齿轮和转轴与电机转轴的联接,从而带动卷筒运动。
该手动装置的缺陷在于需要使用手动操作时,要将手动转把垂直向上推,啮合后再转动转把,手动操作结束后又需要将转把拉下,因此操作烦琐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动操作方便的管状电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管状电机,主要由卷筒、电机、减速器、离合器、手动操作机构组成,由电机和减速器组成的传动机构与手动操作机构之间安装着离合器,离合器为其主、从动件沿卷筒轴向实现相互结合和脱开的机构,离合器主动件由手动操作机构带动轴向移动,从动件联动于电机转轴,手动操作机构为可旋转的杆件,手动操作机构和离合器主动件有相互接触的部位,所接触部位的表面为使离合器主动件实现轴向往复移动的凸轮结构面。
上述凸轮结构面可设计为手动操作机构与离合器主动件接触的一端上设有销,离合器主动件上设有圆筒状端头,端头的端面展开后为或者一段为斜面,销与端面接触,斜面的两端有两个凸台。所述的端头端面还可以由两段展开呈V形的斜面组成。
为使上述手动操作机构能可靠地使离合器主动件按要求运动,管状电机上设有使离合器主动件旋转时受到阻尼作用的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为离合器主动件上有部件和一摩擦片接触,该部件与主动件同步旋转且可轴向滑动,摩擦片受到来自沿卷筒径向的弹簧压力作用。
管状电机可以优化设计为手动操作机构、离合器、电机及减速器均同轴线的安装在卷筒内,手动操作机构的操作端露在卷筒的端外。
上述电机为旁磁制动电机,该电机的衔铁为离合器的从动件,制动盘为电机的主动件。
离合器可以设计为联轴器的结构,即离合器主动件的端头后有轴向沿伸的杆件,该杆件末端设有对称销,离合器的从动件即为设在电机转轴或其固连的部件上的、其轴线与离合器主动件上对称销的轴线相垂直的对称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可以保持卷筒空间小、结构紧凑、外观整洁的特点,同时只需要通过旋转手动操作杆件,就可以利用凸轮结构使离合器脱开和结合,从而使手动操作机构的动力传递到传动机构上,以带动卷筒旋转使,实现手动收展帘布、卷帘门,因此操作更为方便省力。


图1为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联轴器主动件端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展开图;图4的A-A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卷取卷帘门的一种优选方式的管状电机结构示意图,图中,1、4是轴线相互垂直的转轴,它们通过相互啮合的伞齿轮2、3连接,转轴1、4和伞齿轮2、3构成管状电机的手动操作机构;旁磁制动电机22和减速器23组成管状电机的传动部分,减速器23可采用三级无支承浮动太阳行星轮结构,转轴4、电机22均设置在卷筒16内,且与卷筒16同轴,转轴1作为操作机构的操作端垂直设置在卷筒16的一端外。
传动机构与手动操作机构4之间安装着联轴器,联轴器由主动件6和从动件25组成;手动操作机构转轴4一端上设有销5,联轴器主动件6上设有圆筒状端头1,端头14的端面15与销5接触,二者构成端面凸轮结构;联轴器主动件6的另一端有轴向延伸并装有回位弹簧10的杆件9,该杆件9末端设有对称销11;联轴器从动件为一固定在电机转轴的拨盘,其上设有轴线与联轴器主动件6上对称销11的轴线相垂直的对称销24,联轴器的主、从动件均与卷筒16同轴线。
如图2和图3所示,圆筒状的端头14对称设有两个凸台12,两个凸台12之间有相同对称的两段与转轴4的销5接触的端面15。每段端面15展开后呈由两段斜面组成对称的V形。
结合图1和图4,沿卷筒16径向设置有弹簧13,弹簧13压迫着摩擦片7,摩擦片7与部件8接触,部件8套筒状套在主动件6的外周,套筒8的内表面开设有槽26,主动件6上的销17可伸入到槽26内使套筒8与主动件6自由滑动也可以带动主动件6克服阻尼力旋转,上述结构构成了对主动件旋转时产生阻尼力的阻尼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1所示的位置是电动状态。
由于调节弹簧13下方的螺钉18,可改变弹簧13及摩擦片7对部件套筒8的压紧力,使之在转动时会受到一个阻尼力。
手动时,转动垂直转轴1,通过伞齿轮2、3使转轴4转动,转轴4上的销5可通过联轴器上主动件的端面15使联轴器主动件6产生旋转和轴向移动,主动件6上的销17插在套筒8的内表面开设的槽26可做轴向滑动。由于摩擦片7对部件套筒8产生阻动力,便使销5在端面15的斜面上产生轴向分力,推动联轴器主动件6克服弹簧10的压力向联轴器从动件25方向移动,将销11插入销24之间的位置,实现转轴4与电机转轴19的连接,与此同时,当销5到达端面15的终止处,即凸台13处,主动件6上的杆件9端面通过销24将电机制动盘20与衔铁21顶脱开,使主动件6不再移动达到手动状态的轴向位置,这时进入手动状态的过程结束,继续转动,销5就拨动凸台12,并克服阻尼力,带动销11拨动销24,使电机通过减速器转动,实现卷帘门的手动升降。
手动结束后,垂直转轴1上不再有转动力,销5也不再有转动力,这时弹簧10的回复力推动主动件6向外移动,端头的端面15对销5产生一个向外的切向分力,使销5带动件1、2、3、4旋转,直到销5落到V形端面15的底部而恢复到图1所示的电动状态。
权利要求1.可以方便手动操作的管状电机,主要由卷筒(16)、电机(22)、减速器(23)、联轴器、手动操作机构(4)组成,其特征在于由电机(22)和减速器(23)组成的传动机构与手动操作机构(4)之间安装着联轴器,联轴器为其主、从动件(6)(25)延卷筒(16)轴向实现相互结合和脱开的机构,联轴器主动件(6)由手动操作机构(4)带动轴向移动,从动件(25)联动于电机转轴(19),手动操作机构(4)为可旋转的杆件,手动操作机构(4)和联轴器主动件(6)有相互接触的部位(5)(15),所接触部位的表面(15)为使联轴器主动件(6)实现轴向往复移动的凸轮结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电机,其特征在于手动操作机构(4)与联轴器主动件(6)接触的一端上设有销(5),联轴器主动件(6)上设有圆筒状端头(14),端头(14)的端面(15)展开后为或者一段为斜面,销(5)与端面(15)接触,斜面的两端有凸台(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头端面(15)还可以由两段展开呈V形的斜面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电机,其特征在于管状电机上设有使联轴器主动件(6)旋转时受到阻尼作用阻尼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装置为联轴器主动件(20)外有部件(8)和一摩擦片(7)接触,该部件(8)与主动件(6)同步旋转且可轴向滑动,摩擦片(7)受到来自延卷筒(16)径向的弹簧(13)压力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电机,其特征在于手动操作机构(4)、联轴器、电机转轴(19)均同轴线的安装在卷筒(1 6)内,手动操作机构(4)的操作部位(1)露在卷筒(16)的端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管状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22)为制动电机,联轴器的从动件(25)固定在该电机的衔铁(21)或制动盘(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管状电机,其特征在于联轴器主动件(6)相对端头(5)的一端有轴向延伸并装有回位弹簧(9)的杆件(10),该杆件(10)末端设有对称销(11),联轴器的从动件(25)即为设在电机转轴(19)或其固连的部件(21)上的、其轴线与联轴器主动件(6)上对称销(11)的轴线相垂直的对称销(24)。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管状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22)为制动电机,联轴器的从动件(25)固定在该电机的衔铁(21)或制动盘(20)上,联轴器主动件(6)相对端头(5)的一端有轴向延伸并装有回位弹簧(9)的杆件(10),该杆件(10)末端设有对称销(11),联轴器的从动件(25)即为设在电机转轴(19)或其固连的部件(21)上的、其轴线与联轴器主动件(6)上对称销(11)的轴线相垂直的对称销(2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方便手动操作的管状电机,主要由卷筒、电机和减速器组成的传动机构电机、联轴器、手动操作机构组成,传动机构与手动操作机构之间安装着联轴器,联轴器为其主、从动件延卷筒轴向实现相互结合和脱开的机构,联轴器主动件由手动操作机构带动轴向移动,从动件联动于电机转轴,手动操作机构为可旋转的杆件,手动操作机构和联轴器主动件有相互接触的部位,所接触部位的表面为使联轴器主动件实现轴向往复移动的凸轮结构面。本实用新型保持了卷筒空间小、结构紧凑、外观整洁的特点,同时克服了现有技术手动操作繁琐、费力、不方便的缺点。
文档编号E05F15/10GK2694600SQ200420026080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5日
发明者胡燮昌 申请人:湖州越球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